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乡韵系列丛书:荔枝红了》:
上文是湛若水477年前与增城知县文章、教谕汤仁和和学生伍??等人上南樵视察莲洞书院兴建时写下的诗篇《娥眉山莲花洞有作》,当时南樵山环境与作者心境可见一斑。
湛若水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到之处,必修书院,并解囊为书院设立“赡田”、“义田”,以“馆谷”资助贫困学生,赡养四方学子。据史书记载:湛若水为了建筑莲洞书院和设立莲洞书院的赡田,几乎花费了他近二十年俸禄的积蓄,仅开垦莲洞书院赡田的人工,就用了白银一千五百两。莲洞书院所置赡田的规模,排在湛若水所置的所有书院赡田之首。在这个意义上,莲洞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特别是扶贫助学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于开设莲洞书院赡田,家乡传颂着这样的故事:
莲洞书院位于南樵山腹,山高路陡。学生背负粮食上山十分困难。湛若水经过调查,知道书院附近四村交界处有很多荒地,就想置下这些荒地开垦用作赡田。但由于很多荒地都无主,加上四村交邻,当地乡绅都觉得难以处理。于是,若水便派儿子柬之与学子代表一齐向知县申请,承诺以开垦田地中的一定比例纳税为条件而终于获准把书院四周十多顷无主荒地纳入莲洞书院范畴,供书院开垦以作“赡田”、“义田”之用。经过数年开垦耕耘,“馆谷”收入越来越多,除了用于资助贫困与品学兼优的学生外,还用于修建院舍,改善排水系统。莲洞书院也就远近闻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