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使得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大批难民南迁,导致了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逐步地转到长江流域,江南地区明显地富裕起来。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唐代中期是重要的转折点,至宋代则大致完成。与此相应,这一时期北方的农业科技,由于战乱的原因,发展相对缓慢,而南方的长江下游地区,没有战乱的干扰,自然条件又相对优越,经过六朝的开发和隋唐五代的经营,至北宋末年,农业生产已有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在精耕细作方面,远远超过了北方。
除了社会政治的因素,长江下游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与黄河流域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自然气候上,长江下游地区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降雨较多,相对湿度较大,地下水位也较高;在地理环境上,长江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有丘陵山区,也有水网湿地。气候、地理的综合因素,使得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形成了地域的特点,这就是以水稻为主,以蚕桑为辅。
历史上,宋以前也有若干论述农业生产的《农书》问世,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等,全都是讲述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技术。而黄河流域多为北方旱地平原,农作物以黍稷、小麦为主,其生产技术基本上不适用于长江下游地区。到了宋代,处于经济逐渐繁荣阶段的长江下游的水稻蚕桑地区,迫切需要一本讲述本地农耕技术的农书,藉以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家住西山的陈旉主动拜访了当时仪真的主官洪兴祖,拿出自己撰著的《农书》交给洪兴祖审阅。洪兴祖阅后十分赞赏,“取其书,读之三复,日:如居士者可谓士矣!”当即将《仪真劝农文》附其后,交“属邑刻而传之”,以官府的名义刻版印刷,广布天下。
洪兴祖是江苏丹阳人,字庆喜,北宋政和八年(1118)与弟洪造同中进士,知真州时,为了让兵荒马乱中流离失所的农民重返家园,恢复生产,他曾两次上书朝廷,要求减免两年的捐税,并组织民众开垦荒地达七万余亩。陈旉的《农书》讲述长江下游的农耕生产技术,与洪兴祖“兴学辟荒”的想法一拍即合,这是洪兴祖赞赏陈旉,出资刊刻《农书》的主要缘由。陈旉的《农书》在仪真问世后,为了区别其他的《农书》,史学界常把陈旉的《农书》称为《陈蒡农书》。
陈旉,自称“西山隐居全真子”,籍贯不详,生平事迹也不详,史籍上没有查阅到关于他的其他记载,史学界所有关于他个人的研究资料,都源于其《农书》的内容以及附于书后的“后序”和“后跋”。洪兴祖的“后序”云:“绍兴己巳(绍兴十九年,1149),(陈旉)自西山来访予于仪真(今扬州仪征),时年七十四,出所著《农书》三卷。”由此得知陈旉在南宋绍兴十九年完成了《农书》的撰著,此时年已74岁,据此推算,他应出生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又据“后跋”云:“此书成于绍兴十九年,真州虽曾刊行,而当时传者失真,首尾颠错,意义不贯者甚多。……故取家藏副本缮写成帙,以待当世君子采取……后五年,甲戌元日,如是庵全真子题。”这就是说陈旉81岁高龄时还在世。
关于陈旉的生平,仅从“后序”中知道他曾经“躬耕西山”,“平生读书不求仕进,所至即种药治圃以自给”。在“后序”中洪兴祖对陈旉的渊博知识有一段高度的评价,他说:“西山陈居士,于六经诸子百家之书,释老氏黄帝神农氏之学,贯穿出入,往往成诵,如见其人,如指诸掌,下至术数小道亦精其能,其尤精者《易》也。”可见,陈旉既重视前人书本,更注重农耕实践,他说:“非苟知之,盖当允蹈之,确乎能其事,乃敢著其说以示人。”“若徒知之虽多,曾何足用。”治学态度十分严谨。正是由于陈旉具有这样的知识和素养,才得以写出内容丰富、见解精辟、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农书》,故而史学界称陈旉为研究我国南方农业的第一位学者,其《农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专述南方水田以种稻养蚕为中心的农书,“从内容到体裁都突破了先前农书的樊篱,开创了一种新的农学体系”(范楚玉:《陈旉的农学思想》,《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年第2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