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陈荒煤文集.3,散文.下:1987-1996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6037888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荒煤(1913-1996),作家、文艺理论家、电影事业家。笔名荒煤。193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灾难中的人群》。三四十年代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刘麻木》、《忧郁的歌》、《长江上》;独幕剧《黎明》、《打鬼子去》、《我们的指挥部》;报告文学集《新的一代》等。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文艺理论评论著作《为创造新的英雄典型而努力》、《解放集》、《回顾与探索》、《荒煤文学评论选》、《攀登集》、《探索与创新》、《点燃灵魂的一簇圣火》;散文集《荒野中的地火》、《冬去春来》、《梦之歌》、《人在旅途》、《荒煤散文选集》;回忆录《永恒的纪念》、《难忘的梦幻曲》;并出版《荒煤选集》等。曾任文化部电影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出版社首任社长等职。
展开
内容介绍
  《陈荒煤文集3:散文(下,1987-1996)》为“散文”卷。收入作者自1934年至1996年写作的散文136篇(第2卷62篇,第3卷74篇),时间跨度62年,是作者主要的创作成就之一。其中多数作品曾收入作者生前编订的《荒煤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2月初版)、《荒野中的地火》(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12月初版)、《梦之歌》(花城出版社1987年12月初版)、《荒煤选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初版)、《永恒的纪念》(重庆出版社1992年10初版)、《难忘的梦幻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8月初版)、《冬去春来》(江苏出版社1994年12月)。少数散见于报刊的作品在编辑文集时也一并选人。目次排列均以写作时间(或发表时间)为序。编辑文集时保留作品的原貌,除了对个别明显的错字做了更正外,不做任何修改。文中注释均为作者原注。
  自1964年文艺整风、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到1978年年初,作者长时间受到批判甚至入狱监禁,被迫辍笔14年。“文革”后复出,发表的第一篇散文作品是《永恒的纪念》(载于《人民文学》1978年第3期)。
展开
精彩书摘
  回顾五十多年自己经历的道路,不论经历过多少坎坷,我仍然能够坚持战斗在文艺战线上,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爱好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召唤问题,更重要的是贫困的生活和革命的召唤!
  正如我在文学生活回忆散记中所讲的:
  “世界文学中一个崭新的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在我国诞生、成长、发展的过程里,它播在千千万万青年心灵中的革命种子,也终于在我的心灵中开花结果了。我只能、也必然走上新文学的道路。因为我的经历、家庭,我灵魂中感受最深、最热爱的只有文学。我别无选择,即使在文学方面我没有什么特殊才能,但我也只能走这条路。”
  中国革命道路是曲折的、崎岖的、艰苦的。革命作家是时代的产儿,必然与革命、与人民共甘苦。正如鲁迅所说,左翼文艺运动是从流血开始的。它的得失都必然要付出沉重的血的代价。可是谁能料到所谓“文化大革命”对30年代的文艺运动进行如此残酷的清洗!然而,又有谁曾料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短短几年的斗争中,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又会有现在这样一大批生气勃勃的文学家成长起来,形成一个崭新的、空前繁荣的文学运动呢?
  鲁迅这段话讲得多好啊!
  “革命时代总要有许多作家萎黄,有许多文学家被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冲进去,乃至被吞没,或者受伤。被吞没的消灭了;受伤的生活着,开拓着自己的生活,唱着苦痛和愉悦之歌。待到这些逝去了,于是出现一个较新的新时代,产生更新的文艺来。”(《鲁迅全集》343页)
  我想,要革命就会有如此的命运,因为革命的文武大军,区别仅仅在于有的同志拿起了枪,有的拿起了笔;有的同志放下了枪又拿起笔来,有的人拿起了笔之后,又去拿枪,都是拿着武器进行战斗的,都不免有牺牲和流血——甚至死于革命队伍中的误伤!
  但愿青年一代作家了解过去革命文学创作事业的艰辛,他们较之老一辈和中年作家的命运已经是够幸福的了!
  我回忆这半个世纪的历程,面对着自己几本薄薄的杂乱的文集,实在有不少的感慨和遗憾。
  但是,我倒真诚地希望年轻一代的作家从我们这一代老人的经历中,真正体会到我上面所提到的幸福。我也坚信,只要青年一代作家懂得他们的幸福、珍惜他们的幸福;能够完全自由地到群众中去,到祖国四化建设的激流中去,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去表现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奋斗的美好心灵,在这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文坛必将出现更加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诗篇。
  当然,这对于我们曾经在中国革命文学道路上多少起过一点开拓作用的老人,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这也正是我们奋斗终生所期望获得的丰盛硕果!
  ……
展开
目录
长江上永不消逝的彩虹
告慰丽尼
悼惦棐同志
从梦幻中走向文学之路
向阿Q告别
仍愿送别阿Q
《生死场》外忆萧红
天上人间的思念——《天上人间》读后
欢笑吧,蔡老!
我仿佛看见他的微笑
一个大写的人真正的作家
一个匆匆来去的过客的回忆
一个真诚的忠告和期望
家乡情与家乡味
茫然于武汉“文化市场”
宣泄什么情感
关于文艺工作团的回忆
永远难忘的新侨会议——纪念周恩来同志诞后
亲切的教诲——回忆周恩来同志
听说教育有失误之后
怀念椿芳同志
重登黄鹤楼
怀念山本萨夫先生
悼家乙
“娱乐功能”及其他
90年代第一个新春的祝愿
冬去春来随感录
真挚的关怀
重返泉城之夜
泉城忆旧有感
我所认识的巴金老人
重访“周公馆”
你是怎么想的
无法弥补的遗憾
我不能也不应忘却的历史——剧联回忆琐记
同志,唱《国际歌》
人老,心可别老
绿色的世界
梦游“三年”的这一天
“我最大的遗憾:不被理解”——怀念学昭大姐
应当自豪的上海人
永远铭刻在心间的会晤
在狱中听到周恩来的心声
一盏小小的煤油灯
小说梦的幻灭——说说我自己
碧榆园情思
我所认识的吕骥——纪念吕骥同志从事音乐活动60周年
最真诚的悼念——告别兆堤同志
奔向延安
《荒煤“挖煤”》的由来
新世纪的文学要真正站起来
1949年春在天津
一件珍贵的礼品
但愿霜叶红似二月花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访冰心老人
“作家与市场”漫谈
把作家推向什么市场
一位严肃、认真、谦虚的作家
“这种癖气决不可长!”
历史的遗憾深深的怀念
难忘的“死胡同”
“自不量力”的呐喊
为迎接新世纪而呐喊——我与中国20世纪
《塞下曲》有感
深圳,我的惦念——李伟彦《圳水吟》序
忆田方
《忆田风》序
闯游俄罗斯滨海区
我不入海谁人海——记东营市委书记李殿魁
我们需要这样的“老头子”
送夏公回故乡
鲁迅的挚友不倦的战士
珍贵的“合影”——再忆萧红
奉献一朵五月的鲜花——告慰夏公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