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哲学
关于早餐,我曾看到过一个资料说,早在1812年,当威廉还是剑桥大学学生时,他便与三位同学组建了一个早餐俱乐部,讨论的话题是科学以及如何使科学造福社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许多早餐大概不会发挥这样的作用,所以,谈论早餐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奢侈的话题。不吃早餐,胃要不舒服啦。每天早上出门赶工时都要面对老婆大人这样的嘀咕,真是有些麻烦。以前,一个人过日子时,早餐是能过去就混过去了,什么早餐?也没怎么吃过,就那么地过了很多年,好像于身体也无大碍(至少目前是这样)。说实在的,这也不见得身体会有什么不良反应。但老婆的嘀咕总是免不了,就像每天出门时,都要检查一下随身所带的笔记本啦钥匙啦,一大堆的工具,必不可少。
在这种叮嘱下,自然少不得去吃早餐,一般是煮粥,加点小菜,有时是牛奶加馒头,或者随便吃点什么,这样似乎才心安一些。原本,在日常生活中是没有这么多的道理可说的吧。
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吃早餐的呢?这可涉及早餐的发展史,没读到过详细的史料,不敢下断言,但不妨想象一番:人类起初靠狩猎过活的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自然不需要考虑早餐问题,等到生活富裕了,物质有剩余了,才开始早餐生活的吧。或者说,人类的早餐史就是物质的发展史,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早餐的花样才有所翻新,如此,早餐才成一点样子。
经常坐公共交通工具,自然会遇到吞咽包子或油条的场景,又或者一枚茶叶蛋,顺口再来一口豆浆。但那包子的味道很快充溢在车上的每个角落,使原本就有点不太清新的空间瞬间变得令人生厌——固然那是一餐盛宴,在我看来,都觉得不是那么美妙的事。
偶尔有同事带着早餐来上班,似乎很匆忙地过来,边打开电脑,边吃那不算丰富的早餐,偶尔还会问一句,来不来一个包子。这情景总是让人觉得办公室变成了家居空间,工作的时间和概念也就打一些折扣。遇到了这事总是有意无意地躲得远一点,好像是借此给自己一点情趣。对于吃早餐,应该是在某一个空间的享受,如果换不同的场所,是否增加点情趣,却是未知。但我更愿意相信,一顿早餐,不求奢华,只要美好,或许才是最为要紧的。
话又说回来,早餐本来是带有私密性质的,适宜在一个较为私密的空间里享用,并不适宜放在大庭广众之下,招摇过市。“真是夸张,好像不显摆一下,不知道他在吃早餐似的,但看着简陋的早餐,也没显摆的必要嘛。”尽管如此想,还是多少有点叹服的想法,有时似乎不是不重视早餐的质量,而是对上班族而言,或许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才至于早餐如此的吧。在家享用早餐,大概是再好不过的,但对很多上班族来说,这就意味着得早起准备早餐。不过,现在不少快餐店也提供各种丰富的早餐,可以各取所需,但我总觉得这样固然很好,却可能失去了早餐的味道——这是需要从容或平和的心境享用的。过于匆忙的话,可能就会使早餐变得不伦不类了。
不过,在早餐问题上是不是可以打一些折扣,这都是值得商榷的。而把早餐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则关注于一个人的一天的生活工作状态。《与苏格拉底吃早餐》的作者罗伯特?罗兰?史密斯说:“一直以来,她总是紧盯着要我吃早餐。”作为消费主义的早餐,在更多的时候是使我们变得慵懒,而哲学始终是处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我们去挖掘,也许做如此想,早餐才会变得美味起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