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茶道简明读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602577
  • 作      者:
    于观亭,爱群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于观亭,茶叶加工高级工程师,茶文化研究员。现担任国际茶叶科学文化研究会、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曾担任过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人联谊会、中国华侨茶叶基金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全国社团的副会长、常务理事等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工作重点转向茶文化研究,系统研究中国五千年茶文化以及茶道、茶艺的历史和现状,培养了很多评茶师和茶艺师。其事迹被载入人事部主编的《中国专家大辞典》。荣获茶界最高荣誉《60年茶事功勋》奖章、《吴觉农茶学功勋》奖章。著有《茶叶加工技术手册》、《中华茶人手册》、《茶文化漫谈》、《中国茶膳》等。

  爱群,女,北京人。高级评茶师(国家一级)、茶叶加工高级技师(国家一级)。在茶业的专营企业,从事感官审评20余年,同时承担茶叶的质量检验、标准起草、茶叶专业技术的培训工作。曾为多家茶艺馆审评茶叶样品、培训高级茶艺师茶叶专业知识。
展开
内容介绍
  客来敬茶,茶礼天下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礼仪,茶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人文修养丛书:中国茶道简明读本》是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著名茶学专家于观亭的一本茶文化力作。
  《新华人文修养丛书:中国茶道简明读本》分为七章,将五千年茶文化按时间分段论述,从茶之起源、茶之发展、茶之兴盛、茶之改革、茶之繁荣等历数中国茶文化发展,文笔轻松,图文并茂,读者从中不仅能够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还能学到科学饮茶的方法。这是一本实用性、可读性很强的茶文化百科全书,同时该书对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茶变六色成六类
  我国的茶类是以颜色分的,绿色的就叫绿茶,红色的就叫红茶。茶树上的鲜叶都是一样的,各种颜色是在加工过程中发酵程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颜色的茶就有不同的品质特点,起到不同的养生保健作用。
  绿茶
  中国茶从唐代才开始分类,此前无茶类之分。唐代樊卓《蛮书》中讲,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由于“散收,无采造法”,茶树鲜叶或干叶煮饮苦涩,青草气味重,只能当作药用,很难作为饮料。唐代国家兴盛,科技发达,制茶技术有了很大突破。把茶树上的鲜叶采下,先经过“蒸青”(绿茶叫杀青),这样就把鲜叶中的酶活性制止了,叶绿素得以固定。在后边的加工中,不论是鲜叶捣碎还是烘焙都不会氧化发酵而变红。加工出的茶叶翠绿,特别是散茶,叶色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故为凉性之绿茶类。唐宋时代绿茶主要是以紧压成形的饼(团)茶面世。
  绿茶被称为茶之长子,它生于唐,长于宋,成熟于明。在整个茶叶家族中它占了70%以上,它不但可以做绿茶用,还可以做成花茶、普洱茶、速溶茶等其他茶叶产品。全国十大名茶中它就占了6个(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碧螺春、信阳毛尖、都匀毛尖)。
  到了宋末,蒸青散茶已开始向炒青散茶转变。因为这时候人们注重茶叶香气,而蒸青茶不够理想,所以开始用锅炒茶以提高香气。中国明代的不少书籍都记载了炒青绿茶。如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中说“以生晒不炒不揉为佳”,这说明当时茶大多是用锅炒的,他主张生晒不炒为好。许次纾的《茶疏》中也说:“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性不耐劳,炒不宜久……炒茶之器,最嫌新铁……炒茶之薪,仅可树枝,不可干叶。”闻龙的《茶笺》中也记载了松萝茶的炒制方法,书中说:“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香味俱减……扇者色翠,不扇色黄。炒起出铛时,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张源所著《茶录》中载:“新采,拣去老叶及枝梗、碎屑。锅广二尺四寸,将茶一斤半焙之,俟锅极热,始下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撤入筛中,轻团那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火,焙干为度。”明代这些著作详细地记载了炒青绿茶的制法。特别是《茶笺》中写的松萝茶制法,非常详细,并特别注意色香味的炒制,不少做法对今天的绿茶加工仍有指导意义。
  由于炒青绿茶的普及,名茶辈出,形状各异。不但有扁形的龙井、大方,片形的瓜片,圆形的珠茶,而且茶叶开始了精制,出现了“茶厂”,开始出口。
  今天的绿茶种类繁多,根据杀青和干燥的方法不同分为蒸青绿茶(湖北的恩施玉露、日本煎茶)、炒青绿茶(屯绿、龙井、大方)、烘青绿茶(黄山毛峰、天目青顶)、晒青绿茶(云南滇青)。还有介于烘炒之间的“半烘半炒”的绿茶,如太湖翠竹、开化龙顶等。
  炒青绿茶又根据形状不同分为长炒青(信阳毛尖、南京雨花茶)、圆炒青(珠茶、泉岗辉白)、扁炒青(龙井、大方、旗枪)。
  黄茶
  黄茶是茶叶家族中的老二,是在无意中诞生的。在加工绿茶中鲜叶杀青后,不及时揉捻,揉捻后不及时烘干或炒干而堆积过久,就会变黄。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时间过长,都会变黄。黄茶汤色黄,叶色黄绿,滋味醇和,受到人们的喜欢。因此就在绿茶加工中有意识地在杀青后或揉捻后加了一道“闷黄”工序。这就促使了黄茶的产生。黄茶出现于中唐以后,批量生产还是在明清。
  黄茶虽然历史悠久,但由于很接近绿茶,繁衍并不快,至今还是一个小茶类,精品有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等。
  ……
展开
目录
一、茶道概论
二、茶之源头
1 神农遇茶解百毒
2 茶籽化石百万年
3 古茶沧桑
4 民敬武王以茶做贡
5 武阳买茶
6 茶字百态
7 巴蜀是茶道文化的摇篮
三、茶之兴盛——大唐茶文化
1 产茶八方
2 大唐贡茶院
3 三沸煮茶
4 陆羽《茶经》
5 茶香诗韵
6 茶韵丹青
7 茶道三君子
8 茶道传播之路
9 榷茶与茶税
四、斗茶兴茶道——宋代茶文化
1 贡茶南移
2 龙团凤饼
3 点茶出丹青
4 宋徽宗赵佶与《大观茶论》
5 五大名窑
6 茶马互市
7 茶词诗韵
8 彩墨茶香
五、改革兴茶道——明代茶文化
1 朱元璋下诏书废团茶
2 茶变六色成六类
3 三投泡香茗
4 张源的《茶录》
5 青花、紫砂茶具美
6 明代茶书画
六、茶之巅峰——清代茶文化
1 亿两白银的茶叶对外贸易
2 君不可一日无茶
3 清诗茶韵
4 茶书巨著《续茶经》
5 成都茶馆甲天下
6 北京茶馆名称多
七、茶之繁荣——现代茶文化
1 改革促繁荣,六化兴茶业
2 中国到处是芳草
3 一个“艺”恢复了一个产业
4 茶艺养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