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灯下艺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79540
  • 作      者:
    陈履生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灯下艺语》为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关于艺术、艺术家及绘画作品等的文章结集。
  内容从自己的成长学艺经历起,至师友杂谈录,对中国绘画和艺术的介绍,主要是个人对这些作品的分析、观点和意见,由此阐发中国绘画在当代的表现,即继承与发扬的问题。对老一代艺术家,也是他的师长们的肯定和褒奖,呈现出中国绘画在近几十年来的丰富灿烂,而盛世之年博物馆美术馆在此间的职能与交流作用,也是作者的着眼点。体现出作者对绘画艺术的独到见地与水准,窥中国艺坛于一斑。是本总结与记录之作。
展开
精彩书摘
  《灯下艺语》:
  黄瓜园的记忆
  1978年9月,我拿着南京艺术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从扬中坐轮渡(现在有了长江大桥)过江,经镇江乘火车到南京后,又转坐公共汽车到鼓楼,然后乘11路公共汽车到了草场门。那时候还没有虎踞北路,只有一条往北的勉强可以通车的简易道路,两边杂草丛生,属于城市的边缘地带,还不如现在城乡结合部繁华,但是,那种情景,以及还保存有一点原生态的感觉,就是郊区的印象。与南艺一墙之隔的古林公园也没有建立,只是园林局的一个苗圃。南艺在这一条路的西侧,拐进去就是一个充满民国气韵的门楼,上面一个“黄瓜园”的门牌。这个四面有围墙的“黄瓜园”,是美术系的所在地,南艺的总部以及音乐系在草场门的教师进修学校(后改为教育学院)。“黄瓜园”里并没有黄瓜,四面都是小山坡。进门就能看到最高也是最大的单体建筑礼堂,路的左侧是美术系的一栋教学楼,沿着路往下走,一个篮球场,两栋宿舍楼,一个饭堂和一个招待所,主要建筑就是这些。
  我们是粉碎“四人帮”之后恢复高考的南艺第一届本科生;是南艺美术系历史上招生最多的一届,共九十六人;而我所在的工艺图案专业,则是美术系此前历史上的一届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班,共十九人。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个不值得一提的数字,可是,在当时却意义非凡,显现了因为改革开放在数字上的突破,并彰显艺术教育春天的到来。我所学的这个专业,是从这一年开始的一个新的专业,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了发展工艺美术事业为国家挣取更多的外汇,根据当时的现实要求和二轻行业的具体情况,将原来的染织专业扩大到染织之外。因为,如果是染织专业,就本省分配的实际情况,一个班有十九人是不能成立的,而图案可以运用到染织之外的其他科目之中。当时的其他院校中并没有工艺图案专业,可见改名的实质是为了多招生。而这一年南艺还多了史无前例的工艺绘画和工艺雕刻专业,显然,围绕着工艺而设置的专业明显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正好像今天遍地开花的设计专业一样。
  ……
展开
目录
起步
黄瓜园的记忆
在镇江高考之后
学书自述
我与摄影
画树题跋
文人的书房
机遇与眼光
《功甫帖》真伪的争议
看《清明上河图》
艺术的搓衣板
科勒·穆勒夫人的“任性”
曾经的海上
不可复制的威尼斯双年展
世博会的检验
从到伊瓜苏
为什么要美术馆、博物馆
私人博物馆
温肇桐
何燕明与陈笳咏
李可染:可贵的江山小景
林风眠的故事会
张仃先生的事业和创造
黄苗子的艺术特色
黄永玉先生八十后新作
朱振南:在语言的矛盾和冲突中调和水墨
我看邵璞的焦墨
傅申先生书法近作感怀
靳尚谊与毛泽东像
向袁运甫先生致敬
黄致阳:符号构成的趣味
寄语远行者
李树基的艺术趣味
吴长江:连接传统的延伸
韩美林雕塑“母与子”
看何水法画展
冯远的《世纪智者》
广军的贺年版画
程小琪的画
读《仰观集》
华人美术教授在美国
重振中国文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