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传播视野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第一章 危机与危机管理
危机是当人们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时产生的一种状态。这里的阻碍,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常规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危机是一段时间的解体和混乱,在此期间可能有过多次失败的解决问题的尝试。危机管理则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具体是指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包括危机的规避、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与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在内的动态过程。任何防止危机发生的措施、消除危机产生风险的努力,都是危机管理。我们更强调危机管理的组织性、学习性、适应性和连续性。危机管理就是要在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在危机中发现有利因素,把握危机发生的规律性,掌握处理危机的方法与艺术,尽力避免危机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并且能够缓解矛盾,最终变害为利。”第一节危机的定义、特征与类型一、危机的定义
危机(crisi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crimeln,其原始含义为“决定”。危机这一含义最早被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表示一些至关重要的决断状况。18-19世纪,危机的概念被引入政治领域,表明政府或政治体制处于紧急状态,后来逐渐形成了危机管理的概念。英文《韦伯辞典》将危机定义为:有可能变好或变坏的转折点或关键时刻。《牛津词典》对危机的定义是:危险和非常困难的时期;决定性的瞬间或转折点。《现代汉语词典》对危机的界定为:危险的根由,如危机四伏;严重困难的关头,如经济危机、人才危机。
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定义危机这一概念,相关定义已达100多种。危机研究先驱学者赫尔曼认为,危机是一种特定的形势,在这种形势中,决策者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而且做出决策的反应时间很有限,其发生也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之外。危机研究专家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则将危机定义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性和不确定性很强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福斯特认为危机具有四个显著特征:“急需快速做出决策,严重缺乏必要的训练有素的员工,严重缺乏物质资源,时间极其有限。”经济学家巴顿提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巴顿明确地将危机的影响扩大到组织及其员工的声誉和信用层面,并认为组织在危机中的形象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里宾杰把危机定义为:对于企业未来的获利性、成长乃至生存发生潜在威胁的事件。一个事件发展为危机,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一是该事件对企业造成威胁,管理者确信这种威胁会阻碍企业目标的实现;二是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局面会恶化而且无法挽回;三是该事件具有突发性。班克司将危机定义为:危机是对一个组织、公司及其产品或名声等产生潜在负面影响的事件。与巴顿相同的是,他也考虑到了危机对声誉产生的影响。斯格等人认为危机是一种能够带来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威胁性的、特殊的不可预测的、非常规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
国内学者刘刚认为,危机是一种对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构成重大威胁、要求组织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关键性决策和进行紧急回应的突发性事件。胡百精对危机做出了如下界定: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秩序、规范和目标,要求组织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调动各种资源,加强沟通管理的一种威胁性形势或状态。胡百精认为,危机本质上是一种威胁性的状态,而并非一种事件。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危机做出了定义,包括企业危机管理角度和政府危机管理角度,从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对危机解读的共性,如突发性、威胁性和潜在的负面影响等。综合以上学者对危机的分析与定位可以看出,危机是一种对组织目标及行动构成威胁,要求组织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决策及应对措施,否则将造成破坏性结果的一种状态。这一含义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内容:一是“对组织目标及行动构成威胁”,说明了危机的产生对组织具有重要的影响;二是“要求组织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决策及应对措施”在突出危机在时间上的紧迫性的同时,也说明了危机应对的重要性;三是“否则将造成破坏性结果”,说明了如不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危机将带来破坏性;四是“一种状态”,就胡百精的研究,在危机发生时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构成要素、运作规则和发展秩序由常态异化裂变为威胁性体系的过程中,组织面临的挑战不单纯是一个威胁性的时间,而是一种涉及内部与外部多重利害关系的复杂困境。因此,我们认为,危机不仅仅是一个或一系列事件,而是一种状态。
在通常状态下,个体通过运用已拥有的应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能保持自身与环境间的平衡,可视为一种定状。然而,个体可能会遭遇应激强度很大的事件,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有害事件”,即对个体的生活目标或自我形象等重要方面构成威胁的事件,此时,个体会一如既往地动员所有解决问题的常规技能,但结果却发现仍不足以摆脱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不安感便开始产生。有害事件的发生,揭开了危机发展过程的序幕。在危机期,紧张和焦虑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个体处于渴求解脱的状态。这段时期有一定的时限,一般不会超过6~8周。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往往不得已而求助于专业人员。有些人会因难以忍受强烈的焦虑和高度的紧张而出现精神和行为的紊乱;还有些人会用不良性行为来减轻焦虑,如大量饮酒或滥用某些镇静剂。在危机期之后,是所谓的重整期,此时,焦虑水平降低,某些方面开始恢复正常。个体在危机之后的适应水平可能与危机前相当,也可能低于或高于危机前的水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