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组合是对现有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模式要素的组合与重组。农村基础设施的外部性特征、产权与所有权归属、有效组织与有效边界、瓦尔拉斯均衡与帕累托最优、公共财政等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组合的重要因素。
进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组合的目的在于,整合与拓宽投资渠道,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向社会资本开放投资领域,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带动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这一投资思路的总体框架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和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其他经济组织。政府既是投资主体,也是投资活动的监督者。通过对建设项目属性的分类以及建设过程的分段,来确定政府在各阶段投资活动中所承担的职责,并且各级政府需要在内部加快物权与财权的平衡,合理分工。企业与个人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作为民间资本投入其中。虽然拓宽了资金渠道,缓解了政府财政的压力,但由于其自身追逐利润的特性,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的监督,以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进行,农民能够享受到正常的公共服务。其他经济组织,也可称为经济手段,适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作为优质资本的多为以政府信誉为担保的成本低、周期长的政府债券、专项资金以及其他金融组织或政府援助资金。这类资本的注入,需要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来确保资金专用性以及投资效率。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将政府、企业和个人、其他经济组织看作基础设施资本的持有者,如能对所持有的资本和初始资源的使用权进行自愿交易,构建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和投资主体的竞争性市场,实现瓦尔拉斯均衡,则帕累托有效配置就有出现的可能。
农村基础设施是一个综合的系统,不同于一般生产方式参与农村生产建设。我国现有大部分股票、债券投资的基金规模偏小,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巨大,参考国外投融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农村实际,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能够较好地适应农村生产生活需要农村基础设施中能够被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项目,可以引入专项产业投资基金,对没有上市的农村基础设施产业企业提供直接资本支持。这一部分基础设施一般具有某种程度的自然垄断性,初始运营成本很大,且新增用户的边际成本很低。投资这一产业的直接经济意义在于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投资方或资产拥有者具有市场垄断地位。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组合,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缓解当前资金紧张的局面。基于基础设施投资的特性,使用马珂维茨均值一方差模型,得到不同条件下最优选择或者在给定收益预期水平下实现风险最小化。
通过经济理论获得的最优组合还要适应农村发展需要,两者共同影响最优组合的原则:适应当地农村发展需要,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可供参考的组合模式有产业园带动型、市场化运作型、多主体共同参与型、大项目主导型、企业需求主导型等。臧一哲编著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模式组合》通过组合投资建设,能够更快、更有效地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提高基本建设水平和农民生活条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