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地文学.卷三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792824
  • 作      者:
    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编
  • 出 版 社 :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大地文学(卷30)》内容均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包括小说,名家新作,纪实,散文等文学作品,题材范围广泛,通俗易懂,反映了当代国土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精神,使广大读者可以*好了解国土人、走进国土人,适合各年龄层次的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地文学(卷30)》:
  61年来,国测一大队一代代测绘队员用行动乃至生命诠释着“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薪火相传,不断焕发出新的耀眼光芒。
  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代测绘人响应祖国号召,投身于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他们凭着对国家和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凭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凭着朴素而又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在无比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共和国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书记回信了2015年7月1日早晨,古城西安阳光明媚,天空清澈如洗。这一天,已退休20年的邵世坤起得很早,他先是在家属院的林荫路上散步,吃过早饭后,还专门擦了擦书柜的玻璃,拿出摆放在里面的几张照片和党组织授予他的各种奖状、奖章端详了一阵。照片上,他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意气风发,和队友们一起走南闯北,测量祖国的大好河山。
  今天是党的94岁生日啊,邵世坤在心里念着。每年的这一天,他都觉得特殊而神圣。年轻时,他都是在野外庆祝党的生日,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只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内心就充满力量。退休后,看着祖国一年年发展变化,包括测绘事业在内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他由衷地感到自豪和欣慰。
  邵世坤正回忆着,电话铃声响起。
  “喂,邵老啊。”邵世坤听出是国测一大队现任党委书记刘键,声音有些高亢和激动。“邵老啊,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喜讯,习近平总书记给你们回信了。”“什么?”邵世坤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总书记给你们回信了,就在今天,建党94周年的日子。”刘键重复了一遍,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挂上电话,即将年满80周岁的邵世坤闭上眼睛,深吸了两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他慢慢站起身,看着窗外,几朵白云在蓝天飘过,阳光洒在梧桐树上,透过窗子辉映在他脸上。
  邵世坤很快在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见到了薛璋、郁期青、梁保根、张志林、陆福仁。这6位老测绘队员曾参加过1975年的珠峰测量,那是我国首次成功测定珠峰高程,距离今年刚好过去40周年。就在一个多月前,国测一大队召开离退休党员组织生活会,6位老同志谈起40年前珠峰测量的话题,感慨万千。40年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正在向实现中国梦阔步前进。在这40年里,国测一大队登珠峰,下南极,测天量地,足迹遍布祖国东西南北、跨越陆地海洋,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6位老同志商议,给习近平总书记写封信,汇报国测一大队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自己作为老党员、老测绘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测绘事业的无限忠诚。
  他们在信里写道:“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培养下,国测一大队成长为一支能打硬仗、打胜仗的英雄团队,大家用青春、热血、智慧和汗水为国家作贡献,有的同志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敬爱的总书记,我们要自豪地告诉您,国测一大队建队61年来锻炼成长的优良传统正薪火相传。如今,年轻的测绘队员正沿着老一辈测绘人的足迹,继续奔波在崇山峻岭、大漠戈壁、原始森林、江河湖海。他们进驻内蒙古荒原28次、深入西藏无人区32次、踏入新疆腹地37次,徒步行程57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400多圈;他们完成了南极重力测量、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建设、西部无人区测图、海岛(礁)测绘、汶川灾后重建测绘,等等。在纪念我国自主科学测量珠峰高程40周年之际,我们以耄耋之躯向您保证,我们一定牢记党员使命,保持勇攀高峰的精神,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余热,为传承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发挥测绘工作对经济社会的重大作用尽绵薄之力!”落款的署名是:邵世坤(80岁),薛璋(80岁),梁保根(79岁),张志林(79岁),郁期青(77岁),陆福仁(74岁)。
  写这封信时,他们想,总书记日理万机,只要能看到这封信,他们就心满意足了。谁也没想到,总书记会亲笔回信,并且是在“七一”建党节这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
  收到总书记的回信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立即在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召开“纪念建党94周年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座谈会上,邵世坤他们看到了总书记的回信:国测一大队邵世坤等同志:来信收悉。40年前,国测一大队的同志同军测、登山队员一起,勇闯生命禁区,克服艰难险阻,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对珠峰高度的首次精确测量。你们是这项光荣任务的亲历者、参与者,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同志们建立的功勋。你们年事已高,但仍然心系党和人民事业,充分体现了老共产党员的情怀。
  ……
展开
目录
深度纪实
地平线上的身影

小说麦田
吾血吾土(长篇小说节选)
远去的大雁(短篇小说)
龙骨往事(短篇小说)
指南针(中篇小说)
我的吴杨(短篇小说)
发电机(小小说)
心锁(小小说)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刘连仁(现代戏)

随笔天下
乔尔玛垭口的那座丰碑
碎影流光
——酒泉中学往事
七月的疼痛(外一篇)
云花开在青天上
一条河的走失或永生

诗行大地
诗星空
我把世界赤脚走一遍
无锡映象
懒懒的诗
诗博会
陕西行
墙的重生
采莲记
流动的部落
魔术
立春贴(外一首)
吹气球
七夕念
诗雅韵
汪洋诗词十首汪洋/春柳诗付廷红
王玮诗三首王玮/景芝行二首何其三
忆江南王元方

评论言说
体味崇高——读陈国栋散文《乔尔玛垭口的那座丰碑》
庄严之痛,何处安放?——评吕铮长篇小说《名提》叙事空间的艺术张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