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故宫掌门人1925-1949(精) 中华书局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1166675
  • 作      者:
    章宏伟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1.聚焦1925—1949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初期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从驱逐溥仪出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宫经历了怎样的风雨飘摇?七位掌门人又如何用智慧和勇气,守护着这座中华文明的瑰宝?在故宫博物院百年历程的当下回望早期历史,向故宫人“视国宝为生命”的典守精神致敬!

2.以“掌门人”为线索,串联起故宫的变迁史,展现大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抉择与担当。李煜瀛、庄蕴宽、赵尔巽、江瀚、王士珍、易培基、马衡……这些名字背后,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面对政治威压、经费匮乏甚至炮火威胁,他们又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责任?

3.以严谨考据重构故宫院史的叙述框架,让普通读者透过故宫命运读懂何为“文化根脉的坚守”。本书作者章宏伟深耕故宫研究二十年,秉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治学精神,充分利用故宫档案、民国报刊、人物传记等一手史料和海内外研究成果,以严谨考据与叙事张力,多方位采撷历史亲历者、见证者的视角,力求还原故宫博物院成立初期这段隐秘历史的真实样貌。

4.百余幅珍稀影像,重返历史现场。内附百余幅珍贵历史照片、档案手迹及30余幅彩图,从溥仪出宫当日、故宫博物院开院的盛况,到文物装箱迁运的艰辛场景,视觉化还原历史细节,让读者重返“文明守护”的第一现场。

5.装帧精美,匠心独具彰显故宫气度。本书精装加护封,内文黑白,图说四色,还原历史厚重感。护封上的书名“故宫掌门人”采取烫金工艺,取自颜真卿法书集字,与首任掌门人李煜瀛以颜体手书的“故宫博物院”匾额遥相呼应。高大的太和门拱卫着太和殿,象征七位掌门人守护着故宫。掌门人名字下面的“七个人的中华文明守护史”,呈现了以七位掌门人为代表的千千万万有识之士的使命与担当。里封是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绘制的北平市清故宫三殿总平面图,极具收藏价值。封面整体色调以红、黑、金为主,汲取故宫经典色彩,尽显中华文化底蕴!

6.随书附有一张精美藏书票。藏书票9厘米见方,四周有锯齿,形似邮票,左下角印有中华书局上海聚珍的logo水印,恰如邮戳。上部是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时悬挂有“故宫博物院”匾额的神武门,下部是首任掌门人李煜瀛掷地有声的话语:“希望故宫将不仅为中国历史上所遗留下的一个死的故宫,必为世界上几千万年一个活的故宫。”带读者回到百年前的故宫现场,感受穿越时空的震撼!


展开
作者简介

章宏伟,历史学博士,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故宫学、中国图书史与明清史。独著有《出版文化史论》《故宫问学》《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故宫学的视野》《作为学问的故宫学》等,合著有《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中国编辑出版史》等。曾以总策划、制片人的身份负责故宫博物院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电视纪录片《故宫》。


展开
内容介绍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如何演变为如今的博物院的?在演变过程中,是谁在为它谋划未来,想尽办法保存其中的文物珍品和历史遗存?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它和它的历任掌门人又经历和见证了哪些历史?这正是本书作者章宏伟要回答的问题。从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宫博物院,到1949年间,风雨飘摇中的故宫见证了李煜瀛、庄蕴宽、赵尔巽、江瀚、王士珍、易培基、马衡七位掌门人的智慧与勇气。在文化政治的大变局中,他们和千千万万有识之士为保护故宫和中华珍贵文化遗产,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本书配有一百多幅重要的珍稀历史图片,书末“图说”部分配有三十余幅彩图,呈现故宫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意蕴。


展开
精彩书摘

历史性的一刻——故宫博物院开院


建院前的准备工作 

1924年12月22日,根据善后委员会组织条例中第四条规定,成立了以易培基为主任的国立图书馆、博物馆筹备会,并着手建院前的准备工作。清宫物品点查过程中,李煜瀛等人考虑到故宫内“关于历史文化者甚巨”,只有把这项“革命事业”转化为“社会事业”,方不致“受政潮之波动”的影响。成立博物院得到了段祺瑞执政府的支持,不仅善后会仍旧,每日还要派各部长官前往察看,由各部遴选出会同点查的四人中,也非有二人到会不可,且清查所需经费皆由财政部指拨。 

1925年9月29日,李煜瀛召集清室善后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筹备会起草的《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及《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会章程》《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会章程》。决定以溥仪原居住的清宫内廷为院址,尽快成立故宫博物院,断绝溥仪复宫的可能,保护国宝安全;考虑从清宫接收的公产多为古物和图书,而世界各大博物馆也大多藏有古物及图书文献,因此规定博物院设“古物”“图书”两馆,采取董事会监督制和理事会管理制,并对董事会、理事会的职权与义务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经郑重遴选,讨论聘定了第一届董事及理事名单。二十一位董事都是政界、军界、学术界的名流,在社会上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影响力。有的人(如严修)虽被推为董事,但本人并没有接受。董事会的职权为:推举临时理事长及理事;审核全院预算决算,保管院产;监察全院进行事项;议决理事会及各馆提出的重要事项;筹备正式董事会及拟定董事会条例。董事长没有选举,应该是有类似严修这样没有接受聘请的情况存在以致没有召开董事会。据《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会章程》,理事会作为决策中心执行全院事务,分馆务、总务两种。馆务由古物馆、图书馆处理,总务设总务处处理。 


展开
目录

序 章  从皇宫到博物院

驱逐溥仪出宫

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

建院前的准备工作

历史性的一刻——故宫博物院开院

第一章  李煜瀛:拨云见日的开拓者

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旗手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倡导者与实际组织者

主持京津同盟会

见证驱逐溥仪出宫

首倡“将清宫改为博物院”

第二章  庄蕴宽:岿然不动的守护者

清室善后委员会监察员

主持故宫博物院开院典礼

故宫博物院院务维持员

阻止用简单方式办理移交

再次抵制军队进驻故宫 

第三章  赵尔巽:时运不济的接管者

维持京师秩序的领袖

“故宫保管委员会”委员长

因清室的还宫声浪接管受到抵制

第四章  江瀚:临危受命的担当者

故宫博物院维持会会长

处分故宫物品受阻

抵制移交档案

查办故宫

暂代故宫博物院理事长

第五章  王士珍:心无旁骛的维持者

三度入阁的陆军总长

维持京师秩序的领袖

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委员长

所谓王士珍保护故宫宝物的努力

维持京师秩序、协助移交故宫博物院

第六章  易培基:奋发蹈厉的贡献者

湖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

故宫博物院的接收及其存废之争

任内故宫博物院的发展

受命故宫文物南迁

弹劾易培基出售金器违法案

“故宫盗宝案”

第七章  马衡:晨兢夕厉的典守者

没有高学历的北京大学教授

参加清宫物品点查

守护乱局中的故宫

从接收故宫到保全故宫

文物管理初步建制

组织故宫文物南迁

接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院长的头三板斧

参展“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博览会”

故宫失窃案

故宫文物西迁

存蜀古物返还南京

接收古物陈列所与故宫复原

马衡拒不赴台与保护故宫文物

注 释

附 录  故宫博物院组织架构(1924—1949)

后 记  于宫阙之间寻绎中华文化的栖居之地

图 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