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发展历程
第一部分
起步: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
开启序幕(1950—1985)
1949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进驻北平(今北京)。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中央考虑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统一的科学院作为全国*高科学机构,并由郭沫若负责。6月中旬,中央决定由宣传部部长陆定一负责筹备建立科学院,恽子强(时任华北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和丁瓒(中共南方局系统党员,在知识界从事革命活动,曾任重庆中央卫生实验院心理卫生室主任)协助陆定一工作。钱三强(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所长)和黄宗甄(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参与其事。9月中旬,遵照陆定一的指示,钱三强和丁瓒共同起草了《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丁瓒撰写院部任务与组织机构
部分,钱三强撰写研究所部分。该《草案》勾画了科学院的基本框架,为科学院的筹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份《草案》描绘的正是即将建设的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新的人民科学院和旧的研究机构之所以不同也在于此等新机构之设立,真正能对全国科学研究起计划指导作用,也在于此等工作的开展(如研究计划处等),所以更宜谨慎实施。”
* 佚名.2000.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中国科技史料,21(4):333-338.
基于此宗旨,《草案》设计的中国科学院机关“各处主要机能”包括:编辑出版处,其职能有搜集重要科学资料,成立资料室;有计划地刊行本院重要论文;扶助国内各重要专门学会刊行科学专刊;按照刊行重要论文索引等。对外文化处,其职能明确写道:有计划地购买国外重要科学杂志并采购科学器材等。*
珍贵史料里总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搜集重要科学资料,成立资料室”,“有计划地购买国外重要科学杂志” 在中国科学院图情人心目中,这既是职责所在,更是直穿70余载岁月,一代代图情人紧紧跟随科研所需,在祖国的大地上书写图书情报工作,从而支撑新中国科技事业节节攀升历程的生动指引。
让我们的目光再次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新中国成立一个月后,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有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气概。第二年,中国科学院组建首批15个研究所。科学家即将在祖国的大地上播种、培育科学之林,但仍然缺少一支科技保障队伍。
1950年4月28日,中国科学院在办公厅下设图书管理处,管理全院图书工作。自此,一支为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保障服务的队伍登上了历史舞台。1951年2月,图书管理处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本书中简称院馆**),首任馆长由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陶孟和兼任。
将接管、接收的32万余册资料、图书管理好,将来自社会各方的慷慨馈赠整理好、用好,将一切机会与资源利用起来,从国内外积极采买、交换科学研究所需之文献 院馆成立之初,铆足劲头为百废待兴的科技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开拓者们在寻找自身定位、摸索行动逻辑的过程中,也在悄然凝结中国科学院图情人独*的精神内涵。
1956年7月22日,陶孟和在《人民日报》发文,提出“图书馆要为科学家服务”的主张。自此,围绕科学家需求,跟踪科技进展,全力满足科研需要,成为院馆的神圣责任。
* 贾宝余,任安波.2021.中国科学院建院早期的“制礼作乐”——浅谈钱三强等科学家的贡献和作用.科技中国,(11):80-84.
** 因历史变迁、机构名称更迭等,本书中所提及的“院馆”,即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简称文献中心)于1950—1985年所使用简称。
正是这份*为朴素的初心,让院馆得到长足发展。至1965年底,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文献为主的馆藏已近300万册;中关村书库、阅览室等文献服务场馆相继投用;1957年,院馆研制的新中国图书分类体系代表作《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被称为业内经典;学术研讨、互访交流也得到积极开展;在全国*先开展专利查询业务、复印服务;1959年,佟曾功在苏联国立莫斯科图书馆学院研究生部获教育科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归国后加入院馆,院馆人才队伍建设有了新面貌
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院馆仍一如既往地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各类服务。
1978年,“科学的春天”来了!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各项工作得以恢复与振兴,服务工作稳步开展。
年近而立的院馆精神振奋,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一切为了科研第一线——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记事》一文,标志着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实施提上日程。
“一切为了科研第一线”,既是图书馆人发自肺腑的感慨,更成为院馆各项业务的行动指南。同样是在这一年,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此次会议在施策中颇有分量:中国科学院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体制,著名的“两个一部分”(即图书情报工作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图书情报人员是科学研究人员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定位被正式提出,会议还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暂行条例》《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发展规划纲要(1979-1985)》(草案)。自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图书情报进入一体化探索阶段。
1985年11月,为了进一步推动“图书情报一体化”进程,加快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文献情报机构的转变,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决定,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白国应.1992.中国科学院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回顾和展望.情报杂志,11(1),24-28.
紧接着,上海、兰州、成都和武汉4个地区图书馆相继更名为地区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分布于全国的一些研究所图书情报室也纷纷改名为文献情报室。此次调整改革使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体系的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
从无到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事业的帷幕由此拉开;从单一布局到体系化发展,从顺势而为到主动拥抱变革、谋划变革,院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