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们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6300990
  • 作      者:
    伊沙,老G,吴雨伦著
  • 出 版 社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雅舍文丛:我们家》出自一家三口之手,他们曾就读同一所重点大学,一个不同于钱钟书、傅雷的文学之家的成长史。
展开
作者简介
  吴雨伦,“全国中学生散文写作大赛”一等奖获得者、95后文学新锐。现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
  
  伊沙,原名吴文健。享有国际声誉的“60后”诗人、作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吴雨伦之父。
  
  老G,著名“60后”翻译家、散文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吴雨伦之母。
展开
内容介绍
  一家三口就读同一所重点大学的心灵解码。
  天赋真的可以遗传吗,它需要父母怎样地潜移默化?文学为我们现身说法。
  我们注视着孩子,孩子幻想着世界
展开
精彩书摘
  《雅舍文丛:我们家》:
  怎样活随你
  有时候,妻会颇为认真地问我:“认识你之后的这些年,我都干了些什么呢?”
  她问我那句话时,却像在总结自己的一生,口气中充满沧桑感……
  我往往会半开玩笑地说:“认识我之前的那些年,你又都干了些什么呢?”
  “考大学。”她仍然是一脸认真。
  可不是吗?我们都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光,完成了一项事业——考大学,这似乎是我们这代人谋求独立与生存的一条捷径。
  每当结束谈话的时候,妻总要用“一事无成”这句成语来对她认识我之后的这么多年作以总结,她愿意把自己目前所有取得的最高成就仍说成是“考大学”——“大学使我认识了你”,听了这语,我似乎没有不高兴的道理。
  那么,在我眼里,在她认识我之后的这么多年,她究竟干了些什么呢?
  作为当年中文系的一名“才女”,不写两笔似乎不大可能,即使在婚后,她仍然热衷于写作,曾经一度非常喜欢散文。有好几次我听她给朋友打电话时都要高声宣告:“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女作家诞生了!”而我家的书架上,也迅疾堆满了各种散文集和梁实秋、周作人等“散文大家”的文集。有好几次,我下班回家聊到单位的事情或路上的风闻,她总是忽然打断,说一声“这是散文!”弄得我谈兴全无。那一段,真是她散文写作的“高峰时期”,一天要写不止一篇的“散文”。后来灵感不够了,她想了一个主意,“改编”我的诗,我的《口哨》等诗就这么着被老婆“改编”成了“同名散文”。
  我说:“你这么干,让人误以为是我的诗偷了你的散文。”
  她说:“偷诗不算偷,诗应该为散文服务。”
  那段时间,她可真是一切唯散文至上,连我家的每顿饭菜都散发着一股散文味儿……
  可“散文时代”很快就过去了。过去得有点儿莫名其妙。一些杂志已发表了她的多篇散文,北京一家出版社欲编一套“女性散文系列丛书”,准备出版她的散文集,可她突然宣布,自来水洗手,再也不写散文了……
  她说:“散文真没劲,闲适无聊,真没意思!”
  大概也只有我才了解“事变”的起因。有一天,我收到一本朋友从美国寄来的英文版《艾伦·金斯堡传》,令我爱不释手。写诗多年,艾伦·金斯堡是我最推崇的“大师”。中文系出身、当年也曾有过写诗经历的妻自然深知金斯堡的分量,但未必如我一般视其为“英雄”。威廉斯在《嚎叫》“导言”中曾写道:“女士们,拉紧你们的衣裙,我们就要步入地狱!”真正喜欢金斯堡的女士恐怕没有几个,可妻突然宣告:她要把这《雅舍文丛:我们家》译出来!不知是否受到我的情绪传染,看着我用有限的一点英文可怜巴巴地啃着这本厚厚的书而心有所动?诗人多多说:普拉斯掉下的每个扣子他都想了解。我大概也是这种情绪:金斯堡用过的每个酒杯我都想收藏。在这种情绪中,妻断然决定:翻译此书。
  妻的英文比我好得多,还曾在我任教的外语学院“进修过”。那似乎又是一个故事,有个时期她在单位待得不顺心,思来想去,调哪儿都不舒服,便决心出国,她对我说:“我要出去了,你还可以跟出去陪读,反正你在这儿也混得不好。”后来,她调了一个单位,新领导知人善任,十分重用,她的英文进修也就随之结束了,大洋彼岸又离我们十分遥远了。尽管有进修资本,可她的英文毕竟不是专业的,翻译起来并不轻松。
  我家11平方米的小屋堆满了各种新版的英汉辞典,我用于写作的一张大理石茶几也被占去了一半,长久以来,我就是坐在小板凳上写作的,早已练就了一副“铜股铁背,”而妻坐上去没几天就腰酸腿疼,竟躺倒了,待缓过劲儿来,接着再干……
  那些日子,我再也吃不到现成的饭菜了,主妇已不再开火,主妇变成了一位勤奋的“翻译家”。读着她日渐增厚的译稿,从中了解到我热爱的大师艾伦·金斯堡的成长故事,我也没什么可以抱怨的。
  一位在出版社工作的朋友了解到她正进行的工作,来信说有兴趣出版此书,但版权问题需要译者自己摆平。这似乎不是什么问题,我的诗人朋友、纽约《一行》诗刊的主编严力与金斯堡本人挺哥们儿的。
  事情的结束是在这一年的秋天,我的老友洪烛来西安参加一个笔会,我和妻去宾馆看望他,洪烛是我们在大学里认识的朋友。谈话问他问起妻目前在干什么,妻便大讲她的翻译,讲那本《艾伦·金斯堡传》。后来洪烛也谈到版权问题,由于他就在出版社工作,所以讲起来十分内行,他说仅有作者的同意是不够的,中国的出版社需要向对方出版社“购买”版权,而这笔需以美元支付的费用是国内的出版社所负担不起的,所以目前一般都不会接受这类译书……
  妻说,即使不能出版,她也要把这《雅舍文丛:我们家》译完,就算是为我译的,只让我一个人看。这番表白让洪烛颇为感动,他说要把它写成文章,在情感散文领域洪烛一向是不放过生活中可能的素材。
  在我百般劝说之下,妻中止了她的翻译生涯。每每想起这个破碎的翻译家之梦,她说:“都怪洪烛!这个实用主义者!”
  接下去,妻怀孕了。这是今年春天的事。
  从此她的生活变得格外忙碌,她提早准备了一切,好像那个孩子随时都会生下来似的……到了晚上,她又在一个小本子上写着什么,写的什么呢?
  “写一《雅舍文丛:我们家》,给我的孩子写一《雅舍文丛:我们家》,我要把怀他时每天的感受,周围的人和事都写下来,在他18岁时给他,只给他一个人读。”我想说:“这是一部史诗!”
  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幸福,因为我知道,她是快乐的,这么多年,“一事无成”的她仍是快乐的,每件事都留下了一个过程。
  这么多年,我在现实中为名所累,该怎样善待自己的女人?我不懂女权主义,我也不懂女强人,如果幸福快乐的生活把女人“埋葬”,我只能毫不犹豫地“埋葬”我的这一个——女人!
  有一次,妻问我:“你对我就无所要求吗?”
  我说:“怎么活随你!我只能要求我自己……”
  这大概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
展开
目录
伊沙卷
名诗人父亲的亲情与人文
三月的母亲挽歌
怎样活随你
学做父亲
血统的自恋
春风化雨——致小学生的一封信
恰同学少年
我爱西安
爱子诗传
家——诗选
吴雨伦卷
“95后”作家儿子的记事与奇想
我的父亲母亲
记忆中的油画
猫(1)
猫(2)

自由
距离
尊严
苍蝇之死
酒鬼与清洁工
酒吧
老G卷
翻译家母亲的岁月鼠标
家大放光明
知否知否
口哨
选姐夫
毕业小照
动物学家爷爷与文学少年的碰撞
儿子12岁的成长鉴定
我有多么爱你——译诗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