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76643
  • 作      者:
    李俏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李俏,女,1983年11月出生,辽宁昌图人。2012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2010年曾受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资助在美国肯塔基大学社会学系联合培养。现为江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无锡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秘书。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工作、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分析了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经验,构建出适合新时期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深入剖析其内部结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服务供给主体进行角色与功能定位。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带动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实背景下,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的需要,探索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方法与路径。
展开
精彩书摘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
  (3)务农劳动力人数与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呈负相关关系,即务农劳动力人数越少,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越强烈,反之,务农劳动力人数越多,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越弱。原因可能是,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不足会促使农户逐步跨越家庭边界而向外部寻求资源和帮助,从而促使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产生更多的需求。
  (4)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与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及以下的变量相比,收入为1001~2000元的变量的Sig值不显著,表明在这两个收入水平上,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差异不大。而收人为2001~3000元和收入为3000元以上的农户,其Sig值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相对于收入水平在1000元及以下的农户,收入为2000元以上的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较大。
  (5)是否从事农业生产也影响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从发生比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其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的发生比是没有从事农业生产农户的1.85倍。这一点较易理解,因为当前是否从事农业生产会对农户的旨趣、态度与行为产生影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一般会密切关注本行业的发展动向,对技术与市场信息的了解较多,在生产经营方面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较多,因而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也较大。
  (6)区域位置也是影响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的重要因素。相对于关中地区的农户,陕北地区的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差异不大,而陕南地区的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则较弱,也就是说,关中和陕北地区的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相对较多,陕南则较少。究其原因,除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程度不同外,区域文化环境、传统价值观念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另外,关中地区的农业大学及科研机构较多,良好的科研文化环境显著带动了该地区的农业发展;陕北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好,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也增加了农户的服务需求;陕南地区由于多山、交通不便等地理环境的限制,环境相对闭塞,因而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相对较少(李俏,2011b)。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9
  三 文献综述/11
  四 研究的理论基础/22
  五 关键问题及创新/31
第二章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与国际参照/33
  一 农业社会化的发展趋势/33
  二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分析/45
  三 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总体情况/55
  四 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66
第三章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设计及发展路径/82
  一 “三农问题”演变对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要求/82
  二 发展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想/88
  三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设计/95
  四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思路/107
第四章 政府职能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114
  一 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地位/114
  二 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问题/121
  三 发展村级集体服务的可能与创新/129
  四 政府公共机构社会化服务的改进思路/135
第五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的带动作用/142
  一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发展情况/143
  二 龙头企业服务农户的形式及意蕴/145
  三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本土化思考/151
  四 完善龙头企业服务功能的对策建议/157
第六章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其他社会服务组织的骨干效能/160
  一 农民合作的形态与演进趋势/160
  二 农户互助形式的演变与现状/165
  三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情况与特点/174
  四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81
  五 其他社会服务组织的类型及存在的问题/185
  六 其他社会服务组织的作用及发展方向/190
第七章 科研教育单位的支持作用/194
  一 科研教育单位社会化服务的改革与发展/194
  二 科研教育单位社会化服务中的问题/196
  三 科研教育单位社会化服务中的创新模式/198
  四 增强科研教育单位支持作用的对策建议/203
第八章 结语/205
  一 结论/205
  二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08
参考文献/209
附录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调查问卷/226
后 记/23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