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色典藏:浙江老红军的烽火人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131132
  • 作      者:
    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
  • 出 版 社 :
    红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红军的伟大和卓越源于他们坚定不移的信仰:有了坚定的信仰,团队无往而不胜;有了卓越的信仰,组织将不会为生存而挣扎;有了崇高的信仰,个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没有信仰的支撑,就不会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今天的执政地位,也就没有中华民族光明的未来。
  总有一些壮举会跨越时空阻隔,总有一些精神会在历史长河中留存!
展开
内容介绍
  《红色典藏:浙江老红军的烽火人生》中写到的这些红军时期的浙江老同志,无论是地下工作者,还是后勤老兵、陈毅身边的交通员,所有的指挥官和士兵在接受命令时,都会在行一个标准的军礼的同时坚定地说这样一句标志性的话:“保证完成任务!”这句“保证完成任务”说明了红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团队,红军战士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战士,他们敬业、专业、自律,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时光荏苒,那段峥嵘岁月的亲历者已日渐稀疏,但“保证完成任务”这句嘹亮的回答言犹在耳,对今天仍有强大的指导意义。红军的伟大和卓越源于他们坚定不移的信仰:有了坚定的信仰,团队无往而不胜;有了卓越的信仰,组织将不会为生存而挣扎;有了崇高的信仰,个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幼时当惯了长工的张海禄说,加入了红军后,真实地感受到了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1936年春,红军东征时期,在两个多月的战争里,东征红军在吕梁乃至山西大地上纵横驰骋,组织动员群众,奋勇杀敌,播撒革命的种子,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当时,21岁的张海禄因为家中欠债,抵债主31块大洋冒名加入了阎锡山的防共保卫团,在一次与东征红军的正面冲突中,成为了红军的俘虏,随后在军队里抬伤员、参与训练,正式加入了红军。
  在张海禄正式加入东征红军后,开始慢慢适应起了军队生活。从小父母双亡,作为长子的他,一直靠做长工生活,由于有了这份经历,他干起活来非常勤快,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注意。
  “刚加入的时候,还是肖华给我们讲的话呢,我们都知道他特别厉害,当时内心特别的激动。”张海禄说。
  加入红军不久后,他因为当长工时就会管马匹,加上工作勤快和认真,所以进入了马夫班管理马匹和做一些后勤工作。
  “在军队的生活与当长工完全不一样,在军队里,从长官到士兵,待遇都一样,吃的也一样,津贴拿的也一样。之前在国民党的军队里,他们训练起来都很凶,而在这里,红军们待我就跟家人一样好,因为我1米八出头,块头也大,他们看我的身材经常会说:大个子,多吃点.多吃点,心里真的很温暖,现在回忆起来真的很美好。”张海禄说。
  “当时我所在的是红一方面军,与其他方面军会师的时候,许多士兵都会向我们竖大拇指说:向红军老大哥学习。我感到非常自豪。”
  对军队里的回忆,张海禄有很多很多。红军到陕北后,为了配合“一二·九”运动,同时也为了解决陕北红军的供给问题,毛泽东命令红一方面军成立“中华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以坚决手段消灭东岸反蒋不抗日的阎锡山。
  聂荣臻、林彪与红一军团广大指战员投入到了东渡黄河的战斗中。东征75天,聂荣臻、林彪和兄弟部队合作,取得了胜利。
  “东征的时候,我们每天都要背着枪走很多路,枪很重,我块头比较大,背着枪比较轻松,队伍里有不少身材瘦弱的人都很吃力,我看见了都会主动要求帮他们背枪,再加上我自己的,几乎每天我都是背着两杆枪上路的,聂荣臻还为此表扬过我好几次,不过有困难互帮互助,这是应该的。”
  张海禄清楚记得,东征过黄河的时候异常的辛苦,当时粮食紧张,每个人都勒紧裤腰带往前走,林彪与聂荣臻就在队伍里,他走着走着就听到石头碎裂的“咯嘣”、“咯嘣”声,抬头一望,看见林彪正啃着一小块已经存放了很久的饼干,硬得跟石头一样。
  “当时看见他啃饼干的样子,内心特别激动,军队的领导跟我们吃的都一样,有时候还不如我们吃的好,再看看现在我们的生活状况,实在是不敢想象当年的艰辛啊。”
  红军东征在山西转战50多个县,所到之处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打土豪、斗恶霸、扩红、筹款,帮助穷苦老百姓解决生活困难,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
  ……
展开
目录
序:红军精神永放光芒/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胡和平
第一部分 亲历长征
郭德琳:难忘战火中的温情,延安开荒种地
张先进:子弹不长眼睛,和敌人第一次相遇就以死相拼
谭玉福:18岁第一次过草地,5次过草地4次爬雪山
贾少山:雪山四季不化,爬三步滑一步到陕北
刘全德:14岁参军,当红军有饭吃
张海禄:没有上过战场的后勤老兵
王德友:为避开敌人,行军总挑最难走的小路

第二部分 浴火重生
王黎夫:敌营十年,九死一生
唐洪滨:数次重大战役里滚爬过来,一枚哑炮救了一命
秦秋谷:18岁唱着抗战歌曲走上革命路
郑子雄:家史就是浙南革命斗争史的缩影
李光福:戎马生涯最难忘那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邹念先:永不消逝的电波
刘勉之:从北到南,先革命后建设

第三部分 多面人生
钱宛正:“革命小丫头”成长在隐蔽战线
张更生:从陈毅身边走出来的交通员
王一夫:依然嘹亮的歌声穿越70年历史
金孟加:创造“笕桥速度”
周康生:“小兵张嘎”成长记
祁崇孝:历经劫波爱党如初
刘庭耀:一生挚爱《延安颂》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