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蓝皮书:中国服务外包竞争力报告(2013-2014 2014版)》:
二 重庆市北部新区
重庆市北部新区于2000年12月18日设立,2001年4月25日,时任重庆市委书记贺国强亲自为北部新区授牌。北部新区作为重庆市重点服务外包园区,其管辖面积达13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0万人。据统计,截至2012年,北部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2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工业总产值1102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合同外资1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9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22亿美元,同比增长5%。
北部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显而易见,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南临重庆CBD,北靠国际空港,西傍嘉陵江,东接长江黄金水道,而且与重庆保税港区紧密相连,这些绝佳的地理优势使北部新区占据了中国西部唯一的集水运、航空、公路、铁路于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优势,因此,北部新区也被称为重庆副中心。便捷的交通运输使得北部新区内贸易运输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这些优势分别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水运方面,作为中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的重庆保税港区就位于北部新区。重庆保税港区是一个一区多功能的保税港区,它采用的是“水港+陆港”模式,这种模式促进了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物流成本的降低,同时也打破了地域限制,让重庆可以在服务外包产业上与国际进一步接轨。在铁路方面,龙头寺火车站——重庆最大的火车站在此建成,如今从重庆出发有8条铁路可以通向全国各地,使重庆成为连接南北、东西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在空运方面,江北国际机场在旅客、货物输送量上排在全国第9位。2011年,江北国际机场复合型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旅客吞吐量达到1900万人次,跻身国际大型枢纽机场之列。如此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无疑让北部新区成为重庆的风水宝地。在自然生态条件方面,北部新区在重庆多个服务外包园区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园区拥有由28个山地水库湖泊和11条溪谷组成的水系和湿地,面积达1.45平方公里,优质的生态环境满足了园区内各企业的生活要求,如今园区正逐步打造以“人·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的生态环境,目标是使园区人均绿化率以及森林、草地绿化率在重庆主城区处于领先地位。
北部新区的优势不仅体现在交通运输和生态环境方面,新区的人才优势同样十分明显。新区与沙坪坝区、北碚区以数桥相连,而这两区正好是重庆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密集区域,因此,北部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可以从中获得雄厚的人力、智力资源,实现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有效聚合。低成本优势也是推动北部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园区的低成本可以通过与东部地区的相关对比得出,例如,目前北部新区平均地价仅是东部地区的33%左右;劳动力成本仅是东部地区的60%;工业用电、用气、用水价格仅是东部地区的60%-70%;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成本仅是东部地区的50%-60%,最重要的是,重庆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炭等能源集散、运输基地,因此该地区的用电、用油、用气、用水环境等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从而也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如今北部新区的园区建设模式可概括为“6+4”。6个工业园区:黄茅坪工业园区、平场工业园区、大云工业园区、花朝工业园区、翠云工业园区和沙堡工业园区。此外,园区为了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人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打造了4个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人和生态科技商务区,该园区集中建设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创意产业以及高端商务的现代服务业;礼嘉中心商务区,该园区为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创意产业、会展服务以及高端商务服务等;火车北站交通商贸中心,这个中心涵盖了旅游、交通、餐饮、商务以及信息咨询等各类便民服务业;金山国际物流中心,主要布局保税物流、加工贸易、国际采购、多式联运等外向型服务业。“6+4”园区建设模式为中外投资商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