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艺术研究》:
风格多征“二王”的影响之下,书法作品大都出自无名书法家之手。值得一提的是陈僧智永,他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书法深得家风,他写的《千字文》,极受后世推崇。北朝书法,数魏碑最佳,其结构严密,笔力雄厚,清代包世臣、康有为所推崇的魏体正是这一类。现存河南省洛阳市的《始平公造像记》、山东省曲阜市的《张猛龙碑》和山东省莱州市的《郑文公碑》,都是魏碑的代表作。
(四)隋唐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隋唐两代是书法艺术的鼎盛阶段。这同隋唐时期高度繁荣的经济和高度辉煌的文化密不可分。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书法被列为“书学”,被定为学校中的学习科目,因而无论是理论和创作都达到新的高度。这一时期,不但大书法家较前代为多,而且书法理论专著也远胜于前代,其对日,本书法的影响也由此肇始。
1.唐初四大书法家
唐初的四大书法家是“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虞世南(公元558—638年)是智永的学生、唐太宗的老师。他的书法笔圆而体方,外柔而内刚,发笔出锋如抽刀断水,传世名作有《孔子庙堂碑》。
欧阳询(公元557—641年)的书法以楷书为最好,用笔和结构都有严肃的程式,字体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被推为唐人楷书第一,与其子欧阳通并称“大小欧阳”。
褚遂良(公元596—659年)的书法习王羲之、虞世南。据说他深得王羲之三昧,唐太宗把所藏王羲之墨迹拿出来让他鉴别真伪,他能一一判断出来。他的书法“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其代表作是《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薛稷(公元649~713年)的名气较前三人为小,但他的字“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实开后世瘦体之先河,其传世作有《升仙太子传》等。
2.中唐及后期唐代书法家
稍后的唐代大书法家还有李邕、张旭、颜真卿、柳公权、僧怀素。
李邕从“二王”人手,但又突破“二王”体格,书体介于行楷之间,代表作有《岳麓寺碑》《云麾将军碑》,风格险峭,笔力舒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