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67700
  • 作      者:
    张则顺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则顺(1978年3月—  ),女,湖南武冈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5项研究课题,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科学》《汉语学习》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确信副词作为语言中典型的主观成分,在语义语用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张则顺编著的这本《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研究》将整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用特征描写和语义地图两种方法全面展示了现代汉语中30多个常用确信副词的语义-语用概貌。两种研究方法都显示确信范畴跟言据范畴、预期范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很多确信副词由状态、方式动词虚化而来。其进一步虚化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程度高、强调的加强意义;二是让步、补充、话语标记的弱化意义。确信副词的使用往往跟说话人进行的论辩言语行为及所处的论辩会话情境有关。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楔子
第二节  研究对象、目标、方法和材料
一  研究对象和目标
二  研究方法和材料
第一章  情态副词和确信副词研究综述
第一节  有关情态副词的研究
一  国外有关情态副词的研究
二  国内有关情态副词的研究
三  有关情态副词研究的评价
第二节  有关确信副词的研究
一  国外有关确信副词的研究
二  国内有关确信副词的研究
三  有关确信副词研究的评价
第二章  确信和确信表达
第一节  确信是语言中的什么成分
一  确信与主观性
二  确信与认识情态
三  确信与言据性
四  确信与预期性
五  确信与言语行为
第二节  现代汉语确信表达手段
一  音系层面的确信表达手段
二  句法层面的确信表达手段
三  词汇层面的确信表达手段
第三章  确信副词的综合描写模型
第一节  建立语义联系:从传统语义场到“语义地图”模型
一  特里尔的语义场
二  概念场的非离散性特征——原型范畴(Prototype Categries)
三  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
四  语义分解(Semantic Decomposition)与语义基元(Semantit Primitives)
五  词群一词位变体理论
六  “语义地图”模型(Semantic Map Model)
第二节  意义的分类和意义模型
一  意义的分类
二  共时层面的意义模型
三  历时层面的意义模型
第四章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的总体概貌
第一节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的范围
一  必然
二  显然
三  真的
四  无疑
第二节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的分类
一  单音节  确信副词和双音节  确信副词
二  必然类确信副词和真实类确信副词
第三节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的地位
第四节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的语义功能
一  确信义
二  方式/状态义
三  言据义
四  预期义
五  强调功能
六  让步意义
七  补充意义
八  话语标记功能
第五章  真实类确信副词的总体概貌
第一节  从组合的角度考察真实类确信副词
一  在词组层面考察真实类确信副词
二  在小句层面考察真实类确信副词
三  在超出小句的层面考察真实类确信副词
第二节  真实类确信副词近义词辨析
一  “的确、确实、实在”辨析
二  “真、真的、真是、真正”辨析
第六章  真实类确信副词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个案分析“真”与“真的”
一  引言
二  有关“真”和“真的”性质的认定
三  副词“真”和“真的”共有语义语用功能
四  副词“真”和“真的”各自特有的语义语用功能
五  结论
第二节  个案分析“实在”
一  引言
二  肯定“实在”句的语义格局
三  否定“实在”句的语义格局
四  “实在”句的语义格局和意义层级
五  副词“实在”的对外教学探讨
第三节  个案分析“明明”
一  引言
二  “明明”的语义功能
三  “明明”的历时考察
四  “明明”的语义地图
五  副词“明明”的对外教学探讨
第七章  必然类确信副词的总体概貌
第一节  单音节必然类确信副词
一  从组合的角度考察单音节必然类确信副词
二  单音节必然类确信副词近义词辨析
第二节  双音节必然类确信副词
一  从组合的角度考察双音节必然类确信副词
二  双音节必然类确信副词近义词辨析
第八章  必然类确信副词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个案分析“一定”
一  引言
二描写框架
三  “一定”与情态
四  “一定”与句子语气
五  “一定”与言语行为
六  副词“一定”的语义地图
第二节  个案分析“当然”
一  引言
二  副词“当然”的编码意义
三  “当然”编码意义的凸显
四  “当然”编码意义的抑制
五  结语
第三节  个案分析“绝对”
一  引言
二  “绝对”作为形容词
三  “绝对”作为副词
四  “绝对”的语义地图
第九章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的语用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典型语境
一  确信副词出现的大语境
二  确信副词出现的小语境
第三节  言语行为功能
一  确信副词涉及的直接言语行为
二  确信副词涉及的间接言语行为
第四节  话语标记功能
一  话语标记判定标准
二  确信副词的话语标记功能
第五节  态度标记功能
一  标记说话人立场:赞同或反对
二  标记说话人态度:权威、团结或礼貌
第六节  小结
第十章  现代汉语确信副词语义地图
第一节  个案分析与确定意义节点
第二节  绘制现代汉语确信副词语义地图
第三节  验证现代汉语确信副词语义地图
第四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