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河山阙:亲历抗战1937-1945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419643
  • 作      者:
    董贻正,薛传钊著
  • 出 版 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董贻正,男,1931年间月出生于上海市,汉族。1948-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电机系。
  
  薛传钊,女,原籍广东中山,1930年生于上海,年幼时随父母逃难,流离颠沛,辗转数年。抗战胜利后,在广州培道女中念完高中。1949年夏从香港飘海北上,考入燕京大学社会系,1950年转入清华大学经济系。
展开
内容介绍
  他们生于1930年代的中国,他们出身中产家庭,考入清华大学,是当时的学界精英,而他们曲折的经历就是现代中国史里面激情燃烧岁月的一章,他们的际遇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年幼时即随父母流离颠沛,在上海租界求学追求进步……他们曾距离大师们如此之近……他们,见证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
展开
精彩书摘
  《河山阙:亲历抗战1937-1945》:
  但体罚好像并没有激起我发愤图强之心。我还是照以往那样学习,不料到二年级上学期,我突然得了第一名。那时,考试名次在学校布告栏都公布的。听说考试成绩公布了,我爸爸陪同我去学校,发现董贻正的名字居然排在全班第一的位置,那位曾打过我手心的老师,看到我们,立刻跑过来向我们祝贺。学校还发了一个银盾,上面刻着“品学兼优”的字样,据说这种“奖励方式”是来自英国的传统。
  所谓银盾,其实只是镀银的,装在一个木质框架的玻璃盒子里。拿回来放在家里,就成为我的一个荣誉纪念杯了。这一年,就此成为我的一个转折点,以后每学期都能拿回一个银盾,直到小学毕业。我的功课好的名声也在亲友中传开了。
  至于振西小学在当时上海小学里,处于什么水平,就毫无概念了。不过肯定不是属于一流的学校。小学的课程有些什么已经记不大得了,但隐隐约约还记得期末的成绩报告单上,还是有长长的一串科目,当然,有语文、算术、音乐、体育、美术等。记得的是三年级就开英语课,有几个“80后”朋友听说后表示很诧异,因为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甚至90年代,在中国一些城市,一直到初中之后才开设英文科目。对此,我只能说,在1日上海的租界里,教育水平并不比20世纪50年代差。
  小学6年,现在记得的同学只有一个叫佘廷贵,苏北人,比我大两三岁,我们很谈得来,他多次来过我家,但毕业后就没有联系。1945年抗战胜利后,一天他突然到成都路我的家里,虽然有3年多未见,但一见面,我就叫出了他的名字,大家都很高兴。原来他抗战期间去了重庆,回上海后也没再念书,参加了工作,他人生经历是那个大时代中一部分的代表,他们主动选择跳进时代的大潮。
  新中国成立后,听那时在上海市委组织部的晓光中学同学,陆剑初说:佘廷贵因涉及一件经济案件被捕入狱,本来情节不严重,但他却自作聪明,在狱中,异想天开,自己设法制造火灾,又自己扑灭,以求“戴罪立功”,结果加重了惩处,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小学时,从未感到功课的压力,时间很富裕,于是就喜欢上小说了。大约从三年级开始,就看武侠小说和历史演义之类的,像七侠五剑,包公传、隋唐演义、说岳全传、薛仁贵征东等。“四大名著”就是《红楼梦》看不下去,那时梁山泊里的108将姓名、外号都能背下来。小说看入迷了,晚上偷偷地在被窝里用手电照着看。
  ……
展开
目录
从十里洋场到故都清华园
我家踏入上海滩之路
父亲剪影
儒家范式的家庭教育
父亲新中国成立前的“左派”朋友
外婆家原系大家族
小嬢嬢是新四军
十里洋场少年时
从手心挨打到银盾少年
我知道的八百壮士
亲戚中就有汉奸
虎头蛇尾的奴化教育
租界里的生计
租界里的中学生活
旧上海的少年阅读
战争阴霾下的课余生活
中学同学的不同人生路
抗战胜利啦!
亲见国民党丧失人心
离延安更近了
我成了“赤化嫌疑分子”
开始了进步的道路
大江东去晓光始
我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进步学生运动
用“单戈士”的笔名向进步报刊投稿
1948,我要考大学
马桶上听到录取的消息
一路向北

辗转半个中国的迁徙与逃亡
最早的家教
从未团聚过的家
入读武汉圣约瑟女子学校
被战争打乱的童年
初次闻到火药味
我家成了难民转运站
热闹非凡的难民之家
战争中的桃花源
像上班一样躲警报
边境小城印象
德归医生治好我的黄病
再次踏上逃亡之路
荒山生活要自给自足
锡是怎样炼成的?
矿山里的学习生活
父亲自制“咖啡糖”
战争中的大家庭
长途跋涉到玉山
难忘的六年级
日军打到浙赣铁路,再次逃亡
与“鬼火”相伴的住地
初次接触洋文化
战乱中难忘的春节
跟着难民继续大逃亡
掷垒球训练
见识了民族风情
山沟里的机场
去重庆
闯进卫戍司令部
15岁挑起家中的担子
自建小茅屋
小茅屋落成
进了南开暑期班
抗战胜利,狂欢之夜
李四光是我的推荐人
李四光镇不住势利眼
振济中学,一场虚惊
附注:抗战历史参考资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