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你的生活之中,是否充斥着无数他人的要求?
你的大多数时间,是否都被用来优先满足他人的想法?
甚至于,当你想要摆脱这一切,想要有一点自己的想法之时,你竟然会产生罪恶感,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人的期望?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是时候该看一看这本书了!
“我把这辈子的希望都放你身上。你怎么忍心让我失望?”
“你把孩子给保姆带。你真自私,你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如果你敢回公司加班,我们就分手。”
“我看你资质不错,才想让你多做一点事,栽培你。别忘了,你试用期还没过。”
以上这些例子,你是否非常熟悉?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说明你未曾察觉的“情绪勒索”,已经深深潜伏于你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正是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对话,在缓缓掐住我们的脖子,让我们无法呼吸。
心理咨询师周慕姿准确地剖析了情绪勒索互动的全貌,并精心建立了积极应对情绪勒索的各类搭配练习,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帮助每一个深陷其中的读者有效摆脱情绪勒索困境。
第一部分
『情绪勒索』的样貌
宥齐觉得自己快要发疯了。
今天是宥齐的二十五岁生日,而宥齐也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他决定要在自己生日这天,向家中父母坦白“出柜”,承认自己是“男同志”的身份。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对于宥齐而言,要向信仰基督教的父母,承认他们的孩子、家中独子的自己是“男同志”,是非常需要勇气的,但是宥齐打算今年和自己的伴侣登记结婚,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祝福,也希望在父母面前,自己再也不必假装自己是个异性恋,能够做真正的自己。
但是,当他满怀勇气地向父母坦承自己的性向时,却受到父母极大的反弹。
宥齐的妈妈非常失控地辱骂宥齐,认为他“很羞耻”,做这么“肮脏”的事,怎么对得起他的信仰?他们的教导?宥齐的妈妈觉得,自己居然养出这样的儿子,儿子完全不顾他爸妈的颜面。
“你做出这样的事情,你都不觉得丢脸吗?真的让我们觉得很羞辱……”对于宥齐,妈妈甚至以死相逼:“如果你要当同性恋,要去结婚,你要做出这么丢人现眼的事情,那我就去自杀,我去死一死算了!反正你也不在乎!”
而宥齐的父亲呢?面对宥齐的“出柜”,宥齐妈妈的情绪失控,宥齐的父亲只铁青着脸站在一旁,冷冷地说一句:“把这孩子养这么大,真是孝顺,供他吃穿念名校,让他不用担心生活,结果这样回报我们。”
看到宥齐的妈妈在一旁极度愤怒,导致过度换气,快要昏倒的样子,宥齐的爸爸着急地拿药给妈妈吃,再对宥齐补了一句话:“你看看你妈气成什么样子,你不知道你妈有心脏病吗?你存心要气死她?”
宥齐当下觉得好崩溃!一方面,他了解父母对于这件事的反弹,毕竟这有违他们的信仰,加上自己是独子,父母会感到失望,这并不令他感到意外。但是他没想到,他们的反应居然如此激烈,好像自己只要不按照他们的方式去做,自己就是个不知感恩,让他们感到羞耻的坏孩子。甚至,他们出现的情绪、身体状况,都是宥齐的错,是宥齐要负责的……
我只是想要忠于自己,我没有做错任何事,
为什么你们要这样对我!
宥齐很想要这么对父母喊出来,但一向很在意父母感受的他,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只能站在原地,一言不发,满怀罪恶感地承担父母失控的情绪与言语攻击……
***
“喂,对,我现在准备要出发去开会,再过五分钟就出发了……”尚淇耐着性子回复男友,这已经是尚淇今天接到男友打来的第五通电话。
尚淇的男友非常没有安全感,他时常需要掌握尚淇行踪,一旦他不知道尚淇去了哪里,或是电话联络不上尚淇,尚淇的男友就会疯狂地夺命连环call,或是直接杀到尚淇的公司或家中,非要找到尚淇不可。
没多久,尚淇的同事与家人,都知道尚淇有个管她紧紧的神经质男友。
对于男友的没有安全感,尚淇觉得非常无奈,甚至是有点受不了;但为了安抚男友,尚淇仍然按照男友的要求,尽量回复男友的电话,报备自己的行踪。
“你不会觉得很累吗?”朋友不可思议地问尚淇。
尚淇只能苦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尚淇当然觉得很疲累,但是一想到之前与男友沟通这个问题,男友立刻情绪爆炸地对她说:“我会这个样子,都是因为你!就是因为你上次偷偷跟朋友去夜店,居然隐瞒我,没有跟我说,我才会变得这么没有安全感,所以为了要让我安心,这是你应该要为我做的。”
对尚淇而言,她知道上次隐瞒男友去夜店这件事是她理亏,但也是因为,那是个很久不见、从国外回来的好朋友,如果不去的话,尚淇觉得过意不去,但因为男友很讨厌夜店,觉得那是个“堕落的场所”;如果尚淇邀请男友,一起去夜店与朋友聚会(严格来说,那其实只是间lounge bar),男友既不会答应跟尚淇一起去,也一定不会答应让尚淇自己去。
一边是好友,一边是男友,考虑到两边的心情,尚淇只好隐瞒,自己去了,没想到居然被男友发现。
男友着实闹了一顿,甚至情绪崩溃,还扬言要跳楼,把尚淇吓了一大跳。
“就是因为你骗我,我才会变成这样,”男友对着尚淇说,“所以你不可以骗我,什么都要跟我说。”
抱着自己欺骗男友的罪恶感,加上对于男友每次情绪失控,可能会做出的自残或玉石俱焚行为的恐惧,使得尚淇勉强地配合男友,尽可能接到男友的每通电话,报备自己的每个行程,以免他失控而跑到尚淇公司或家中闹。
但尚淇也感觉,在长久的“被威胁”的恐惧中,自己愈来愈没自信、愈来愈不快乐。
对于男友的爱,似乎也已经慢慢消失,只剩下害怕而已……
***
以上的场景,你是否感觉熟悉?事实上,这正是很典型的“情绪勒索”的关系互动。
以故事一与故事二为例,这两个故事中,都有一个很明显相同的元素,那就是:“因为你不乖,所以都是你的错。”
如故事一,宥齐父母无法接受宥齐的性向,认为宥齐“让自己失望”,而宥齐决定“出柜”,诚实面对自己的性向这件事,是“不符合他父母期待”的。父母希望的,是宥齐可以“继续当一个异性恋者”,回到“社会的正轨”上,也符合父母的期待。
因此,当父母察觉到宥齐想当自己时,父母的感觉是“宥齐不乖”。“不乖”所造成的后果:父母因而失望、伤心、生气、难过,甚至气坏身子,或是导致其他亲朋好友因而侧目……父母认为,会造成这些结果,“都是宥齐的错”。
故事二也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实际上,尚淇男友对尚淇的掌控,已经超乎了正常人能够忍耐的状况,但尚淇仍然努力配合自己的男友。面对自己的需求与男友的脾气,尚淇时常选择妥协。
但是,当尚淇考虑到自己其他朋友的心情,因而选择隐瞒男友时,男友立刻将一顶大帽子扣在尚淇头上:“你很不乖,你欺骗我。”因此,男友觉得自己更有“合情合理”的理由控制尚淇的生活:“因为你不乖,所以你让我没有安全感,让我生气、失望,这都是你的错,所以你就是要满足我的需求,‘就是要听我的’。”
而在故事一,宥齐的“出柜”,还牵扯到关于文化、宗教与“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儿子需要“传宗接代”,尤其身为家中独子的宥齐,能够在适当时间结婚、生小孩,“让父母不需要操心”,这才是父母眼中的“孝顺”。
不论是需要“传宗接代”,还是“听父母的话,才是孝顺”,或是宗教认为的“同性恋是不被允许的”……这些“看似主流”的文化与宗教,成为宥齐父母能够用来要挟宥齐“按照他们的价值观”生活的重要“工具”,而这些价值观,就像是两顶重重的大帽子扣在宥齐头上,让宥齐被内心的罪恶感捆绑,动弹不得。
于是,宥齐不但挫折、难过、愤怒,还深深感觉到:“做自己,是一种错误的事。”
当宥齐有这种感受,宥齐也会因而对于“自己”有一种羞愧的感觉,好像“自己是不好的”,所以“做自己是不对的”。因此,当宥齐的自我价值低落时,如果宥齐没有找回自我肯定的方法,他也更难坚持自己的做法,而可能就屈服于父母的价值观。借由顺服他们的要求,获得被肯定的感觉,而暂时“自我感觉良好”地获得内心的表面平静。
故事二的尚淇,也有着类似的状况。男友用着社会价值中不允许的“欺骗”作为惩罚的准则,这使得男友有这种想法:“因为你欺骗我,所以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我控制你也是应该的,谁叫你自己要骗我,代表你不可以信任。”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诚实”是好的,“欺骗”是不可以的,尤其是两性关系中,如果有着欺骗,就是影响了两人的信任基础,破坏了彼此情感。因此,当男友这顶“你欺骗我”的大帽子扣上来之后,尚淇也被自己的罪恶感绑架,因此动弹不得,只能被动地按照男友的要求做。
只是,会破坏感情、破坏关系的事情,不只有欺骗,还包含不理解对方的想法,只注意到自己的需求,却忽视对方的感受等,但尚淇的男友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毫无考虑到对方的感受,让自己内心的准则“无限上纲”,成为尚淇的沉重枷锁。
只是,不论是宥齐的父母,或是尚淇的男友,他们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自己因为内心抱持着过度“僵化”的准则,而当准则被违反时,内心的恐惧感过于巨大,但他们并没有好好处理自己内心的恐惧,反而试图控制对方,希望借由对方不要违反自己的价值观与准则,以此减少自己内心的恐惧。
因此他们觉得:“会让我有这种感觉,都是你(行为)的错,所以你要为我的感觉负责!”
这也是情绪勒索者的一贯做法:“要求你为他的情绪负责。”
当被勒索者因为对方过大的情绪,而勉强顺服,甚至内心被说服,认为自己的确需要为对方的情绪负责时,“情绪勒索循环”于是产生。
情绪勒索者如何勒索你
在故事一与故事二的举例中,你可能已经大概知道“情绪勒索”的雏形,为了更清楚“情绪勒索”的互动是怎么运作的,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薇婷是个社会新鲜人,在校表现优异的她,很快获得了一家公司的面试机会。面试时,面试她的主管维仑,显得相当和蔼可亲。
他对薇婷赞不绝口,表示自己很期待薇婷加入自己的工作团队。对于薇婷所提出的需求与福利,维仑也很干脆地答应。
维仑对薇婷的欣赏,让薇婷相当开心,觉得自己运气很好,也让薇婷相当期待开始这个新工作。
开始工作后,薇婷相当卖力地工作,但在与维仑的相处中,她慢慢感觉到有一些不对劲。
在面试时,薇婷与维仑曾经针对工作的义务与福利做过许多确认。当时,薇婷提出了自己在工作上的限制与需求。维仑立即表示:“没问题。这是公司应该给你的福利。工作项目的部分,你也只要做到这些内容就好。”薇婷还因而庆幸,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相当明理且照顾下属的主管。
但开始这份工作后,薇婷发现维仑的态度,似乎与面试时有所差别。
维仑开始会逼迫薇婷做一些并非她的工作内容,而比较像是维仑自己分内工作的事情,甚至会提出许多要薇婷额外出差、加班的需求。
当薇婷面有难色,或想要拒绝时,维仑察觉到薇婷的反应,就会说出:“你才刚开始工作,对于工作应该要全力配合,多累积一些经验……你知道你能够进来我们公司,真的很幸运,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你应该要好好珍惜。”
甚至,他还会对薇婷说:“你不多努力一点,是很容易被替代的……外面竞争很激烈,能领二十二K,你应该要满足了!”
每次听到维仑说这些话时,薇婷都会感觉压力很大。
薇婷觉得,自己并不是不愿意配合,但她慢慢发现,这一切,似乎都跟维仑面试时说的不一样;而每次当薇婷提出那些“不一样”与维仑讨论时,虽然表面上,维仑似乎会答应要与她好好讨论,但薇婷感觉,维仑并不想好好了解薇婷的心情,因为维仑响应她的,都是上述那些让薇婷感觉很有压力的话语。
甚至,维仑有时还会有意无意地说:“唉,你们现在年轻人很好命,都很会替自己争福利啦,想当初我们都是老板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哪那么多意见……”
维仑所说的这些话,似乎都在暗示薇婷:“你是个草莓族。”“你们都没办法吃苦,只知道拼命帮自己争取权利。”
听了这些话,薇婷一方面觉得受伤,她认为自己并不是“草莓族”、抗压性太低,或是非得争取自己的权利不可,而是因为这些状况都跟当初面试说的“不一样”,她只是想要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但另一方面,薇婷也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太会计较?是不是不够努力?抗压性不够?
正当薇婷努力调适现在工作与自己原本期待的落差时,主管维仑突然对薇婷提出一项要求:要求薇婷隔天就到外国出差两周。原本这趟出差应该是维仑的工作,但维仑说自己“家中有非常重要的事情,且工作上也离不开”,因此要求薇婷代替自己去出这趟差。
薇婷觉得这一切实在太突然了,而且,这趟出差所要面对的,并不是自己接触过的、熟悉的业务,薇婷也很担心自己会因为不熟悉而搞砸。因此考虑过后,薇婷告诉维仑,自己可能没办法去。
没想到,维仑听到薇婷的响应后,非常生气。他骂了薇婷一顿,认为薇婷“面对工作不够积极,这样是很容易被淘汰、不会成功的”,而且他还对薇婷说:“原本我觉得你是可造之材,因此向公司上层大力推荐你,你才有机会进来我们公司。没想到你面对工作居然这么消极,真的太让我失望了!目前你还没有过试用期,如果你要继续用这种态度面对工作,我不太确定你是不是有机会可以通过试用期,你自己想清楚!”
听到维仑的这番话,薇婷感到进退维谷,一方面担心自己工作不保,一方面也怀疑:难道自己真的消极,又不够努力?
对薇婷来说,答应这次出差实在是太过勉强,尤其自己已经有安排其他的事情了;但如果不答应,会不会因此失去这份工作?
维仑的话,既让薇婷觉得自己很糟糕、不够努力,又担心如果不答应维仑的要求,会使得自己无法通过试用期;因此薇婷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但薇婷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
在职场上,或许我们都经常听到类似薇婷与维仑的例子。为了让我们更清楚、详细地来观察“情绪勒索”的互动状况,苏珊 · 佛沃在《情绪勒索》一书中,提出了“情绪勒索”的六大特征,分别为:要求、抵抗、压力、威胁、顺从、旧事重演。以下以薇婷的故事为例,来说明这六大特征的表现方式:
一、 要求(Demand)
薇婷的主管维仑,在薇婷进入公司后,开始要求薇婷“多做一些事”。那些事情,可能包含维仑自己的工作内容,或是超过维仑原本对薇婷承诺的工作内容。
实际上,在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尤其在职场,必须面对一些超过自己工作职责,或是重要他人的需求,其实是很常见的;因此,并非所有要求都是“情绪勒索”,有时候是对彼此关系(情感或工作等)的需求表达与确认。
有时候,表达自己的需求,其实对于关系来说也可以是正向且健康的;而两者最大的差别,其实在于,对方对他的要求是否非常坚持,毫无转圜的余地;他是否无视你的感受与你的底线,步步进逼,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二、 抵抗(Resistance)
面对时常出现的,超出工作职责的要求,一开始,薇婷并没有直接接受。她面有难色,且对维仑说的话产生怀疑,因此,她开始针对这些工作内容的“不一样”,向维仑加以确认,没有直接接受维仑的要求;但考虑到维仑是自己主管的身份,薇婷虽提出疑问,但也没有很直截了当地说“不”。
三、 压力(Pressure)
当维仑发现,薇婷不如自己预想的一般,直接接受他的要求时,面对薇婷的“抵抗”,他并非试着去找薇婷谈,了解她的感受,或是与薇婷开诚布公地讨论;相反地,他选择使用一些话语,让薇婷产生“压力”:“你才刚开始工作,对于工作应该要全力配合,多累积一些经验……你知道你能够进来我们公司,真的很幸运。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你应该要好好珍惜。”或是“你不多努力一点,是很容易被替代的……外面竞争很激烈,能领二十二K,你应该要满足了”……
维仑说这些话,其背后的含义其实是:“我是为你好,你不要不领情”,甚至借由贬低薇婷,使得薇婷有个错觉:“我的感觉好像是不对的、不重要的”,维仑也希望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
四、 威胁(Threat)
在察觉薇婷的“抵抗”,发现薇婷不如自己想的“逆来顺受”时,维仑除了给予薇婷一定的压力,也可能会用一些言语来威胁薇婷。
例如:“原本我觉得你是可造之材,因此向公司上层大力推荐你,你才有机会进来我们公司。没想到你面对工作居然这么消极,真的太让我失望了!目前你还没有过试用期,如果你要继续用这种态度面对工作,我不太确定你是不是有机会可以通过试用期,你自己想清楚!”
维仑说出上述那些话,不但让薇婷产生罪恶感,且他知道这份工作对于薇婷的重要性,所以他语带威胁,暗示或明示薇婷:“你如果不按照我的话做,我就会让你失去你觉得最重要的事物:这份工作。”
事实上,情绪勒索者擅长知道被勒索者“最在乎的事物”为何;因此,一旦我们不按照他想要的方式去做,他就会让我们非常不好过,甚至他会威胁让我们失去那些“我们最害怕失去的事物”。例如:与情绪勒索者的关系、工作、钱财、成就、名誉……也就是说,他们会试图挑战我们的“安全感”,让我们觉得不安、恐惧。
五、 顺从(Compliance)
当维仑的压力与威胁,让薇婷感觉害怕、不安;为了克服这个不安,薇婷觉得似乎只有按照维仑的方式去做,才可以保有自己的安全感、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以及和维仑维持一定的良好关系,以“回报他的赏识”。
因此,薇婷可能会屈服,按照维仑的方式去做。而后,两人又会维持一段“看起来关系不错”的互动,维仑可能也会恢复成当初那个和蔼可亲的模样,以“奖励”薇婷的听话。
六、 旧事重演(Repetition)
慢慢地,维仑在与薇婷这样的互动过程中,会愈来愈清楚地知道薇婷在乎的事物是什么,以及用什么方法、言语威胁,可以让薇婷就范,于是维仑在下次有同样需求时,就会故技重施,让薇婷再次屈服在他的需求之下。
而薇婷一次次的屈服,也是帮助维仑有机会一次次调整自己“情绪勒索的技术”,让他更精于这项技巧,而薇婷也在这段关系中,更加动弹不得,只能被迫继续满足维仑的需求。
目录
[前言]你的人生,总是在满足别人吗?
第一部分 “情绪勒索”的样貌
你不乖,所以你应该得到惩罚
情绪勒索者如何勒索你?
为什么我会动弹不得?──摆脱不了的“责任”与“你应该”
贬低你或你的能力
引发你的罪恶感
剥夺你的安全感
情绪勒索者的模样
你拒绝我的要求,就是拒绝我
无法摆脱的不安全感
只想到自己
从过程中感受自己的重要性
怎样的人,特别容易被“情绪勒索”?
我想要当好人
习惯自我怀疑
过度在乎别人感受
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
“孝顺”文化与对“权威”的尊崇
第二部分 提升“自我价值感”,是避免被“情绪勒索”的护身符!
“自信”与“自我价值”的分别
自我价值感低落的人,容易陷入情绪勒索的困境中
童年对自我价值的影响
文化对自我价值的影响
听话,你才是个好孩子
你应该“总是要更好”
你不该犯错,你需要完美
权威,永远是对的
要如何提升自我价值感?
练习重视自己的感受
学习了解自己
自我接纳的重要性
练习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
尊重别人的感受
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为自己做主
第三部分 如何摆脱情绪勒索?
清楚辨识“情绪勒索”的样貌
为什么我们无法摆脱情绪勒索?
情绪勒索对我们的影响
当你开始小心翼翼 :失去自尊的第一步
自我怀疑 :我是否真的做得不够好?
对自己失望 :为什么我没有原则?
忽略自我 :失去感觉与表达感受的能力
合理化 :面对对方要求与自己顺从的行为
习惯取悦 :让对方开心,以减少冲突
以害怕为基础的互动关系
我为我的情绪与行为负责,但不为你的 :建立情绪界限的重要性
如何建立情绪界限?(内在篇)
先和自己好好对话
只要我决定了,这就是界限
情绪“界限”,不是情绪“底线”
好好“感受”自己的情绪
你的人生,不需要为别人负责
我愿意承诺 :我会好好保护我自己
练习建立情绪界限的步骤 :停、看、应
停 :停止对话,转移情绪,离开现场
看 :觉察自己的情绪,了解刚刚发生什么事
应 :拟定因应策略、练习并应用
开始改变吧!
[附录一]拒绝被“情绪勒索”的勇气/陈鸿彬
[附录二]让情绪不再被勒索/杨聪财
参考书目
从事情商教育多年,我发现来自父母的情绪勒索行为,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有特别负面的影响。教育孩子,父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情绪勒索,从自身情绪管理及情商成长开始,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成为勒索者或被勒索者,帮助孩子成为人格健全、心理成熟的人。
——张怡筠博士(著名心理学者,情商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