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3 幼年期沟谷
幼年期沟谷是河谷发育的初期,多见发育在梁峁坡地和陡峻谷坡上。幼年期沟谷发展演变过程依次是由细沟、浅沟、悬沟、冲沟和干沟,最后发展到河沟。细沟主要分布在裸露粱峁坡面的上部,深度和宽度一般在几厘米至十几厘米,是沟谷发育的最初阶段,是降雨汇集由片流转变为线流侵蚀而形成的;细沟进一步侵蚀发展便形成了浅沟,浅沟分布在粱峁坡面的中部,宽度一般在0.5~Im,宽度远远大于深度;单一浅沟呈V字形,沟缘不明显,在剖面上呈波浪状;悬沟是指悬挂在陡坡上的半圆筒状小沟,一般深2~3m,受黄土垂直节理的影响,沟底常分布有漏斗状深穴,在结核层之上常形成跌水。因沟底坡度特别大,沟内流水由上直流而下,侧蚀和下切作用都不强,发展比较缓慢;冲沟规模较大,深度和顶部宽度由几十米到几百米,长度几百米至几千米不等,沟道较直,一般未切到基岩,已具有沟谷雏形,下切和侧蚀作用强烈,处于迅速的发展阶段;干沟规模比冲沟大,沟底稍宽,一般没有流水,仅暴雨时才有地表径流汇集,流量较大,侧蚀和下切作用都较明显。由于细沟、浅沟、悬沟发育的深度和宽度都很小,一般不具备发生滑坡、崩塌的条件。冲沟的沟底较窄,滑坡不发育,崩塌频发,于沟内则既有滑坡,也有崩塌,常以崩塌为主。
总之,幼年期沟谷横断面多呈V字形,深度不一,垂直下切强烈,侧向侵蚀不十分突出,谷坡较陡或近于直立,一般大于600。在构造节理的基础上,风化、卸荷裂隙发育,谷坡变形、失稳的主要方式为黄土崩塌,而不是黄土滑坡。崩塌的发育特点是点密度大、规模较小。由于幼年期沟谷狭小,一般无人居住,也无重要工程设施,所以,幼年期沟谷内发生的崩塌不酿成地质灾害。
本次调查统计的74处地质灾害点,均分布在河流两侧,且多发生在流水侵蚀作用活跃,谷坡地形变化快的地段。地质灾害点在河流的支沟(壮年期、幼年期沟谷)分布密度大于主沟(老年期、壮年期沟谷)。调查的地质灾害点中仅有14处分布在洛河及其源头头道川、一级支流二道川、三道川、白豹川、杨青川、宁赛川(含二级支流薛岔川)、乱石头川(含二级支流颗颗川)等较大河流(老年期、壮年期沟谷)两岸。其余60处灾点皆分布在这些河流的三级、四级支沟(青壮年期、幼年期沟谷)中,仅二级支流薛岔川两岸就发育了11处。
综上所述,斜坡变形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条件控制。区内地形破碎、沟谷密布、黄土高陡斜坡地形广泛分布,这些特殊的地质环境给地质灾害的彤成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条件,以至于滑坡、崩塌沿河谷两侧谷坡、梁峁坡和残塬坡等地带往往呈线状排列,密集发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