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所依恋的广州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73821
  • 作      者:
    张梅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一部能给老广州带来温馨记忆、带给外地一个风情万种的广州的读本
展开
作者简介
  张梅,广东梅县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广州市政协委员。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学集《千面人生》、《赴爸爸的婚宴》、《酒后的爱情观》、《此种风情谁解》、《此物最伤情》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我所依恋的广州》精选了作者在创作生涯中记录广州生活、风情的150多篇散文,通过优美的文字,通过对广州一人、一事、一地、一物的描写,用笔记录下广州这几十年来的衍变历程,并溶入作者对广州深厚的感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还原近几十年来广州变化与革新。
  《我所依恋的广州》也将成为许多外地的人了解广州,了解广州本土人情风貌的一个窗口。
展开
精彩书摘
  《我所依恋的广州》:
  食在广州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食在广州,住在杭州,死在柳州。”这是说广州的东西好吃,杭州的风景漂亮,柳州的棺木好用。
  清朝光绪年间考取拔贡的南海人胡子晋有首《广州竹枝词》写道:“由来好食广州称,茶式家家别样矜,鱼翅干烧银六十,人人休说贵联升。”贵联升是当时以鱼翅驰名的酒家。
  民国14年6月4日《广州民国日报》有篇《食话》的文章,开头就这样写:“食在广州一语,几乎无人不知之,久已成为俗谚。”
  道光年间,在开设于广州的美国旗昌洋行任职的美国人威廉?亨德写的《广州番鬼录》和《旧中国杂记》两本书谈及,即使是“在十三行衰落的末期,怡和行商入伍浩官还有价值2600万元的财产;同文行商人潘启官还有1万万法郎的财产。”亨德曾多次参加十三行商人潘启官举办的宴会,并使他大开眼界。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席上摆着美味的燕窜羹、白鸽蛋、海参、鱼翅和红烧鲍鱼,还有最后上席的那只瓦锅上盛着一只煮得香喷喷的小狗。他认为,当时广州拥有世界第一流的厨师,能品尝到这些名厨精湛技艺做出来的菜品,真是三生有幸。
  而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在广州吃到的最好的菜还是亨德在书中记下的这几个令他终生难忘的菜品。
  看看以前广州达官贵人们的生活,真是觉得日子还是从前的好了。
  你看他们:“菜以鱼翅为主要之品,其价每碗自10元至50元;10元以下,不能请贵客也。翅长数寸,盛人海碗,入口即化,鲜美酥润兼而有之……烧猪、蒸燕窝等亦为珍品。至平时之菜,大约8元至10元……”
  看来看去,大概那时的鱼翅比现在要多,燕窝也多。现在再好一点的饭馆吃鱼翅,二三百块钱一碗。而那时的鱼翅宴,记载的也就是百金左右,就相当于现在的2000元。而你现在拿着2000元想去吃鱼翅宴,真是想都别想。前些日子区区的朋友小青从美国回来,请我们去白天饿宾馆吃金钓翅,区区要了一碗燕窝,还要了龙虾刺身,清蒸鲍鱼,5000块钱结账还说便宜呢。
  但我们这些经常出外的人吃来吃去,还真的就是觉得粤菜好吃,而且一定是要在广州香港做的粤菜。一个月在外面吃不着粤菜,真就觉得人生没有意思了。
  ……
展开
目录
城市锁记
暴雨将至 
盘福新街        
那些街那些人    
木屐声声    
琶洲的光和影
落雨大水浸街    
鸡蛋花
老电影院  
怀念黄家驹
红棉红棉我爱你
夜色依然旧
看电影
开幕闭幕
我的后巷-周家巷 
回到广州         
月是故乡明       
旧事不需记      
无与伦比        
摇动横沙万户烟  
夜过珠江        
白云山的记忆 
舞会 
广州   
花市   
火树银花   
交通    
骑楼   
在蓝调共和听歌  
地铁惊艳记      
书香夹着咖啡香  
地铁惊魂         
冰火两重天       
21世纪的中国万花筒  
春运来了 
刘藕生的侏罗纪公园 
睇烟花 
大家都在玩 
惊蛰 
相遇在初夏 
2014的第一天    
云门落日    
留香别院

朝花夕拾
人人都有小时候
收声            
失忆大道        
怀念            
垃圾            
陋习            
读书郎          
进步了没有      
看看谁怕谁       
旁观者          
元旦  
寻找年味  
代 价           
温馨一刻         
吸金术           
来自春节的信息  
新鲜事物        
成长的痕迹      
2010年的圣诞节 
文化扶贫 
又到圣诞 
中国是否浪漫 
自梳女的昨天和今天 
学车趣事二三则 


心神不定
彼得的眼神
给我未来的孩子
跳舞年代的爱情
春节去哪玩      
神说            
少女            
假如克隆一只猫  
我的朋友们      
城市的迷宫 
大齐  
修养  
清明 
有五只可爱的猫可以领养  
住院手记        
冒名者是谁      
快乐时光一一细数 
问些什么说些什么 
文涛二三事      
亲戚联络图      
恰同学少年      
三十六年弹指一挥间 
呼吸美女 
谁是我们的敌人 
一种米养百种人 
黄金周和忧郁症 
涨停,涨停 
卖文不如卖字
她们 
我的父亲母亲

美食美饰
饮杯茶,食个包
忆苦餐         
早茶的滋味     
和味龙虱 
麦当劳与大快活 
食在广州 
无鸡不欢 
蛇见愁 
远去的“油角” 
烟之观或烟的世界观   越南檬 
吃饭关灯看电视 
短裙为君剪 
举头望明月

戏说人生
得闲唱唱粤剧
粤剧进校园
蝴蝶是自由的
又到了看戏的季节  
又到了看戏的季节之二  
头皮、老公、宝马 
寂寞哦亲        
看话剧《金锁记》 
去看《阿凡达》  
图兰朵公主在广州 
过足了戏瘾 
此时此处此模样   
慈善?现在就做 
软硬兼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