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鲁迅: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的开拓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29722
  • 作      者:
    宋双峰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宋双峰,热爱新闻事业,本科毕业后,在报社当了4年记者,3年编辑,年发稿量10万字以上,作品和论文多次获全国和省级新闻奖项。后重返校园,回炉读书,师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先生为人为学的品格终生受益。现任教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研究兴趣广泛,在媒介批评领域多有创新。
展开
内容介绍
  《中青文库·鲁迅: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的开拓者》是我国第一部全方位研究鲁迅媒介批评的力作,第一次撰述出媒介批评人物史的专著,填补了我国鲁迅研究在媒介批评方面缺少系统成果的空白。《中青文库·鲁迅: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的开拓者》把中国现代思想大家鲁迅与媒介批评关联,在历史的时空坐标中,对鲁迅媒介批评思想的来源、批评的原则与取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仍回到当代的新媒介时空,关注21世纪E时代的情境下,网络鲁迅的兴起,以及鲁迅独立自由的批评精神在当今社会的深远影响,为促进我国媒介批评的学科建设和鲁迅研究,提供了新颖的取向,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展开
精彩书摘
  无论是鲁迅研究还是瞿秋白研究,大多在叙述他们的生平活动时讲故事一般地顺带提及此事,原因就在于人们一向不从媒介批评学的角度来审察该书的出版过程和意义。吴海民曾认为,这是鲁迅对新闻失实的揭露。①这个观点发现了鲁迅对媒介不良现象的批评,但只是点到为止,没有进一步地去深入探讨。真正开始认识到此书在媒介批评史上价值的是胡正强,他盛赞此书乃“中国新闻媒介批评史上的第一部专著”②。到目前为止,就笔者资料所及,也就仅此一篇谈到此书与媒介批评的关系。在目前对中国现代媒介批评史研究才刚刚起步的情况下,“第一”的说法尚有待商榷。但无论如何,《萧伯纳在上海》一书在中国现代媒介批评史上的确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萧伯纳在上海》一书的编辑目的、编辑方法、鲁迅为此书亲撰的广告等方面来进行具体探讨。此书是鲁迅与瞿秋白合作而成,署鲁迅的笔名“乐雯”出版。鲁迅与瞿秋白是非常亲近的朋友,瞿秋白在很短的时间内编成《鲁迅杂感选集》,在序言中深入而详细地分析了鲁迅的思想演变过程及其杂文的特点,至今都仍是对鲁迅做出认真评价的经典著作之一。鲁迅对此非常感激,手书清代何瓦琴的集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条幅赠之。冯雪峰在《回忆鲁迅》中也说:“鲁迅对这篇《序言》是很看重和赞赏的,表示分析是对的,以前就没有这样批评过,鲁迅说话时候的态度是愉快的严肃的,而且是流露着深刻的感激的情意。”③从此事可以看出他们两人思想上的共通性。斯洛伐克学者玛利安·高利克认为,瞿秋白“在中国文学批评家中第一个起来探寻‘现实’的本质问题。因此,他的文学思想基本上与鲁迅的观点相接近”④。在20世纪30年代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他们思想上的接近性,让两人相互支持,合作编译了《铁流》、《解放了的堂·吉诃德》、《萧伯纳在上海》、《鲁迅杂感选集》、《引玉集》、《海上述林》等著作和集子,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学界认为此书的编辑目的有二:首先是因为当时瞿秋白住在上海,生活窘迫,鲁迅劝其编辑此书以弥补经济上的困顿;其次,可以保存社会各界因萧的到来而自曝其本来面目的事实。所以此书往往被界定为是“剪报”性质的书籍。方汉奇先生在1977年所写的《鲁迅的报刊活动和他的办报思想》中,也提到此书,把它称为“类似综合报道”①。应该说,这种定位并不确切。《萧伯纳在上海》一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鲁迅和瞿秋白也有保存史料的目的,但如果我们也就仅仅把该书认定为是一种“剪报”,就未免低估了此书的传播学意义,也与该书的实际情形及体例相背。
  究其编辑目的,上述这两方面的原因都确实存在,但却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许广平在《鲁迅回忆录》中关于此书的编辑目的是这样说的:鲁迅和瞿秋白“痛感中国报刊报导太慢,萧又离去太快,可能转瞬即把这伟大讽刺作家来华情况从报刊上消失,为此,最好有人收集当天报刊的捧与骂,冷与热,把各方态度的文章剪辑下来,出成一书,以见同是一人,因立场不同则好坏随之而异地写照一番,对出版事业也可以刺激一下”②。此书《写在前面》中也这样说:“关于他的记载,就在中英俄日各报上,互相参差矛盾得出奇”,因此想把这“种种文件,收罗一些在这里,当作一面平面的镜子,在这里,可以看看真的萧伯纳和各种人物自己的原形”。③这才是他们编辑并出版该书的真正目的和原因。也就是说,鲁迅和瞿秋白编辑和出版该书的真正目的,乃是为了揭露各家报刊对同一采访对象,因立场不同而评价各异的做法,以此刺激出版事业,推动新闻出版事业的反省和进步。这种操作方式与手段,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媒介批评实无二致。因此,《萧伯纳在上海》是由鲁迅和瞿秋白共同编著的一本具有媒介批评性质的书。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研究缘起
第二章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三章 文献综述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五章 结构安排

第二篇 鲁迅:批评的灵魂和媒介的躯壳
第一章 “五四”前后的媒介环境和批评生态
第二章 鲁迅与媒介的互动
第三章 重新认识《萧伯纳在上海》

第三篇 对新闻媒介的批判
第一章 政治、商业操控下的媒体
第一节 官报的奴性
第二节 帮闲报刊的“二丑”艺术
第三节 汉字外报的伪装与居心
第二章 流言下的新闻
第一节 流言报的形成与传播者
第二节 流言与“谣言杀人论”
第三节 识破流言报的“秘笈”
第三章 “有闻必录”辨
第一节 有闻必录与有闻不录
第二节 “不敢通”与“不愿通”
第三节 新闻的章 回化和低级趣味

第四篇 对书报审查制度的声讨
第一章 文化专制下的媒介生态
第一节 严酷文网中的媒介
第二节 看不见的网:邮检
第二章 揭破伪自由之网
第一节 对言论自由的呼唤
第二节 论古今禁焚书
第三章 对“文力征伐”的反抗
第一节 笔名:文网下的迷藏
第二节 荆天棘地下的话语释放

第五篇 对电影、广告的效用分析
第一章 电影传播的幻象
第一节 鲁迅与影戏:疏离与同路
第二节 电影:娱乐与宣传的双面镜
第三节 对剧本创作和电影改编的真言
第二章 对中外电影的价值发现
第一节 对国产电影的逻辑解构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文化侵略的软刀子
第三节 对苏联电影的快意
第三章 广告:世问百态的写照
第一节 剥下离奇广告的美丽画皮
第二节 点破书籍广告的财色之恋

第六篇 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的开拓者
第一章 作为媒介批评垦荒者的贡献
第一节 超越前人的独立品格
第二节 新闻自由责任论的萌发
第三节 体制外的批评锋芒
第二章 作为媒介批评实践者的建树
第一节 “立人为本”的批评取向
第二节 独立自由的批评精神
第三节 开拓创新的批评领域
第三章 作为媒介批评引导者的启迪
第一节 鲁迅的批评与反批评
第二节 E时代的新鲁迅
第三节 深远的批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