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散文集,命名为《拾穗集》,是因为欣赏法国名画家米勒的名作《拾穗者》;再结合作者自己多年来的文学劳作而构成的。澳门,是一个南方小城,她有纯朴如小家碧玉般的景色;有中西交融的文化内涵;这里的人在辛勤地工作,正直地生活,努力地求发展。这种种,都是文学创作丰富的源泉、肥沃的耕地。这里,有喜,有爱,有愁;更有不断的探索和追求。关于这些,都把它化为形象与文字写进这个小集中了。小集中所采撷到的,只像米勒《拾穗者》中那农人所获得的那么一小束、一小束,然而,请相信它是真诚而有生机的劳动果实,希望读者们有一点点喜欢它吧!填
“城市隐士”有句古训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这是对“隐者”这类人的一种看法。在现代,“隐士”似乎不多了,亦未见形成一个族群,甚至以他们的狷介清高操守而名垂后世。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无法找到了。如果有居住在偏远深山老林,也是为贫穷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并非立志避世如论语中的长沮、桀溺;或如伯夷、叔齐、介之推、诸葛亮……这一类人士了。然而,为何有“小隐于野,大隐于市”之言呢?这个说法,其实也是对隐士行为的一种修正也。隐士,亦人也,甚至可能是才智超卓之人,如姜尙、诸葛亮……等人,旣然是难得一身好本领,为何要避世独居,不对社会群体作出半点贡献?人应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以入世济世为己任,为孔子在论语“长沮章”中所云:“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所以,隐士可以坚持不同流合污之心而入世隐居于市,心虽隐逸、淡泊,而身则不必自我隔离;虽居于闹市而仍能抗拒种种世俗不良诱惑,出污泥而不染,能经得起考验,才为眞正是择善固执、入世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隐士也。不过,话又说回来,时至今日,你要做一个隐于市的隐士,确实是难过隐于野了。大家都知道,城市寸金尺土,想获一个能令你宁静致远的居所谈何容易?做个城市隐士,旣要住处恬静、环境清幽、窗明几净、树影婆娑、空气鲜美;又要像唐隐士李愿那样每天吃到最新鲜的食物。你想想,每月需花费几多银両?如今想做城市隐士,除非你买得起半山别墅、海边豪宅,拥有一定财富积储或是退休高官贵人,否则,只能隐于城中的“劏房”而已。有位朋友戏言曰:吾老矣,退休下来,想在城市中做个隐于市之人,但希望住所能幽静、宽敞,周遭环境有湖光山色,又要近医院,令自己健康有保障,也要近消防局,免遭祝融浩劫,附近最好有警局能确保生命财产安全,更近名校令孙儿入学胜在起跑线上……哈哈:我也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