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101386
  • 作      者:
    流马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1,青年作家流马随笔新作:思路清晰,文笔风趣,有读者称“太多惊喜,好看,想到王小波《思维的乐趣》”。
  2,讨论话题广泛而有趣:既有对卡佛、斯蒂芬·金、海明威、巴别尔等国际著名作家的探讨,也有对路遥、残雪乃至郭敬明、张悦然等八零后作家的反思;从狂犬疫苗的发现谈到人性,从尼采的名言谈到特德·休斯、瓦格纳、菲茨杰拉德他们的神经病妻子……当然,还少不了作者身边的奇人趣事,既有《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露丝”式同学,也有“志明与春娇”式公司同事……
展开
作者简介
  流马,原名何鸣,山东东平人。青年作家。知名微信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发起人之一。
展开
内容介绍
  《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是青年作家流马的随笔选集,书名来自于作者对美国导演马丁?斯科西斯电影《盗亦有道》的影评(《盗》是一部反映美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黑帮题材的影片)。作者在书中谈人性,论阅读,记奇人,说糗事,梦奇幻……看似东拉西扯,然绝非心灵鸡汤,只是有一说一,袒露青年观察家的所思所感,引人共鸣。
展开
精彩书评
  ★这类短小精彩的信手之作,很容易被忽略,但也可能是最值得阅读的东西,对当代人与社会的精细观察并形成一系列分析案例,恰恰可能比更多的虚构类作品更值得一读。
  ——作家阎海东

  ★太多惊喜,好看,想到王小波《思维的乐趣》。
  ——读者菜馍双全

  ★作者的这些随笔闲谈文字,虽是信手拈来,采自于生活的边边角角、零零碎碎,却也是走心的,有思,亦有悟。
  ——读者王小安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几乎成了病毒本身
  1885年7月6日,在法国阿尔萨斯,一头疯狗撞倒了一个九岁的小男孩,并对他连咬十四口。狂犬病在当时是不治之症,因为医学界对狂犬病毒尚没有正确的认识。但这个名叫迈斯特的小男孩是幸运的,他被立刻送到巴斯德医生家中,巴斯德连续向迈斯特注射了十三次逐渐增强的稀释病毒,实际上就是他自己秘密研制出来的狂犬疫苗,以此方法神奇地救活了小男孩。
  巴斯德是最早认识并提取到狂犬病毒的微生物学家,为了证明研制疫苗的有效性,他甚至打算让一条疯狗先咬伤自己;但他也是幸运的,正当他要找疯狗来咬自己时,遇到了送上门来的迈斯特。他的治疗方式在当时尚属违法,一旦失败,后果难以想象。但巴斯德成功了,这一成功直接奠定了免疫学的诞生,是人类在治疗传染病方面的一次迅猛飞跃。
  故事并没有结束,十年后,巴斯德死于急发症;又五十五年后,纳粹占领法国,当年的小男孩迈斯特已经是巴斯德研究所看门人。当德国士兵牵引着恶犬,病毒般占领巴斯德研究所并试图进入巴斯德墓地时,迈斯特在家中开枪自杀。
  再后来,二十世纪后半叶,出生于捷克的赫鲁伯医生,一位在免疫学界和诗歌界都享有世界声誉的双料牛人,写下一首诗纪念这件事情,并感叹:“只有病毒经得起磨难。”
  作为免疫学家,赫鲁伯无疑是最了解病毒的人;作为诗人,他无疑又最了解人性。一个这样的人说:“只有病毒经得起磨难”,是什么意思呢,我有点费解。但是,如果人有一天变成病毒本身,我就觉得好理解多了。
  禽流感不是又来了吗?人们好像都很担心,不过我看并没有人真的在乎,谁也阻挡不住中国人骨子里的满不在乎爱谁谁。天气一好,公园里照例挤满了幸福和谐的人民,微博上到处是赞美空气、阳光和风景的照片,尽管这艳阳照得人空虚,春风吹得人伧俗,但没有人想过是否配得上这偶然的好天气。
  其实,中国人早就“百毒不侵”,什么SARS,什么禽流感,什么水污染,什么毒牛奶、毒奶粉,什么滥用抗生素,不过浮云耳——中国人可能是人类历史近代以来最耐毒的一个种族。
  我们几乎成了病毒本身,尽管我们不乐于承认。我们早就比病毒经得起磨难,只是当面对磨难或者病毒时,我们是不是已经忘记作为一个人原本应该有的正常反应?
  病毒可以杀死一个敏感的人,却对麻木的人无能为力。
  你愿意做一个敏感的人,时有病痛时有伤怀时有愤怒时有不平,还是愿意做一个麻木的人,因为失去痛感神经可以经受任何磨难而不自觉,无欢亦无忧,不冷也不热地过活?
  一个抽烟等车的人
  这是几年前的事了,只要我在等车,就会想起闵子骞路与山大北路交叉口,37路车站牌下,我曾经遇见的,一个和我一样等车的人。
  他的头发虽已开始凋零,脊背也正在弯曲,可他的老婆很年轻,健壮,又有风韵。他的女儿也不大,小手臂还攥在他的手心里。他们一家人,和电线杆站在一起。我与他们隔着这根电线杆。
  37路迟迟不来。“等车就是这样,三等不来,四等也不来。可是我有一个办法能让车快点来。”他突然对我说。
  “现在你可以试着抽一支烟,你一抽烟,车就会来了。”
  他掏出一支烟,我也掏出自己的烟。他给自己点火的时候,我的烟也已经点燃了。
  我们一起从鼻孔里喷出第一口烟。
  果然,37路车凶猛地跑来了,就像一个应验的咒语。
  我扔掉香烟,跑上汽车。他的老婆和女儿也上去,只有他依然站在电线杆旁边。他朝车里摆摆手,怎么也不肯上。
  “妈的,等车就是这样,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好不容易抽一支烟的时候,它反倒跑来了。这么好的一支烟,才抽了没一口,这不是祸害我吗?我就是不上。怎么着也得先将这支烟抽完再说。你们走吧,我等下一班。”
  汽车凶猛地跑远了,电线杆下面只撇下他佝偻的身影。
  这么多年过去,我还一直是等车上下班。几乎每次等车不来,我都会一边抽烟,一边想起他,一个有趣的抽烟者。
  李小龙:作为神的三十五年
  李小龙逝世三十五周年了,这三十五年发生了很多事,但和他有关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作为一个神,他已经三十五岁了。不过,自从我知道李小龙以来,就对他甚少有好感。这可能因为我不是一个喜欢袒胸露肌、耍腿弄拳的人。看他的影片,总感觉他就是一个格斗动物,总是能把洋人打倒在地,还时不时发出阵阵怪叫。那动作我并不以为美观,那嚎叫我也并不以为悦耳。
  在我的印象中,李小龙作为一个神,在中国人眼中和在中国以外的人眼中是很不一样的。李小龙用他的功夫征服了世界,成为一个不世出的武术大师而在全世界拥有众多的“龙迷”,而在中国人眼里,李小龙除了功夫之外,似乎又多了一重“民族英雄”的形象。他在电影里对洋人的拳打脚踢,和以此所赢得的全世界的声誉,都被当作这个英雄业绩的一部分,被人津津乐道。李小龙在那个时代的确满足了中国人一种心理上的需要,从这些画面的臆想中得到一些“复仇”的快感、满足甚至早已失落的尊严。即使到现在,这样一种附着在李小龙身上的情绪你也很难说已不存在。而这也正是我不喜欢他的一个潜在因素。尊严不应从这种暴力(即使是虚幻的暴力)中得到满足;当然,你也可以把这理解为另一种民族自尊心。
  李小龙以一个武术家的身份为人们所纪念,他的成功却很难说仅仅因为一身绝技。如果没有好莱坞在全世界的推销能力,很难想象会有现在的这个依然活着的李小龙。他难道不是众多好莱坞奇迹中的一个吗?难道不是西方话语权下的一个神话吗?如果没有西方世界对他的推崇,你能想象李小龙现在的面目吗?
  他的被神化,更因为其离奇的死亡,以及他儿子近乎“父子同命”的悲惨结局,而变本加厉。越是扑朔迷离的结局,越容易成就这个神话本身,并让这神话更加弥久不衰。像庙里的菩萨一样,每年都能被不断地重塑金身、描眉画眼。不得不说,这阻碍了我对他好感,和进一步的认识。直到偶然读到林燕妮回忆成名之前李小龙的文章,才突然发现一个让我顿生认同和好感的李小龙。
  林燕妮以李小龙“大嫂”的身份,以“耶稣在他的故乡永远是个木匠”的态度,回忆了年轻时代的李小龙。虽然文章中没有明确提醒,仍然可以看到,在美国长大的,这个叫做Bruce的年轻人,在其强大的身形后面其实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自卑和心病。文中提到,李小龙生理上的一个欠缺,是只有一个睾丸,他一度以为自己不会使女人怀孕;还提到他十几岁在香港做童星时,就被当时一个女明星诱夺童贞;以及他强烈的成名欲和孤独感,他说:“有时我会半夜醒来,坐在床上大哭一顿。”
  我们虽然不能以此就想当然地认为李小龙之所以疯狂地迷恋功夫,并给人塑造一个“强大”的“硬汉”形象,是要弥补这些年轻时代的残伤,但是,能从一个亲近的人口中得到他另一面的真实,却能有助于消弭我心中李小龙强硬到有些乖戾甚至变态的想象。
  相对于袒胸露肌、嗷嗷怪叫的李小龙,我更喜欢那个喜欢阅读尼采与海明威,失恋时写诗,独处时沉思的李小龙,我愿意为这样一个李小龙付出自己的好感。
  “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人物也和普通人一样会死去,会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我们还活着。我们不得不去领悟自我,发现自我,表达自我。”这是李小龙曾经说过的话,很像一段伟大人物的临终遗言。如果全世界的龙迷,能够领悟这句话,那倒真算是没有白白崇拜李小龙一场。
  以“病”为马
  有一种病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说一个人如果被一个罪犯长期绑架,最终会爱上罪犯,协助其犯罪;如果一群人被某个集团控制越久,尽管这个集团明明是在利用甚至迫害他们,他们仍会顺从和维护这个集团。
  久病不仅能成医,病久了也会爱上病,舍不得它好,享受并且沉迷于那种痛。病人会在与疾病的痴缠中放任甚至放逐自己。他们巴不得医生能开一个“不治之症”的医学证明,这样就可以在疾病的掩护下,以“病”为马,为所欲为。
  有这样一部电影,主人公因接受了某种抗抑郁症药物的临床试验,以测试它的副作用。当发现有测试者出现暴力倾向时,制药厂及时中止测试。但主人公却认为该药对自己很有效,谎称将药丢弃,暗中却继续服用。不久之后,他果然产生暴力倾向,并且人格也随之突变,原本温柔敦厚诚实善良的人,逐渐变得下流无耻,无恶不作。
  当他决定将暗中服药的秘密告诉医生时,医生却告知他,他服用的药物和其他测试者不一样,只是普通的安慰剂,不可能有那些副作用。由此观众便明白,已经被证明的药物“副作用”成为他的一种心理暗示,那些下流无耻的所作所为,都是他在这种暗示下的对“副作用”的模仿。当心中的恶有了一个正当的外在借口时,他便没有办法不去作恶,并且爱上这种恶。
  在济南发生过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为支援乡村医疗卫生建设,时兴医疗下乡驻点。有一位在省城医院工作的前辈,为躲避下乡,谎称突患急病,瘫痪在床。那时组织对这类事情的检查很严格,并且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为掩人耳目,杜绝流言,该前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坚持二十四小时不下床的“装病”策略。悲剧的是,正当全家人都认为风声已过,可以下床自由走动时,他竟然真的下不了床了,二十几岁的人从此便开始床上的余生。
  还有个朋友,从大学毕业那天起,便拒绝找工作,抵触上班。他声称自己有家族遗传精神病史。上学期间除日常行踪较为诡秘之外,无人察觉他有任何异常。你不知道他是因为有家族病史才抵触上班,还是因为他要用长年不肯上班来证明其确有病史。
  装病是病,装傻也是病。如果有人敢于证明自己是个傻瓜,他便可以像个傻瓜那样存在下去。但如果有人要让人相信他不是傻瓜,那就要费些力气。所以有病的人总是值得同情,没病的人总是活该。
  在人生的大多数时间里,你不得不常常和那些以“病”为马的人行走在同一条道路上。当他们将借口、遁词、从别人处取得的宽容与谅解、客观环境的不追究不谴责以及“自欺欺人”等等盛装披挂在身的时候,你不得不为自己的“岂曰无衣”感到羞愧,就像桑丘面对疯狂的堂吉诃德,天真儿童遇见皇帝的新衣。
  内省癖是一种无趣的病
  中国是个讲究美德的国度,中国人有许多无用的美德。
  比如中国人讲究“吾日三省吾身”,说你每天没事的时候都要反省一下自己啊,今天什么事情做得不好了,什么话又说得不对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又讲“反求诸己”,事情搞砸了,要多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原因,不能怪别人,怪就怪自己,要“引咎自责”,要“反躬自问”,要“闭门思过”,总之最后得出一个“都怪我都怪我”的结论就对了。
  有人会说,如今哪还有这种“都怪我都怪我”的人啊,触目不都是那种“都怪你都怪你”型的?人人身上都长着芒刺,半句话不中听那刺儿不知从哪儿就冒出来扎人,哪还有什么“三省吾身”、“反求诸己”,要真那样这个社会还用得着天天讲“和谐”么?
  我得承认,如今的确是一个更崇尚“野蛮生长”的社会,用尽手段巧取豪夺,尽最大可能占有资源为己所用,先把自己喂饱喂大了再说,至于别人怎么着,有没有侵占别人的利益,有没有挤压别人的发展空间,那是没工夫去关心的。但我恰恰要说的是,正是因为有太多人内省成癖,自我收缩,才给了别人“野蛮生长”的机会。
  理性的自省是一种主动防御,失去边界的自省不惟是被动,恐怕都有割地赔偿、卖国求荣的意思了。后者在职业生涯上来说,是乱了阵脚,而在个体的自我建构上,则变成了对自身价值的抹杀。那些职场上的失意人,生活中面容晦暗、委曲求全、隐忍不发的小人物,于是就越发地谨小慎微起来,将自我的边界无限收缩,谁都可以来踩几脚。
  严厉的自省癖患者,往往把自己想象为圣徒,怀着赎罪与消业的使命,拷问内心,努力鞭打出自己皮袍下面的“小”来。这种道德的强迫症非但不会让人快乐,反而会使人压抑,无趣,难以接近。自省本身已经是一种很低的生活姿态了;越是低到尘埃里的人,往往越有一种自我完善的偏执,格局越小,越愿意精雕细琢,最终变成一件精致而无用的小摆件,去装饰别人的世界——恐怕再没有比这更无趣的人生了吧。
  自省作为人自我完善的必要步骤,一种修为,是没有错的,但自省也需要注意别踏入误区。
  首先,自省要有边界。无边无际的自省是灾难,将事情不分外在环境和内在局限、大包大揽地自省和自责,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其他怀有善意的人们。
  其次,自省不应放弃对外界的探索和占有。没有对外在的强烈好奇和赞美,再深刻的自省都是虚妄,都掩盖不住内心的荒芜。
  最后,自省不过是一种反思和梳理的方法,切勿将方法变成目的。自省一旦成为目的,为自省而自省,那就是一种自恋,极有可能走向自我神圣化的不归路——中国有太多这种妄图“内圣外王”的怂包式妄想狂。
  罗素有一个忠告: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而受命运摆布的可能性便愈少,因为他若不能享受某一种快乐,还可享受另一种。我们都有内省癖的倾向,眼前无数有趣的事物不去欣赏,目光投向一无所有的内心;可是切勿以为,在内省癖的不快乐里有什么伟大之处。
  青春是一种恶趣味
  青春是充满嫉妒、猜疑、仇恨、尴尬和不堪的。青春是生命到达一个阶段之后各种痛苦矛盾的聚合裂变和大爆炸。
  青春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次内分泌,弄不好就会失调:一次失调,贻误终生,就算后半生喝再多心灵鸡汤、打再多次金山夜话都弥补不回来。
  它是一次性的、不可逆的,是每个人都会生的一场病。
  青春是有高下之分、有优劣之别的,青春是有阶级属性、有长短不同的,青春是有成败的,青春无悔的面具之下是别有幽愁暗恨生的。
  青春是不公平的。每个人的青春若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它终将会消失。要说公平,大概也只有这一点最公平。但在逝去之后,凡是值得回味的青春都是五彩斑斓、光彩夺目的;如果浑浑噩噩、毫无亮点,或者一念之差天堂入地狱的,那还要回味吗?恨不能一切归零,回炉再造,人生重启。所以到头来仍旧不公平。
  所以青春并不值得珍惜,就算你再珍惜,失去之后还是会后悔莫及;青春也没有什么可挥霍的,就算你再挥霍,也不过是有限的力比多。青春并不太值得去过,那不过是一段时间而已,和少年中年老年的时间能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时空无限人生有尽,当我们看到天狼星时,已觉太阳渺小到无以复加,而在天狼星之上,又不知道有多么巨大的天体。人生如此短暂渺小,青春又有什么重要?
  但青春仍旧是值得悔恨的,青春总是别人的好,自己的永远乏善可陈。青春的躁动,无非是因为生活在别处,因为太关注自我而又在肉体里将自我驱逐。无论是旅行、看书、看电影、听音乐,还是恋爱、跳槽、出国、易容甚至变性,都不过是为了驱逐自我,接纳别人,以为从此功德圆满佛光普照;但当韶光逝去,还是这样地不满足,那样地有缺憾,既不爱自己,也得不到别人的爱。怎样硬塞进自己躯壳的东西,还要怎样再原原本本倾倒出来。而原本的自我呢?在爪哇国,在火星,还是就在自己身后却没有勇气反身去看?
  所以我喜欢日本人对待青春的态度。看到樱花烂漫大好春光,万物勃发时代奋进,一切欣欣向荣,区区自己又何足道哉,何不在此年华一死了之?青春是一个瞬间的极致之美,而深植于日本人潜意识中“物哀”的审美观和生死观在此重合;青春期的自杀现象与其说是因为人生的苦闷,不如说是一种人生的乐趣。川端康成七十三岁时仍然选择自杀,并非因为对老去的绝望,而是对漫长青春的厌倦。
  这个世界上最吊诡的事情恰恰在于,没有青春的人总在追忆青春,青春黯淡中年发福的人又企图虚构青春,为它涂脂抹粉、添油加醋,加上各种滤镜——这可怜的自恋和自卑,到底是如何支撑起他们空虚却又坚硬的躯壳的呢?
  有人说怀念青春是一种恶趣味。我要说的是:青春本身就是一种恶趣味。
  ……
展开
目录
【内省癖】
病毒与人性
黄金时代在哪里
活在别人的意义里
以“病”为马
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
内省癖
论逆袭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碑文
青春是一种恶趣味
乱用词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
老无所依的喜剧
冷面旅程
世界上那些神经病妻子
婚姻里的丛林法则
尼采论艺术家们的
妻子如何毁掉男人
如何与时间相处
薄荷粮与丑鱼
如何“收割”文艺范儿
生活扔不完
巧合不能太恐怖
【阅读的重影】
在奔跑中散步
阅读的重影
当我们谈论卡佛的时候,谈论什么
斯蒂芬?金对写作的祛魅
知识者未被引爆的命运
知识者的救赎
永不丢失的圣节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
巴别尔
残雪的历程
残雪的玻璃杯
永恒之女性,引我们飞升
罗布格里耶的知道分子
像一列火车那样
写作风水学
失败学
艺术服毒
梦与幻觉
上帝只是我们的镜子
另外的房间
作为骗局的艺术
山中少年何处去
“80后”的自我救赎
李小龙:作为神的三十五年
李少红的篮子盛不下《红楼梦》
青春经不起如此臭贫
无处安放的同情心
【奇人志】
蹦蹦师列传
乱吃饭
乱跳槽
杰克与露丝
博士的简历
天蝎咒怨
狗血小说里走出来的女高管
上司是腐女
我们公司里的“志明与春娇”
小A的忧郁
裁员的艺术
不老的人
蜥蜴邓迪
【如何回忆自己】
如何回忆自己
黑虎泉
雨靴
韩国的窗帘
醉酒记
相机糗事
爱疯自杀记
和甲壳虫有关的日子
抽烟等车的人
丹毒
哈里路亚,生个鸟蛋
2004年的最后一天
海马水枪
女店员
【致幻剂研究】
致幻剂研究
黄金时代的劳作
父亲在深秋田野里的一场比赛
村庄
烧制与耕种
换头记
杀鼠记
所多玛城的先知
生活的芒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