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传媒研究53:深阅读》:
他们的记者理应能够提供最为丰富的采访素材,通过综合运用各项技术实现“二次开发”,但事实上,这样的工作迄今并未变成现实。如今,人们已经可以在腾讯“活着”这样的深度报道栏目中看到对视频、HTML5、无人机航拍、新闻可视化等技术的完美使用,再配以和用户的实时互动以及社交功能、分享功能。这些技术在呈现形式上的丰富性、完整性体现无遗,这对于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在商业模式层面,包括《南方周末》这样的传统深度报道媒体实际上迄今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用户群体,他们既不知道读者是谁,也不知道读者想看什么,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采编团队的经验来判断方向。想象一下,一个媒体将大量的成本用于生产不知道消费者是谁的产品,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尽管深度报道媒体有自己的传统忠实读者,但不可否认的是,读者群体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深度报道所遵循的是重资产(人力成本)+高成本(采编和发行成本)+高价格(高售价和高广告价)的盈利模式,新媒体和广告分流对他们的冲击同样突出。深度报道同样面临着摊薄成本、精准营销的压力。
两三年前,微博还未走到顶峰,微信还未普及,顶尖传统媒体的编辑们大多选择相信读者的品味,相信读者的鉴别能力。似乎,只要按照传统的报业的生产流程强化每一个选题的完成质量,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增量(有种提法是提供更多的服务信息),他们就会着了魔似地不断回来。至于新媒体表达技术的问题,那并不是采编环节需要考虑和所能控制的。特别是,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在既有技术条件下做好自己的本职,至于如何提高技术条件、如何因应传播形式的变化提出技术需求,这显然不是内容生产者们愿意考虑的问题。
但这样的想法似乎过时了。
四
注意力依然是稀缺品。新媒体时代,深度阅读的商业价值毋庸置疑,分发内容是从渠道融合的方向上重新聚合注意力资源。回到内容生产端,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今年第一季度最火的深度报道是什么?是《穹顶之下》。这其实不难理解,按照德布雷的划分,视听时代,人们所认同的神话是明星。此前的历史分期内,人们曾崇拜过圣人和英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