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艺语》:
黄瓜园的记忆
1978年9月,我拿着南京艺术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从扬中坐轮渡(现在有了长江大桥)过江,经镇江乘火车到南京后,又转坐公共汽车到鼓楼,然后乘11路公共汽车到了草场门。那时候还没有虎踞北路,只有一条往北的勉强可以通车的简易道路,两边杂草丛生,属于城市的边缘地带,还不如现在城乡结合部繁华,但是,那种情景,以及还保存有一点原生态的感觉,就是郊区的印象。与南艺一墙之隔的古林公园也没有建立,只是园林局的一个苗圃。南艺在这一条路的西侧,拐进去就是一个充满民国气韵的门楼,上面一个“黄瓜园”的门牌。这个四面有围墙的“黄瓜园”,是美术系的所在地,南艺的总部以及音乐系在草场门的教师进修学校(后改为教育学院)。“黄瓜园”里并没有黄瓜,四面都是小山坡。进门就能看到最高也是最大的单体建筑礼堂,路的左侧是美术系的一栋教学楼,沿着路往下走,一个篮球场,两栋宿舍楼,一个饭堂和一个招待所,主要建筑就是这些。
我们是粉碎“四人帮”之后恢复高考的南艺第一届本科生;是南艺美术系历史上招生最多的一届,共九十六人;而我所在的工艺图案专业,则是美术系此前历史上的一届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班,共十九人。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个不值得一提的数字,可是,在当时却意义非凡,显现了因为改革开放在数字上的突破,并彰显艺术教育春天的到来。我所学的这个专业,是从这一年开始的一个新的专业,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了发展工艺美术事业为国家挣取更多的外汇,根据当时的现实要求和二轻行业的具体情况,将原来的染织专业扩大到染织之外。因为,如果是染织专业,就本省分配的实际情况,一个班有十九人是不能成立的,而图案可以运用到染织之外的其他科目之中。当时的其他院校中并没有工艺图案专业,可见改名的实质是为了多招生。而这一年南艺还多了史无前例的工艺绘画和工艺雕刻专业,显然,围绕着工艺而设置的专业明显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正好像今天遍地开花的设计专业一样。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