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传媒评论(9)》包含16篇文章,分为八个部分。
在“传媒经济与财经新闻报道”中,张志、孙璐的《广播影视内容及其生产的主要经济特征》是一篇长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广播电视生产的经济特征;文钊则总结了《经济观察报》近年来在新常态下对财经报道创新进行的探索。
在“新闻传播研究”中,徐佳的论文分析了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多元叙事趋势,概括出主体身份由官方机构转向民间机构、叙事视角由精英转向平民、受众由地标场所的随机受众转向互联网上的友善受众、媒介由中文文字转向新型视频和形象从文化、社会形象延伸到政治形象等五大变化趋势;马思的实证研究则从一个案例人手,对公众关心的一个对象(阿里巴巴集团)和一个过程(中国公司崛起)所引发的代表性西方舆论反应进行了测试,发现《华尔街日报》的六大报道框架随着阿里巴巴的崛起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在“影像传播”中,梁君健采用文献综述的方式,从新闻生产研究的宏观角度回顾了数字时代前后图片生产者的地位由从属到自主进而被淹没的转变过程;杨慧和雷建军则对实验影像《翻山》进行了个案分析,总结出“碎片化”叙事方式和用到**的长镜头等视听语言的设计特点,并重点考察了热心观众对这些实验性视听语言的接受——似乎效果还不错。
社交媒介是近年来的热门现象,也是学者研究的一个新的兴趣点。在“社交媒体研究”中,刘滢尝试从新闻生产、新闻价值、新闻模态等方面对2014年国外社交媒体研究的结果及其表现出的趋势进行观察与思考,并介绍了国内学者尚不熟悉的“受众参与3.0”“互惠新闻学”等新概念和新理论;而身在美国的郑珮研究了美国传统媒体社交网络平台的党派倾向,在这几家重要的新型社交媒体对2012年美国总统辩论的评论和报道中,研究者发现了与传统媒体较为一致的表现。
新媒介的兴起进一步带来了受众的变化。在“受众与文化”中,张磊进行了一些理论归纳,提出了受众是虚构的、受众是被建构的,以及“受众”这一词语可能会消失等观点;何威则通过许多有趣的案例,对漫画、动画等“平面化”虚拟世界的传播和接受现象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描述了作为亚文化群体的青年受众在文本、语言和意义这三个层面接受并认同“二次元”世界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
周玮、胡翼青和黄佩映对哥伦比亚学派的专题讨论属于新闻传播思想史的研究范围。在“观点”中,他们通过对早期传播学的一个研究案例——伊利研究和对一个重量级传播理论学者——默顿的重新阐释,提出了几个带有根本性的研究话题:学术作为工业的产生和传播学者作为知识分子的角色冲突及自我协商。
近一两年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作为“一国两制”试点代表,以不同的表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澳门大学进行的一次座谈会上,学者对澳门地区的历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及融合的过程进行了内容广泛的探讨。反映在“访谈”中的,是一种对中国制度和中华文化认同的关切。
在后一个“调查报告”中,宋毅和章晓英等研究者通过1200多份英文问卷和60名双语志愿者的劳动,完成了对《北京文化的国际传播》的网络问卷调查。调查揭示了一些有趣的发现:外国人在京的经历越愉快,对进一步了解北京文化的兴趣就越大;北京文化的传播效果是通过静态的知识传播和动态的文化体验活动共同产生的,从而提示了今后城市从事国际文化传播的一些改进方向;赵丽芳等研究者开展了一个大规模的媒介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调查研究,力求理解西藏、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受众对媒介的需求、使用与认知,并对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在建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中发挥的功能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研究发现,母语媒介是少数民族受众的主要信息来源;但母语媒介的内容存在自我特殊化、窄化和他者化的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