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九面之城(纽约的冲突与野心)(精)/列城志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279350
  • 作      者:
    作者:乔安妮·雷塔诺|责编:崔毅|译者:金旼旼//许多//刘蕾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乔安妮·雷塔诺(Joanne Reitano),纽约市立大学(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CUNY)历史学教授,该校“调查美国历史研究项目”(Investigating U.S. History Project)的参与者之一。专注于纽约市与纽约州地方历史的研究,著有多本关于纽约历史的佳作。

关于译者:
金旼旼,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原新华社资深驻美国记者、国际部主任编辑,“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得主,常年从事美国研究。
许多,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耶鲁大学政治学硕士、东京大学访问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政治和中美关系。
刘蕾,出生于1979年,河北人。 任职于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院,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多数人都知道纽约,知道这里的财富、活力与梦想,但大部分人并不了解纽约,不了解这里的变革、混乱与坚韧。《九面之城:纽约的冲突与野心》将四个世纪的纽约历史分为九个相互联系的时代,每一个时代的纽约都是特殊的,它们拥有只属于那个时代的面孔,转瞬即逝;每一个时代的纽约又是相似的,冲突与野心就像一条暗线贯穿始终,如影随形。荷兰人与英国人为新世界的控制权而争,殖民者与印第安人为土地和资源而争,金融寡头与政治人物为城市权利而争,老移民与新移民为话语权而争,正是这一次次的冲突让纽约从一个简陋的港口发展为***的都会,同时也铸就了这座城市开放、多元与包容的品质。本书探寻九面之下的纽约,呈现生动而深刻的纽约历史。
展开
精彩书摘
“颠覆,颠覆,颠覆!这就是纽约的箴言。”纽约前市长菲利普·霍恩(Philip Hone)在1845年如是说。无论彼时,还是此刻,这句话都精准地捕捉到了纽约最基本的特征。没有人会否认这句话,尤其是那些和霍恩一样悲叹纽约总在无情地变幻的人。当然,这句话也激起了另一些人的共鸣,他们赞叹这座城市变化的特质,甚至认为变化来得越快越好。的确,变化本身常被视为纽约复杂历史的最重要特征。正如霍恩所说,纽约代表了摧毁的精神,也代表了重建的精神,纽约就像是一位慢性躁动症患者。
对于这一点,霍恩应该比谁都更清楚,他自己的命运轨迹就是纽约这座城市瞬息万变的写照。他出身平凡,却通过拍卖业迅速发家致富。1821年,年仅40岁的他便已家财万贯,并从商界功成身退。1826年,霍恩出任纽约市长,任期结束后又投身于大大小小的市民委员会和慈善工作,这为他赢得了“纽约最杰出市民”的称誉。然而,1837年的金融危机令他的财富化为乌有。霍恩迫不得已重返职场,而1845年的大火再次令他倾家荡产。衰退、犯罪、疾病、罢工、火灾和骚乱令霍恩领悟到,变化拥有祸福相依的特质。纽约社会的日益分化令他深感忧虑,他形容这种两极分化是“穷奢极欲与贫穷无望”。霍恩明白,变化虽然可以带来进步,但也同样酝酿冲突。
城市研究学者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认为,冲突是“富有创造力且大胆的”城市所拥有的特性,这种大胆是城市躁动不安的根本缘由。与慢节奏、以家庭为基础、稳定的乡村生活不同,城市是一个不安定的社群,它欢迎陌生人,崇尚个体,因变化而充满活力;它大胆而喧嚣,令人兴奋又富有创造力,趾高气扬且咄咄逼人。然而,芒福德也认识到,在没有人情味的城市中,作为缓冲区的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芒福德洞悉了城市的分裂性特征。一方面,城市“放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成为一切皆有可能的象征”。另一方面,城市“用压力把(人们)禁锢其中”。城市鼓励自由创新的同时,也奉行秩序和纪律;既依赖合作,也培育竞争。正是由于这些内在矛盾冲突的存在,城市才处于一种永恒的张力与互动之中。
无论好坏,冲突都是纽约这个躁动不安的城市最重要的特征,冲突同时也令纽约的社群意识变得复杂。在集市,在法庭,在球场,在剧院,在这个城市各个角落,上演着成百上千场微型“战争”。毋庸置疑,竞争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城市本身为争斗、挑衅、支配、征服以及奴役提供了种种可能”。雄心抱负催生了一种普遍的好勇斗狠的文化,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社群关系也就必然是短暂而多变的。城市所具备的能量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既极具建设性,也拥有破坏力。
这就是“哥谭镇”(Gotham,纽约的别称之一)。几个世纪以来,纽约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准则不断被修正,无数富有争议的人物诞生于此,文化定式被无情地挑战;同时,纽约也经受住了贸易抵制、罢工和骚乱的负面冲击。在纽约,冲突既有暴力的,也有非暴力的;既有主动挑起的,也有被动回应的。这些冲突涵盖了这座城市的所有多样性元素——贫穷对富裕、黑人对白人、男性对女性、移民对本地人、工人对雇主、自由派对保守派。
对一个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都变幻不止的城市来说,个体以及各种利益团体之间必然充满着永无休止的钩心斗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冲突反映了纽约多面、变化不止的社群活力。它也反映了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所说的美国“在繁荣中躁动不安”的倾向。
“哥谭镇”的动荡总是那么刺激,但是对于一个沉浸在和平发展神话中的乐观的国家来说,这种冲突格外令人不安。作为著名都市,纽约是机遇与平等的典范,但其紧张局势也暴露了美国的一些错误。因此,历史学家弥尔顿·克莱恩(Milton Klein)总结道:美国人总是“畏惧纽约”,因为纽约暴露了“他们当下或未来必须面对的所有问题”。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漩涡之城
第二章 吊诡之都
第三章 骄傲之都
第四章 帝国之城
第五章 野心之城
第六章 逐梦之城
第七章 世界之城
第八章 威胁之城
第九章 躁动之城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