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湖南维吾尔族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078033
  • 作      者:
    黄丽著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黄丽,200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研究,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一次、三等奖2次,主持教育部课题《湖南维吾尔族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调查》、湖南省民委课题《桃源县枫树乡维吾尔族民族志调查》。
展开
内容介绍
  《武陵文库·民族学研究系列:湖南维吾尔族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着力于分析研究在现代文明建设中,传统与现实猛烈碰撞中湖南维吾尔族面临的困惑和迷茫,并努力寻求摆脱困境的途径和方法,积极探索湖南维吾尔族走向现代化的特殊模式,力图通过湖南维吾尔族一例,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去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少数民族文明建设的多样性特点。
展开
精彩书摘
  传统宗族功能的萎缩,整合人际关系权力的丧失,使枫树维吾尔族村民的宗族意识日趋淡化。笔者调查发现:目前枫树维吾尔族的宗族文化影响力比较小,体现宗族文化的相关载体与活动不易看到,宗族特征大多数已不复存在。我们已经看不到用于宗族活动的祠堂——“镇南堂”;族长之类的宗族领袖没有了;集体性的家族祭祀活动少了;而族规、族训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人们也失去了约束力。“同宗不婚”、“同姓不婚”的婚姻规则倒是依然执行,但这却不一定是宗族文化的力量。至于财产继承则主要是依据国家法规处理,适当地考虑传统的习俗。总之,在枫树看不到完整的翦氏宗族组织形态。
  湖南维吾尔族宗族组织缺乏、宗族活动较少,但并不是说这里就没有了宗族文化。从宗族文化的不同层面考虑,我们发现翦氏的宗族意识还有一些遗留。湖南翦氏维吾尔族对修族谱有极大的热情,湖南维吾尔族曾多次修翦氏族谱,1996年是最近的一次,是第四次修了。在传统的遗留方面,枫树维吾尔族群众既然没有完整形态的宗族组织,就不存在什么族长之类的宗族领袖了。不过,笔者注意到一些民族精英在本姓氏群众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所发挥的显著作用,从而使他们成为社区里的经常出头露面的角色。在枫树,宗族能人在调解本宗族群众家庭内部纠纷(如兄弟分家),号召扶持本宗族内遭天灾人祸的困难户,参与调解与外姓群众纠纷等方面都还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我们知道在宗族之下还可以分出“房”的概念,同房族人的关系更为亲密。所谓“房”,即是指同一个公公传下来的后人。村民们反映,由于很久没有宗族活动了,人们对宗族的“族”已较淡漠,而对“房”却较为清晰,大家的亲疏就是以此来分别。在枫树,五六十岁的人对属于哪支哪房比较清楚,而年轻人则很少关心这些。湖南维吾尔族各房各支人数不一,力量有大有小,不过一般都不闹宗派。枫树乡的翦书记说,大家平常关系都很好,有事时则讲房,讲同一个公公。而讲究“房”的概念中便有宗族意识的遗留。
  对姓氏的强调可视作宗族意识的一种流露,至今仍是我们社会生活中联络感情的手段。在同姓中讲房,在多姓杂处时讲同姓,有辨别亲疏的作用。在枫树,维吾尔族对姓氏的认同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被调查者反映,同姓就会互相帮助,特别是当本家族的人与外姓有矛盾纠纷时,人们往往会比较关心与自己同姓的那方,有时还会参与到纠纷中。另一个注重姓氏的场合是在乡村基层组织的选举时,村民一般会选同姓者出任干部,村中某个姓氏人多,那这个姓的村干部也肯定多。所以,上级委派干部时也会考虑姓氏因素,以便对当地的管理。
  湖南维吾尔族认为:“维吾尔族不一定姓翦,姓翦的一定是维吾尔族。”湖南维吾尔族的民族认同与家族认同的发生了耦合。湖南翦氏维吾尔族在与其他民族的成员交错居处中,既追求各民族和睦相处,又有追求本家族的宗族认同。当民族面临共同的生存困难或遭遇共同的敌人时,本民族成员通常都奋勇向前,共御外敌。家族感情与民族意识的融合既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但也有一定的破坏性。如“血族复仇”现象往往是起源于两个不同民族家庭或家族的矛盾,然后在强烈的民族感情助推下升级为民族冲突的。现在“血族复仇”已消失在湖南翦氏维吾尔族的生活中,但是据《湖南维吾尔族》的记载,解放前与翦氏有关的这种矛盾冲突也有不少。
  目前宗族文化在社会上影响力较小,这种状况几乎没有民族方面的差异,湖南翦氏维吾尔族家族是如此,当地回族、汉族的情况也是如此:其实在这一区域内,不仅仅是宗族文化,整个社会文化的其他层面也都是大同小异。湖南维吾尔族的文化吸收了许多汉族文化和回族文化的成分,和西北维吾尔族大相径庭,具有了湖南的特点,这也是湖南维吾尔族的一大特色。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田野调查的选点
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创新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湖南维吾尔族的沧桑
第一节 遥远的历史记忆
一、民族溯源
二、蒙元时期内迁的维吾尔族
三、“历史上两阵狂风接力吹送”——湖南维吾尔族的迁徙
第二节 湖南维吾尔族现状
一、湖南维吾尔族的分布状况
二、维吾尔族民族乡的经济发展状况
第三节 枫树——“维吾尔族第二故乡”
一、枫树的人文生态环境
二、枫树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
三、枫树维吾尔族的动态生活

第二章 姓氏与族谱
第一节 姓氏来源
一、《洪武赐姓》的传说
二、关于湖南维吾尔族姓氏来源的探讨
三、“翦”姓——湖南维吾尔族的标志
第二节 翦氏族谱
一、翦氏修志历史
二、翦氏族志
三、《翦氏源流歌》
四、《翦氏宗派歌》

第三章 湖南维吾尔族的文化适应与变迁
第一节 物质文化的变迁
第二节 制度文化的变迁
一、宗族制度
二、丧葬制度
第三节 精神文化的变迁
一、宗教信仰
二、节日文化
三、文学与艺术

第四章 湖南维吾尔族的人口发展与经济生活变迁
第一节 民族人口的发展
一、明代翦氏定居湖南时的人口数量
二、湖南维吾尔族人口的发展
三、湖南维吾尔族人口的职业构成
第二节 枫树乡的经济生活
一、农业及其他副业
二、加工业与商业饮食
三、旅游业
第三节 湖南维吾尔族经济发展的特点、问题及对策
一、湖南维吾尔族经济的发展趋势
二、湖南维吾尔族人口的特点
三、抓机遇、促发展

第五章 婚姻与家庭
第一节 湖南维吾尔族的婚姻状况
一、湖南省桃源县枫树乡各民族姓氏的特点
二、翦氏各时期的通婚状况
三、影响湖南维吾尔族通婚的因素
第二节 湖南维吾尔族婚恋形态的变迁
一、传统婚恋形态
二、传统婚恋形态的变迁
三、湖南维吾尔族婚恋状态所反映出的民族关系
第三节 湖南维吾尔族的家庭
一、家庭结构
二、湖南维吾尔族家庭的特点

第六章 湖南维吾尔族教育体制及其功能的变迁
第一节 传统教育及其功能
一、家庭教育
二、社会教育
三、经堂教育
第二节 湖南维吾尔族的现代教育
一、解放前的现代教育
二、解放后的现代教育
第三节 湖南维吾尔族的优秀儿女
翦伯赞
翦天聪
翦冰清
翦英海
翦安

第七章 湖南维吾尔族的族群认同与民族意识
第一节 湖南维吾尔族族群认同的变迁
一、明时期的军户认同
二、清时期的多元族群认同
三、民族识别后民族认同与宗族认同的耦合
第二节 湖南维吾尔族民族意识的特征
一、湖南维吾尔族民族认同的构建
二、与西北维吾尔族交往时,民族认同强烈
第三节 “回维族”并未形成
一、“回维”的来源和含义的变迁
二、维吾尔族、回族边界分明

第八章 外界眼中的湖南维吾尔族
第一节 对来访客人的调查
一、对志愿者马若彦的访谈
二、对来桃源做生意的新疆维吾尔族的访谈
第二节 对新疆维吾尔族乡镇干部的调查
第三节 对西北大学生的调查
小结

结语 民族发展:压力、困境与选择
一、文化差异与压力
二、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湖南维吾尔族文化变迁
三、湖南维吾尔族的当代生境与民族文化重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我的氏姓,我的故乡(翦伯赞)
附录二 外界眼中的湖南维吾尔族调查问卷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