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荔枝红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153050
  • 作      者:
    湛汝松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湛汝松,《新塘文艺》创始人之一,长期坚持业余文学创作,曾在《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增城日报》《广东文艺》、《广州文艺》、《粤海散文》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民间文学等作品200多篇,不少作品被选入大型文学作品集,部分民间文学作品被国外刊物转载,主编有诗集《龙田放歌》、《新塘民间故事选》,出版有散文集《品味新塘》、《荔乡拾贝》,作品以浓厚的乡土特色见长,作品曾获"广东省第四届民间文艺著作奖"、"中国当代散文奖"等奖项。现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增城市作家。
展开
内容介绍
  《乡愁乡韵系列丛书:荔枝红了》为散文集,作者将广东增城的乡村风情描写得如诗如画,包括他走访的十多家古村落,他对童年时在乡村经历的回忆,他对增城乡间的历史文化名人的回顾,以及从立春到立冬的年节风情,描摹出一幅年年相约荔枝红的岭南风情。
展开
精彩书摘
  《乡愁乡韵系列丛书:荔枝红了》:
  上文是湛若水477年前与增城知县文章、教谕汤仁和和学生伍??等人上南樵视察莲洞书院兴建时写下的诗篇《娥眉山莲花洞有作》,当时南樵山环境与作者心境可见一斑。
  湛若水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到之处,必修书院,并解囊为书院设立“赡田”、“义田”,以“馆谷”资助贫困学生,赡养四方学子。据史书记载:湛若水为了建筑莲洞书院和设立莲洞书院的赡田,几乎花费了他近二十年俸禄的积蓄,仅开垦莲洞书院赡田的人工,就用了白银一千五百两。莲洞书院所置赡田的规模,排在湛若水所置的所有书院赡田之首。在这个意义上,莲洞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特别是扶贫助学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于开设莲洞书院赡田,家乡传颂着这样的故事:
  莲洞书院位于南樵山腹,山高路陡。学生背负粮食上山十分困难。湛若水经过调查,知道书院附近四村交界处有很多荒地,就想置下这些荒地开垦用作赡田。但由于很多荒地都无主,加上四村交邻,当地乡绅都觉得难以处理。于是,若水便派儿子柬之与学子代表一齐向知县申请,承诺以开垦田地中的一定比例纳税为条件而终于获准把书院四周十多顷无主荒地纳入莲洞书院范畴,供书院开垦以作“赡田”、“义田”之用。经过数年开垦耕耘,“馆谷”收入越来越多,除了用于资助贫困与品学兼优的学生外,还用于修建院舍,改善排水系统。莲洞书院也就远近闻名。
  ……
展开
目录
乡物如歌
荔枝红了
童年的荔枝园
百食不厌家乡鱼
童年、故乡与蚬
塘之恋
难忘水蓊花
乌榄留香
老屋的童话
怀念玩泥沙
榄园玩泥沙
南樵品沧桑
四望岗传奇

乡俗寄梦
春联琐记
童年的春节记忆
二月艾飘香
龙舟情节
五月端阳角粽香
童年七月七
唱着童谣过春秋
献给奶奶的一束花
炒米饼情缘
村头又闻卖懒歌
石巷怀古
新塘庙会
麻车观火狗
坭紫东岳庙见闻

乡村印象
岗浦之春
小楼春晓
品读坑背
古朴宁静瓜岭村
古韵新颜上邵村
甘泉浸润甘涌村
古木环抱陂头村
相约水乡岳埔村
穿越金兰寺村
走进熊氏宗祠
大石下的美丽村庄
田心,我十七岁的记忆
北回归线上的蒙花布
石屋的故事
守望传说的村庄

乡贤若灯
崔太师祠抒怀
寻觅甘泉
诗人陈恭尹与增城
陈家林里思大震
黑山读陈政
红桐树下忆瑞贞
走近怀德义士祠
何仙姑,荔乡民间的心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