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窗户”失灵之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8400992
  • 作      者:
    沈士钧著
  • 出 版 社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窗户”失灵之后》是作者对儿时故乡生活的回忆,以及作者失明的前因后果及失明后的写作状态。
展开
精彩书摘
  《“窗户”失灵之后》:
  在上海黄浦江南的一处“河网”里,有个居住着十二三户庄稼人的小圩,人称沈家圩。我家就在这个圩中间。
  我们这个圩,四周全是河,与外界的通道只有一座桥。大家把这桥叫作干家桥,因为它的位置靠近干家宅。
  干家桥很短,只有两堍,也就是两块木板接起来那么长;干家桥很窄,桥面是由两块板拼成的,只容一个人单向行走;干家桥又很“娇”,中间的桥墩是由栽在河底的两根细细的木头托起的一块横木块,两边的桥板是由它连接的,来往的船只只要轻轻一撞这两根木头——桥脚,它就会不是折断,就是歪斜,桥板就会掉下水。
  这样的桥只能供人行走,岂能让牛子桥上走?! 然而,我们这个圩中的土地不多,有不少人家的田地,或多或少在圩南。我家就有两块田在圩南。
  这里的土很肥沃,都是黑黑的、油油的,种的不是棉花,就是水稻。如果种的是棉花,那就不用取水去浇灌,如若轮到种水稻,就不能少水。而取水灌溉,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不像如今那么方便,如今电钮一按,白花花的水就从水管里喷出来,经过水渠流向四面八方。那时取水,在我们那里,很少用风车,只能靠牛子拉着牛车打水,满足庄稼的需求。可牛子在圩里,如何过河? 河很宽,但桥南水浅,大概就因为这点,我们的祖先选中了这个桥址。河的南半截,不,还要超出一些,约有桥身长的三倍之多,可以堵上筑堰,将桥板架在埝头处,缩短了桥身的长度,省料又简便。就根据这南浅北深的特点,不知哪一位老祖宗,又在北端桥头不远处挖了一个槽槽,做成了一个斜坡,让牛子平平稳稳地走下水去;在桥南埝基的西侧浅水处,将坑坑洼洼填平,让牛子舒舒服服地行走。就这样,哪家的牛子需要过河,就从北坡下,游过深水处,到南浅水道上去,或者从南浅水道下,游过河去,到北坡上来。这就算完成了牛子过河的使命。
  我们这些孩子常常在桥头玩耍,一看见牛子过河,就不约而同地欢呼雀跃起来,各自选择一个最佳角度,喊着,叫着,观赏牛子过河的壮观景象。
  主人将牛子牵到下坡处,让牛子独自走下去,到了坡下,还未碰到河水的时候,主人将牛绳动动,嘴里喊一声“等一下”,那牛子就站在那里不动,如果觉得无事可做,又觉得口渴,就伸长了脖子到河里喝一口水。等主人到了桥上,将牛绳拉紧,喊一声“下去”,牛子就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下去。牛子慢慢地往下走,水就慢慢地往上涨。到了水漫过膝盖时,牛子好像有点紧张,走得更加缓慢。这时,主人将手中的牛绳拉得更紧,牛子就继续往前走。当前脚脱离河底时,它就不由自主了,整个身子“扑通”一声,全到水里了。我们站在岸上可以看到,牛子的四条腿在水中拼命地甩动,鼻子露出水面,喷着粗气、溅出水珠,双眼鼓鼓地盯着前方,好像到了一生的最后关头,如若再不拼搏一下,就会对不起主人对它的关怀和恩泽,也有损于“老黄牛”这个人人赞誉的美称!牛子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拼命地往前游,终于游到了对岸,踩到了河底,松下了一口气。
  我们看到这里,又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
  “牛子过了河啦!牛子过了河啦!’’我们喊着离开了现场,又去玩耍了。
  但我们这些孩子对牛子过河的场景,总是百看不厌,只要有牛子过河,我们从不轻易放过。
  有一次,我家的牛子从圩外回来,我在看牛子过河的时候,突然发现河那边的浅滩上有两个人在水里,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大人在教他的孩子游泳。那大人拳头垫拳头,放在孩子的下巴底下,不让孩子沉下去;那孩子拍打着双脚、划着双手;那大人一边往后退,一边说着什么,倏然间,大人的拳头一放,那孩子吓得大叫起来,立即站住了……我看到这里,又回过头来看看我家的牛子,那牛子已经过河了,正在往坡上爬。这时,不知怎么的,我的脑子里闪过了一个奇怪的问题,想问,却被爸爸喊住了,要我回家去。
  第二天中午,我缠住爸爸要他教我学游泳。我说:“牛子过河,我也要过河。”爸爸被我缠得没法脱身,只好答应,他说:“好,好,好,人从妈妈肚子里来到世上,就是要有点精神。走,我带你去学游泳。”我高兴地挥舞着小手臂,向小桥那儿飞快地跑去。
  ……
展开
目录
故乡的回忆
海滩上
牛子过河
学摇船
张蟹
枣树
“1”的认识
故乡的河
家乡的路
登山有感
“窗户”失灵之后
“窗户”失灵了
一大把眼镜
三个放大镜
一根尺一支英雄笔
疏忽无言
车子的响声

附录
几近失明仍写作
“两个夹子,一把尺子”——80岁
将至的沈士钧出书近百万字
我市盲人作家沈士钧新书
《青蛇新传》面世
沪郊金山籍盲人作家沈士钧二十
年出书百万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