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珠江文化之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4302484
  • 作      者:
    谭元亨著
  • 出 版 社 :
    羊城晚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谭元亨,广东顺德人。1948年出生于广东四会,成长于广州与湖南湘潭。祖上为“十三行”八大家“潘卢伍叶谭左徐杨”的谭家,后侨居马来西亚彭亨州关丹。1968年上山下乡到湖南酃县(今炎陵县)。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作家班。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会(IRSCL)会员。客家学学者,“广府学”创立者。现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已出版《东方奥斯威辛纪事》《日军细菌战:黑色“波字8604”——来自东方奥斯威辛的追诉》《中国文化史观》等百余部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珠江文化之旅》以优美的散文,追溯了一群学者、作家,如何发现广信于2000年前成为广府人的发祥地,珠玑巷被视为广府祖地,而江门良溪则是当年罗贵率36姓97家南下抵达的重要节点,最终重构这一族群的迁徙史、文化史,同时,对东江、北江、西江的文化生态予以了全面的考察,声情并茂,妙笔生花,引人入胜。
展开
精彩书摘
  《珠江文化之旅》:
  一“游方”即“女方”,姑娘盛装结队,头戴银首饰,插上几朵鲜花,颈上套着银项圈;小伙子吹着芦笛,且吹且舞,并不断变换着舞步。舞曲时而高亢,时而舒缓。进、退、回、旋,曲律步法整齐、多样而和谐。
  曲靖马雄山,如诗如画,如歌可舞,这是骄傲的珠江正源。
  曲靖乃古代爨(cuan)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神品第一”、“南碑瑰宝”的国家重点文物“二爨古碑”,分藏于市内及其所辖的陆良。曲靖市,孟获的故乡,古老文化表现在这里的爨文化节。
  曲靖的爨碑犹如阳朔之于桂林。它声名赫赫,流芳百世。
  知爨慕爨痴爨的追爨族人来自国内外。国内书法爱好者到这里来的已超过一亿人。爨碑是国宝。
  爨碑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爨作为姓氏,作为族部,称谓也已烟消云散,作为“爨体”、“爨体流派”,是永恒的,光耀环宇。
  爨碑,表现了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文化气韵,它是魏、隶的结合,在漫长的书法艺术长河里,魏隶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
  一个“爨”字,由孩童到老人,由普通人到艺术家都在认真地写,而且一代代写下去,可谓一大奇观。中国汉字的魅力从这里可见一斑。
  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珠江文化的一朵奇葩。一个“爨”字引出一个节日,就像这个巨大的转盘,道出天地人间的精彩。
  未到珠江源,珠江源便以节日的盛装、古老的文字夹道欢迎我们。
  珠江源,就在只有一步之遥的沾益县。
  没有想象中壁立干仞的峻岭,也没有奔腾逶迤的丛山,一路上,似乎只是坡度低缓,近乎丘陵的山头——我曾在井冈山脚下当知青五年,将军山、黄洋界,吞云吐雾,巨石嶙岣;又上过华山,亲自尝试过“鹞子翻身”、“空中栈道”的惊险;更到过泰山,“一览众山小”……可是,这一路上,却绝少陡坡,更不用说迎面一面面打开的山屏,这,能是珠江源明去处么? 马雄山烂漫的杜鹃花,倒是与井冈山麓的相媲美,开得那么欢,开得那么盛,陡地把你的热情点燃了起来。也许,这正是珠江源迎接所有来人举办的永久的盛礼——是呀,云贵高原本就海拔很高了,所以,~kL2_T也就不会感觉到珠江源头所在的高度。
  那只是丛莽中的一个岩洞,汩汩的清水从当中流过。当然,那后边当有一条不知绵延多长的地下河,清晰的水声,如琴弦一般,弹拨着你的心灵,引发你的遐想——它同样是艺术的、精神的,不必、也用不着激越的旋律,咆哮的急流直下三千尺的吼声,它永远如诗、如画、如歌。
  是的,它牵惹起的,是一种温馨、一种有如母亲乳汁的亲昵,一种绵绵不绝的思念…… 一种对人类文明、历史文化的哲思。
  水利专家在《南盘江治理与开发》中对珠江源做了如下描述: 马雄山主峰东北向鞍部延伸,在第三个小包的分水岭上,从海拔2350米处开始,出现一条近一尺深的明显的流水沟,向具有宽阔脊面的鞍部穿流750米,在海拔2260米处,成东西走向分流口,西者流进北盘江,东者下行250米,连接大冲沟。大冲沟在海拔2240米处,有一碧水潭。整条大冲沟林木覆盖良好,常见有水渗出,形成纵横交错的细小沟管汇到大冲沟。从大冲沟下行2~3公里,有一低洼谷地,与高山沟交汇。高山沟长2公里.同样常见细小流水,其顶端在老高山腰,连接库容为10万立方米的高山水库。大冲沟和高山沟在低洼谷地交汇后下行不远,由于前面隆起的一个小山包,一堵6米高的峭壁裂开大洞,迫使沟水汇流后进入伏流。这里海拔2158米。从伏流口下行约l~2公里,又有一堵约6米高的断壁,分上下两个出水口,流水潺潺,海拔2145米。
  源头上珠江流过的四个省的题词,似乎只有广东省叶选平的四个大字,让我们来自珠江入海口的人们感念不已。因为,这四个字,更代表了上亿粤人的心思——那便是“饮7K恩源”。
  ……
展开
目录
西江长歌
珠江源
珠江文明的“创世纪”神话
舜帝南巡与“中国”之名
南风之薰与梧州古城
梧州:骑楼遐想
灵渠
广信塔
循名责实:“广”字与广府的来历
广府民系的形成
西江与粤语的形成
广人旺埠
屯堡
路的冲刺
南江:历史的显与隐
琢玉四会
书北江吟
马坝人:欢笑的图腾
时空隧道
黄与蓝的交响
北江在珠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始兴:不可镂空的历史
珠玑巷传说
祖地:身份认同与精神谱系
英德交相辉映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天南第一石
舞蹈精灵们的家园
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产
南华禅院遐思
“佛眼”俯瞰中的……
六祖惠能
禅缘
北回归线上的绿色奇迹
东江行
、“百越首邑”
“蛮夷大长”
越王井
客家古邑
历史的青睐
“前后两宰相”
霍山在期盼
东江水
送水观音(五场歌舞剧
功到雄奇即罪名
——重评袁崇焕冤案及其历史遗患
河源:客家属地的建筑历史博物馆
夺珠江三角洲交响
寻找珠江的文化品格
海珠石的诉说
“另类”文明
元白:唐代两大诗人眼中的珠江文明
三朝古都
我与兰圃
越王台远眺
灯海
珠三角:水乡的绝响
一脉龙江
得就得,唔得返顺德
“海国超迈之意量”——“顺德人的精神”
“顺德制造”的文化支撑
菩提无树几时栽——广府移民寻踪:从珠玑巷到葫底
广府民性“上善若水”
西关,西关
三重门
侨缘
侨领
流变中的城市天际轮廓线
警海上丝路
千年丝路
万里雷鸣
赛龙夺锦
中途塔自述
白鹅潭的诉说
十三行谣谚与传说
潘卢伍叶,谭左徐扬
“一船蚕丝去,一船白银回”
从“愈烧愈排场”到“一夜有清光”
鱼上了梁
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定风珠
美国太平洋铁路传奇
虎豹龙凤狗江淮河汉沟
十三行小说中的民俗
诗人,身隐市廛的儒商
雍乾朝间梯度推进与逆转
“南海I号”与海上丝路的文化资源与历史价值
十三行的文化资本与广州的城市格局
宝镜湾的摩崖石刻
后记八门入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