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犹太人的生意经(图解导读版)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5826219
  • 作      者:
    孙朦
  • 出 版 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孙朦:70年代生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毕业后,曾工作于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栏目组,做过两年记者工作。1998年开始创业并成立了北京朦朦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几年来曾经成功策化并出版了很多图书作品,而且登上了图书排行榜并名列前茅。

展开
内容介绍

“世界的财富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为什么这么说呢?

犹太民族是世界公认的具有成功经商智慧的民族,甚至有人将犹太民族称为“世界上*伟大的商人”“世界上*精明的商人”……对犹太商人的溢美之词溢于言表。

确实如此。比如,人们所熟知的犹太商人有:来自华尔街的摩根家族、钢铁大王卡耐基、巨富洛克菲勒及其家族、戴尔电脑公司总裁迈克尔·戴尔、“股神”巴菲特、创业天才扎克伯格等等,这些名字都让人耳熟能详。但是,他们成功的秘诀到底何在?

犹太人爱钱,也从来不隐瞒自己爱财、善于谋财的天性。只要认为是可行的赚钱方法,犹太人就一定要通过尝试去赚取,他们认为把钱赚回来的人才算是真的聪明。这就是犹太人经商智慧的高超之处。

本书通过对犹太民族生存、智慧、经商等多个领域的展示,浅显易懂地阐释了犹太人的经商秘诀。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犹太人在投资创业、目标选择、广告营销、商场谈判、新手契约等方面表现出的出神入化的商业智慧。

而这样的智慧是使你步入人生成功境界的必修之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和生动的插图一起步入犹太人智慧的殿堂吧!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谋钱策略

钱从智慧中来

 

抓住赚钱的机遇

 

抓住好东西,无论它多么微不足道;伸手把它抓住,不要让它溜掉。

 

 

安德烈·迈耶本来是一个生活艰辛的巴黎印刷推销员的儿子,为了养家糊口,1914年在他16岁时离开学校,成了巴黎证券交易所的一名送信员。这年夏天,迈耶撞上了他的第一次好运。他的姐夫受雇于巴黎的一家小银行——鲍尔父子银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的姐夫应征入伍了,迈耶趁机申请并接替了姐夫的职位。这不仅使他从此闯入了银行界,而且由于战争造成的金融人员大量流失,使他在16岁时就得以自由地学习这个行业中的知识。很快,鲍尔父子银行有个精明的年轻人的消息就传播开来了。

1925年,拉扎尔兄弟银行的老板大卫·韦尔看上了安德烈·迈耶,他认为迈耶是个可塑之才。这一年,迈耶只有27岁。大卫·韦尔问他,是否愿意加入拉扎尔兄弟银行。迈耶很感兴趣,但他有一个问题:我多久才能成为合伙人?大卫·韦尔对迈耶的这个问题并未给出明确回答,迈耶也因此婉拒了他的邀请。

一年后,大卫·韦尔重提此事,并提出一个建议:迈耶可以有一年的试用期,如果他的表现出色,那么一年后迈耶就可以成为合伙人。反之,迈耶就得离开拉扎尔兄弟银行。这次迈耶立即接受了。

1927年,迈耶如愿以偿地成为拉扎尔兄弟银行的合伙人。但是,迈耶并没有满足于这个成就,他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家:为公司出谋划策,安排交易,筹措款项,同时为银行寻找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迈耶认为这种意义上的银行业务才是作为一个银行家应该从事的主要活动。

1928年,迈耶的机遇来了——拉扎尔兄弟银行在这年成为雪铁龙汽车公司的主要股份持有者。当时,雪铁龙公司首次向法国汽车工业引入了赊销汽车的办法,这种办法是通过雪铁龙公司的一家子公司——索瓦克赊销汽车公司来实施的。

但是,雪铁龙公司的老板只把“索瓦克”当作他的汽车促销工具,而迈耶马上想到了“索瓦克”的更多用途,比如赊销家用器具,甚至房产。于是,他建议由拉扎尔兄弟银行联合另外两家银行买下“索瓦克”,把它变成一个业务范围宽广的消费品赊销公司。“索瓦克”的转手,使雪铁龙公司不必再为开办这家公司提供资金,这对于资金来源相当吃紧的雪铁龙公司来说,是备受欢迎之举。

在而立之年,迈耶成功地策划了他的第一笔大买卖。

迈耶四处活动,他眼界挺高,找到了两家强有力的合伙者:一家是商业投资托拉斯——当时全美最大的消费品赊销公司之一;另一家是摩根公司——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私人银行。他们每家都答应购买1/3的股份。

合作伙伴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寻求使用“索瓦克”作为其销售机构的商业客户,他很快就与著名的电器制造公司凯尔文·耐特签订了合同。“索瓦克”开始运转,它给投资者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滚滚利润,即使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依然如此。时至今日,它仍然财源不断,实力强大。

通过“索瓦克”的成功,金融界都知道了迈耶是一个成熟的银行家,他不仅能提出一个宏大的构想,而且还表现出了使这个构想得以实现的决心……

由此看来,“命运”与“机遇”的含义的确是大不相同的,“命运”讲的是先天的决定与后天的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由于两者的关系所造成的不同的人生状态。“机遇”讲的是选择,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把握。运气是偶然的,谁能抓住这撞上门来的“机遇”,就不是偶然的了。“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那些有抱负的人、那些有超常耐力的人。因此,机遇又是自己争来的,安德烈·迈耶的成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所具备的条件和优势,对自己人生的理智设计及运作,这就是“机遇”的内涵。你选择得准确,把握得及时,设计和运作得当,你就会获得成功;如果这种选择、设计和把握恰好跟上了时代的潮流,跟上了市场的发展,那就是你的运气来了。我们常说,“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伯纳德·巴鲁克是美国著名的犹太实业家、政治家和哲人,二十多岁就已经成为知名的百万富翁。同时,他在政坛上也呼风唤雨。1916年,他被美国总统威尔逊任命为国防委员会顾问和原材料、矿物和金属管理委员会主席,时隔不久又被任命为军火工业委员会主席。

1946年,巴鲁克的政绩又跃上一个新台阶,他有幸成为美国驻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代表。这一年,他提出了建立一个控制原子能的使用和检查所有原子能设施的国际权威的著名计划——“巴鲁克计划”。

和大多数犹太商人一样,巴鲁克在创业伊始也历尽千辛万苦。正是因为他拥有一双善于发现事物之间联系的眼睛,在常人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巴鲁克却能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并从这种联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意机会。

1899年,即巴鲁克28岁那年的7月3日晚上,巴鲁克在家里忽然听到广播里传来消息说,美国海军在圣地亚哥将西班牙舰队消灭,这意味着持续很久的美西战争即将告一段落。

7月3日,这天正好是星期日,第二天即7月4日,也就是星期一,一般来说,证券交易所在星期一不营业,但私人的交易所则依旧在工作。巴鲁克马上意识到,如果他能在黎明前赶到私人交易所买进股票,那么就能大赚一笔。

在19世纪末,唯一适合跑长途的交通工具只有火车,但火车晚上不运行。在这种让人干着急的情况下,巴鲁克在火车站个人承包了一列专车,并乘坐这列专车火速地赶到私人交易所,完成了几笔让人羡慕的股票生意。

不敢冒险的人就没有福气接受命运恩赐的财富。犹太人是天生的冒险家,他们在危险中自由地畅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冒险”意味着犹太人在任何时候都喜欢主动出击,不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他们在商场中投机屡屡成功,这要归功于他们对机遇的大胆把握。

 

犹太智慧

商业领域从来不是平静的港湾,那些不敢冒险、不善于冒险的人,即使命运给了他们成为富翁的机会,他们也不敢接受,这也是他们缺乏商业素质的表现。

 

金钱仿佛灿烂的阳光

 

金钱是一道阳光,它照到哪里,哪里就发光。

 

 

人们都在问,犹太人的生命力为什么会如此顽强,历经劫难而不灭亡?有人认为,答案或许就是一个字:钱。

犹太人认为,钱不过是交易时的一种符号和媒介,我们看见、触摸到的只是钱的暂存形式,并不是钱本身,钱的最纯粹形式是信用,它在银行存取、转账的过程中存在,但谁也没见过信用长什么模样。况且,钱并不就等于财富,黄金也好,钻石也好,都只是代表财富的原始形式而已。

在很多人眼中,纸币才能算是真正的钱。事实上,纸币只是一种信用符号,对纸币的认可,其实是对某个发行纸币的国家信用的肯定。例如你买美元,事实上是买对美国发行美元能力的肯定;而你拿美元去消费或交易,人家会收美元,也代表人家相信你手上拿的美元纸钞,可以得到美国政府的肯定和保证,可以换取等值的物品或其他货币,而不只是一张纸。

这样的观念或许令人大感意外,其实,这种意外只能证明:那些感到意外的人,尚未达到犹太人看待钱的那种超然的境界。

在著名的犹太银行家中,伦敦的哈姆勒、纽约的贝尔蒙特、柏林的布莱希罗德都信奉了基督教;北美获利最大的出版商——纽豪斯报馆的所有人塞缪尔·纽豪斯,只聘用非犹太裔的编辑或发行人员;甚至那些已经在全美知名大学中获得学术地位的犹太裔学者,也有许多人已不再把自己视为犹太人了。

然而,世人仍把他们都视为犹太人,而且根本不关心他们的宗教信仰是否发生过变化。相反,或许从这种为争取成功,而不惜牺牲其他价值的行为上,人们找到了界定犹太人的标准。

这意味着,在生物学基因不足以界定犹太人的民族身份,甚至是宗教信仰也不足以界定犹太人的文化身份,而必须从他们如何追求成功,如何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去认定。

自从犹太人大规模流亡以来,尽管从绝对数量上说,犹太人普遍与一般民众一样,较多地从事农工畜牧的生产活动,但作为寄居城市的独特生存群体,犹太民族始终保持着商人民族的身份。

当然,这是有着特定历史背景的。在类似的社会条件下,如亡国或受迫害等,生存下来的民族,决不仅仅是犹太民族一个,但唯有这个民族走上了专业商人民族的道路,而且还极其顺利,尽管屡遭驱逐甚至杀戮,被一再剥夺得两手空空,但只要有机会,犹太人就可以通过商业活动,或任何和钱打交道的活动迅速崛起,在繁荣当地经济的同时,自己也富裕起来。

犹太人就像沙漠中一颗晒干的种子,只要经历一场小雨,马上就会萌芽而茁壮成长起来。甚至可以打比方说,如果一个地方的商业就像一颗晒干的种子,只要有犹太人的春雨一到,马上就会繁茂起来。中世纪欧洲各国就是借犹太人的力量来发展商业的,尤其是法国,竟在200年中六次招徕犹太人又六次驱逐犹太人,犹太人简直成了他们发展本国商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提款机”。

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犹太人能够生存下来的关键:只要有钱流通的地方,就自然地需要犹太人,大家少不了他们,因为大家都需要他们的财富。

犹太智慧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金钱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生存来说,它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精神的追求,可以凭借它成就大事,是人们成功的标志。

 

像富人一样思考

 

拥有富人的思维,向富有的人学习他们的经验,和他们相处,你会得到很多启示和发财的机会。

 

穷人的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钱,而且在于他们根本就缺乏赚钱的头脑。富人的富有,也不仅仅因为他们手里拥有大量的现金,而是他们肯于为了赚钱开动脑筋。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就是财富和头脑之间的关系。

有一个百万富翁和一个穷人见面了,那个穷人见富人生活得那么舒适和惬意,于是对富人说:

富人觉得这真是少有的好事,立即答应了这个穷人的请求。三年期满后,穷人离开了富人的家,从此不知去向。

十年又过去了,昔日的那个穷人,竟然已变得非常富有,以前的那个富人和他相比,反而显得很寒酸。于是富人向昔日的穷人请求着:

向富人学习,你会得到他们拥有财富的秘诀。

犹太人特奥的母亲不幸辞世,给他和哥哥卡尔留下的是一家可怜的杂货店——微薄的资金、简陋的小店。

兄弟俩靠着出售罐头和汽水之类的食品,一年节俭地经营下来,收入微乎其微。

他们不甘心于这种穷困的状况,一直探索发财的机会,有一天卡尔问弟弟:

可是经营的诀窍在哪里呢?

于是他们决定到处看看,有一天他们来到一家便利店,发现这家便利店顾客盈门,生意非常好。

这引起了兄弟俩的注意,他们走到便利店的旁边,看到门外有一张醒目的红色告示,上面写道:

他们把这份告示看了几遍后,终于明白这家便利店生意兴隆的原因了。原来顾客就是贪图那年终3%的免费商品才频繁光顾。兄弟俩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他们回到自己的店铺,立即贴上了醒目的告示:

原来他们不仅借鉴了那家便利店的做法,还提出了全部商品降价3%,他们的店铺自然很快就实现了门庭若市,生意红火。

就这样,他们所开的阿尔迪商店出现了购物狂潮,兄弟俩乘胜追击,阿尔迪商店在这座城市连开了十几家门市,占据了几条主要的街道。从此,凭借这“偷”来的经营秘诀,他们兄弟两人的连锁店迅速得到扩张,南到阿尔卑斯山,北到弗伦斯堡,到处都有阿尔迪连锁商店。

由此可见,当初他们如果没有学习别人的创意并加以创新,阿尔迪商店是不会发展得这么快的。

财富是靠头脑赚取的,犹太人认为,你的价值就在于脑袋,而不是手脚。犹太人在经商的时候显得很轻松,他们表面泰然自若,心里却在思考问题。

这是犹太人的普遍想法。如果你的思维够开阔,那你的钱包就会越来越大了。

这就是犹太人的经商原则:要成为成功的商人,一定要想办法拿出一套标准化的作业程序,剩下的事情就让别人去按程序运作,自己等着赚钱就可以了。

《塔木德》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位国王拥有一个大葡萄园,雇了许多园丁工人来打理,其中有一位工人技艺超群,也有领导能力,于是国王就让他来当管园子的人。

有一天,这位国王来到葡萄园散步,就让管园子的园丁一道陪同。这天下班后,工人们排起长队领取当天的工资。但是当这位管园人领取工资的时候,却遭到了大家的抗议和不满。他们认为这位工人只做了两个小时的事,其他的时间都在陪国王到处闲逛,所以不应该领取与别人一样多的工资。

这时,国王说话了:“因为他熟悉你们的工作,所以才让他来看管你们的。今天他虽然只做了两个小时的实际工作,但是他走的时候,你们仍然按照他给你们的指令完成了任务。他的能力强,所以两个小时就做完了他一天的工作,他对得起自己的工资!”

有时,工作成就不能以工作时间的长短来计算,也不能根据做了多少工作量来衡量,而应该以工作所获得的效益的多少来计算。因此,想办法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才是真正聪明的赚钱策略。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犹太人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这样做了。

1910年,大量犹太人进入了北美,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和一起来的英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同样都是做基层的粗活。

这些犹太人中每10个人里就有8个是劳动工人,但是不久他们就不再做粗活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对于犹太人来说,开始他们从事这些出卖体力的职业,是由于遭受歧视、缺乏工作机会才不得不这么做,当他们有了基本的生存保证,就不再这样做了。

因为,这些工作的报酬低微,且付出的心力又很多,工作还很不稳定,让人没有成就感,这是不符合犹太人的理念的。

于是,他们凭着自己受过的良好的教育,积极地去找那些比较体面、报酬高,又具有前瞻性、有利可图的工作。

过了几十年,他们中有不少人已成为百万富翁。著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闻名的。到了后来,每10个犹太人里,就只剩1个是蓝领工人了,其他人都已成为“有产阶级”。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观念造成的不同命运:前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变得富有;后者则依然靠出卖体力来谋求生活,他们的一生也只能延续被奴役的生活。

 

犹太智慧

想变得富有,你要向富人学习。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谋钱策略:钱从智慧中来 

 

抓住赚钱的机遇 / 003

金钱仿佛灿烂的阳光 / 007

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009

风险,其实是财富的代名词 / 014

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 019

像富人一样思考 / 022

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事情 / 030

要发财,从改变自己开始 / 033

有远见才能决胜千里 / 036

与人为善,声名永存 / 042

挑战逆境,抓住致富的机会 / 044

 

第二章

算钱策略:把钱的观念记在心里

 

你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 049

真正的成功者,应该是征服自己的高手 / 055

用心理暗示牵着顾客的鼻子走 / 059

 

第三章

挣钱策略:善长把机会变成财富 

 

做生意不可感情用事 / 065

注重数字,习惯数字 / 074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076

竞争意味着适者生存 / 079

多思考,准确地找到奋斗的方向 / 085

尽力帮助别人 / 091

从小就注重财富观念的教育 / 094

有钱一起赚 / 098

抓住细节就抓住了机遇 / 102

敢想才敢做 / 104

 

第四章

赢钱策略:让别人从口袋里自愿掏钱

金钱不是高不可攀的圣物 / 109

用利益使对方为自己着想 / 112

赚钱的关键:女人和嘴巴 / 115

重视每一个人 / 121

重视契约,重视声誉 / 125

生意就是生意 / 129

幽默具有无法替代的力量 / 132

以小利获大利 / 134

只要值得,就要去冒险 / 136

 

第五章

变钱策略:不怕钱少,就怕办法少 

 

赚钱靠智能,不是靠学历 / 143

书是一切智能的根源 / 145

学识渊博的杂学博士 / 151

藏在信息里的钱 / 154

不吃做种子的小麦 / 157

把握忍耐的尺度也是一门艺术 / 159

善用资源 / 163

 

第六章

管钱策略:看紧自己的钱袋

 

不要怕别人说你吝啬 / 169

控制花钱的欲望 / 174

会赚钱也要会理财 / 178

 

第七章

用钱策略:该花的钱一定要花出去

 

抠门一生穷 / 183

胡乱借钱给别人,等于是花钱买敌人 / 189

活用资金,以钱赚钱 / 192

借机遇赚钱,成就自己 / 196

 

第八章

谈判策略:得理不饶人

 

做好准备,不要临时抱佛脚 / 20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204

多备几套谈判方案 / 205

选择合适的谈判时机 / 207

做好记录 / 211

 

第九章

诚信观念:犹太商人立足的根本 

 

一诺千金,信用至上 / 217

诚实是立足的根本 / 219

诚实,是世界的支柱 / 224

信用比金钱更重要 / 229

守信用,生意才能做长久 / 233

 

第十章

致富秘诀:犹太人系统的致富秘诀

 

生存哲理 / 243

自强不息 / 245

确立目标 / 247

钱的观念 / 249

爱惜钱财 / 252

两大财源 / 256

不作存款 / 259

善用外语 / 262

巧于谋算 / 264

和气生财 / 268

忍耐制胜 / 272

时间观念 / 276

积极进取 / 280

自我挖潜 / 282

精于借势 / 284

厚利适销 / 287

以善为本 / 29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