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你不重要,你的喜欢很重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9612663
  • 作      者:
    和菜头著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作者简介

和菜头,生于1975年,云南白族,天气预报专业毕业。中国大陆互联网早期用户,微信公众号“槽边往事”作者,「得到」App“槽边往事”专栏作家。

展开
内容介绍

天空赐予我美,我报之以歌。正因为有这样的美,生活才值得让人为之去奋斗,为之去承受。和千万年来不变的雪峰和天空相比,我只是短暂而脆弱的一瞬,可我要让这一瞬开出花来。——和菜头《阳台有花》

本书由和菜头精选「得到」App开设的个人专栏和同时期更新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槽边往事”400篇文字中的80篇,集结成册,以飨读者。

内容分为三个篇目:上篇“借双眼睛看世界”,漫谈碎片化时代下的学习、思考与自我安顿;中篇“何以遣有涯之生”,引导读者从细微处重新认识生活的本来面貌;下篇“砒霜鸡汤两相宜”,运用中年人独有的睿智和冷静,与读者一起探索心智成长的路径。

文字温柔敦厚,谑而不虐,谈言微中,直指人心。


展开
精彩书评

和菜头是一个非常会写文章的人,他能带给你不同以往的生活体验。——陈坤

和菜头时常对我暴起断喝,如晨钟般醒脑。——罗振宇


展开
精彩书摘

碎片化时代的学习

我们现在确确实实处在了一个碎片化时代里,这看起来是一种全新的情况。因为时间被切割为无数碎片,意味着我们很难连续从事某种行为。比如说音乐,它在今天往往是作为工作的背景而存在,我们很少专门抽一个下午什么都不做,只是安安静静听音乐。因为只要坐下来5分钟,我们就会忍不住伸手去拿手机,看看朋友圈是不是又有了更新。再比如说读书,一口气读完一本书那是小时候的事情了。每次我们读上几页,就会被其他的事情打断。所以,枕边和马桶才是最合适的读书地点,唯有在那些地方,我们才有相对集中的大块时间,可以安心读上一大段。

那么,学习的事情又怎么说呢?在一个碎片化时代里,所谓终身学习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还存在学习的可能?如果有,它会是怎样一种形态?

记得有一条中年汉子,突然决定学习编程。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来问我:为什么我学完了教材,却还是没有办法编出一个有用的程序来?我相信他的态度足够端正,我也相信他学得足够认真,但我同样相信他的话——即便做对了这一切,一个人还是很可能无法编程。这是因为他已经进入了成人的世界,却依然用青少年求学期间的学习方法。当一个人还是孩子的时候,有整块的时间专心学习一本教程,努力做练习题,然后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文凭。成人世界里不是这个逻辑。

成人世界里极少允许一个人继续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它要求人们去解决非常具体的问题。无论你学过什么,学得怎样,你能解决具体问题就算是通过。学编程对于一个学生才构成一个目标,对一个成人来说,编个什么具体的程序才是目标,否则就是全无意义。如果当初那条汉子决定编写一个微博程序出来,那么无论他的程序学得怎样,他最后多半能搭建一个出来。哪怕他实在是编不出来,可以到网上找几个示例,自己拼拼凑凑、修修改改做出一个来。在拼拼凑凑、修修改改的过程里,他会用最直观的方式学会编程。

许多人不赞同这种方式,因为觉得这和他们所受的教育相互抵触。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对学科的全貌并没有认知,对于细节没有深入地了解,那么就不算是掌握知识,自然也就谈不上运用。那个中年开始学习编程人,之所以编不了程,原因是学习得还不够,应该把进阶教程和高阶教程都学完,那么自然就能够编写任何他想编写的程序了。

这样的想法有道理,可是回答不了几个最简单的问题:

——股市赚大钱的人里,经济学博士占多少?

——著名小说家里,文学博士占多少?

——乔布斯会编程吗?会工业制造么?

碎片化时代不是手机带来的,我们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进入了碎片化时代——成人世界就是碎片化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一辈子从事一项职业,在不断的转职过程中,他哪里有三五年回到学校专心学习一段时间?谁会留着职位等着他用完备知识武装头脑?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实战解决学习和训练问题。在转职早期,每天都会遇见千奇百怪的问题,都是本行业的各种碎片问题。然后,处理完三个月的碎片事件,这个人也就差不多在脑海里拼凑出对行业的认知,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和应对日常问题。经历过这一段之后,他就算是入门了。

如果看互联网行业的话,情况就变得更加极端了:行业太年轻,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称得上是互联网专家。自称是互联网专家的人,在过去30年间都败落了。一个年轻人在1999年去深圳加入腾讯的时候,他能系统性学习什么?做好什么准备?他能全面了解互联网的什么知识?一个年轻人在2011年去北京加入陌陌的时候,所谓互联网的知识对于他有任何帮助么?那时候谁能告诉他说虽然现在不赚钱,但是5年后凭借视频直播公司能实现赢利?没有,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

我认识那个1999年去腾讯的年轻人,他到了腾讯之后几乎做过所有的工作:客服、市场、前台、话务……没有哪一样和他之前的专业有关,也没有哪一样不需要他立即开始学习,因为那是家初创公司,每个人都需要干所有能干的活,就像是消防队员。但是,又没有哪一样能做非常精通,因为需要随时转职,抵上火线。最后,凭着这一点、那一点,他倒成为了对QQ理解最为深刻的人之一,所以,他成为了QQ群之父——他知道用户需要什么。

有人看到这里会反驳我说:你说的这一切都是做事,不是学习。没错,在成人世界里,做事就是学习。如果你没有具体的事情,那样的学习就不是学习,而是一种消遣,就像周末去上绘画班和烘焙课一样。在每天纷至沓来的事情中,蕴藏了无数可以学习的碎片。你要想解决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学习一点点东西。所有这些一点点累积起来,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形成一个大型拼图,那就是你的所得,谁也抢不走。

我知道,这样说起来显得非常功利主义。仿佛成人世界里一切都是以有用无用来衡量,仿佛为了解决任何问题,都是采用一些临时手段,一些拼拼凑凑的方式,勉勉强强应付过去,乃至学习也变成了实用至上。事情是这样的:不计任何成败利钝进行研究,那是学者的事情。而我们都不是学者,我们只是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作为普通人,不可能等我们洞悉的事物的全貌才动手,也不可能等我们找寻到最优方案才执行。我们就像是在一个漆黑海滩上埋伏的士兵,偶尔有个照明弹划过,照亮海滩一角就要立即射击。手里有枪用枪,有弹弓用弹弓,什么都没有的话,那就撒沙子。

关键的地方就在这里:无论是用哪种方法,你行动了,会换来一个反馈。然后下一次,你就可以调节你的行动,尝试产生新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学习。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自由发挥,没有足够的教材让你全盘掌控,你只有一闪而过的照明弹,那就是事件的碎片,而你所能做的,就是立即扣动扳机。

所以,不必为你没有整块时间“学习”而感到抱歉,我们都是乱枪手。


开始写作吧 

每隔几年我都会在网上呼喊一番,希望人们拿起笔或键盘写点什么东西。为此,我每次都要绞尽脑汁找个新的理由。这是一件极度无望的事情,任凭我怎么呼喊,能够响应的人总是那么的少。所以,我总是在不断追问自己:是不是我劝说的方式有问题,总是不能找到人们心底里的那个开关。


你知道的,理工科学生总是这样,当他们被卡在某处但内心又确信一定存在某种解决方案的时候,他们就被这个尚未找到的方案彻底魇住了。在找到它之前,他们会不休不眠,不思茶饭,心心念念只有这一件事情。就像我之前每年春节回家,为了恢复家里的无线网络,第一晚经常要工作到凌晨三点以后——路由器和Windows系统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一个未解之谜。

 

如何劝说他人加入写作的行列,对于我同样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这一次在「得到」App我不想继续呼喊,陈说写作的好处,我打算换一种方式:

 

写作是一件给人带来压力的事情。但关于这种压力,绝大多数人都理解错了。人们不去写作,最常见的理由都是“我怕自己写不好”。其实,根本不用为这一点背负任何心理压力。因为在我看来,并不存在怕不怕的问题,而是基本上没可能写得好。所以放心吧,你是写不好的,不用为此焦虑了。明白这一点有利于打消所有妄念,回归写作的本质。

 

既然写不好,为什么还要去写呢?原因有两个:一、如果秉承做不好就不要做的原则,我们现在还在树上蹲着挠痒痒;二、所有人一开始都写不好,承认这一点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2004年的时候,我就尝试过写剧本。剧本和散文、议论文完全不同,是一种非常专门的文字。当时我和宁财神打赌,说我也能写出《老友记》那样的喜剧。于是,我写了一集后自信满满地发过去叫他“跪读”。不一会,我就收到了他的回复:“知道你写的是什么吗?你写的是屎。”知道自己的剧本是垃圾之后,我整个人感觉好多了。因为宁财神的判断如果正确的话,那么,我只需要稍微一点点,就可以达到除了进步就只有进步的境界。后来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我真的写出来了一些剧本,而且在专业编剧那里的评价还不错。

 

所以,请接受一开始不可能写好的这个设定,不要用文章好坏来给自己施加心理压力。写作真正的压力来自于完成一件事情的压力,你要么一开始连个标题都想不出来,要么写两段之后就不知道如何继续下去。写第一篇文章会是一次漫长而痛苦的自我挣扎,你大概有30%的精力花在构思内容上,剩下70%的精力花在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上。对于自恋的人而言,后者的比例可能在95%以上。在这样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如果你到最后还是能完成这篇文章,那么你就已经从写作中获得了第一个收益——你用最小的代价,体验了一件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文章好坏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完整地经历了一次创造,而且是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干扰下完成了这次创造。从此,你就拥有了创造者之心。

 

现代人对成功的渴望几近疾病,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焦虑和痛苦。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意淫太多,体力太差。在脑子里想象一件事情的时候居多,但真正动手去做的时候很少。这是因为聪明人太多,聪明人的问题在于喜欢用思考替代行动,然后竟然为脑海里想象的得失而感到苦恼。写作是一件小事,但是在过程里和所有其他的创建并没有任何不同。通过写一篇文章,可以建立起对完成一件事情、创造一个事物的真实体验。于是,人就从脑海里奔逸不休的各种想法里摆脱出来,专注在手头的一件事情上,由此回到了真实的现实世界。重新获得对完成一件事情的正确感知,这就是创造者之心的大用。

 

能够写一篇文章远远不够,甚至都不算是我的目的。我要求不单得写出来,更要发表出去。无论是贴到朋友圈,还是发到微博,甚至是自建一个微信公众号,都要把文章公开给世人看,这才是写作所能带来的真正的压力。写日记锁在抽屉里没有压力,有些人甚至乐此不疲。但是,当文章面对公众的时候,内心的感觉会完全不同。你会面临根本无人点击的压力,然后是有人批评的压力,最后是长期无人问津的压力。基本上,这是一个自我不断受到挫败,遭遇伤害的过程。

 

可能有三种结局。第一种是一段时间之后就放弃了,大多数人都如此,不必对此感到抱歉;第二种是写了一段时间之后渐入佳境,发现了自己在写作上的才华,并且获得了人们的认可;第三种是写了一段时间之后没有任何变化,但是自己已经把写作当成了一种乐趣,用于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想法,同时把写作作为一种帮助思考的方式,在写作的过程里完成了理清思路的工作。

 

对于后两种人来说,他们都获得来自写作最大的祝福——清晰而准确地感知到时间的效用。无论是看到文章转遍天下,还是翻阅过去生活的记录,都能让人感知时间是如何流动,又如何在自己身上发生效果的。人们经常说一句话:现在的人太浮躁。什么是浮躁?就是当一切都在追求效率的时候,人们就失去了对时间的正常感知,进入一种极为狂躁的状态。恨不能孩子在一夜之间长大,事业在一日之间崛起,股票在上午买进,下午就立即涨停板,并且就这么一天天涨停下去,甚至都不考虑一直涨停没法卖掉的问题。


所有的都市神话都围绕“快”字开始。出租车司机在流传客人甩手就给了一千块不用找补的故事,城市贫民在流传家里翻出个祖传尿盆鉴定后发现是文物价值过千万的故事,都市白领在流传卖了房子在股市玩杠杆一个月赚了几十倍的故事,就连互联网圈的新闻也在讲述90后花三个月做产品获得千万美金投资的故事。嗯,我非常期待将来有一篇新闻稿的标题是:《14亿中国人都惊呆了:一枚精子靠游泳培训软件24小时内获得300亿美金投资》。

 

所有这些故事普遍地让人产生焦躁:我落后了,我错过了,我就差那么一点点。觉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是如此简单,发生概率又是如此之高,似乎自己身边每一个人都在以更快的速度更简单的方式发家致富。在每一种挣快钱的方式边上,总存在一种更快的,而自己总是一次次刚好错过。

 

写作刚好可以治这种病。

 

如果你从0次点击开始写文章,写到1000次;或者从0字节开始,写到100篇文章,那么你会理解做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是什么,知道需要多少时间流逝,事情才会前进一点点。你会清楚地知道,在任何一点点看得见看不见的个人成就下面,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作为基础。于是,别人在多短的时间了做成了多大的事,赚到了多少的钱,和你全无任何关系。你有你的时间,你有你的节奏,彻底从群体性的疯狂心念乱流里改出。即便是我出一本《72小时:写作从入门到精通》的指导手册,你也不会去买。因为你清醒地知道这本书的真名叫《72小时:写作从入门到放弃》。

 

以上就是我建议你尝试写作的理由。我鼓励你直面来自内心的压力,来自时间的压力,而不是来自欲望的压力。既然你已经在受着来自欲望的苦,那么不妨再换两种苦楚试试。当一个人感受到真实的压力时,才会感知到生活和生命真正的质感。那么,他的选择才可能是一种选择,他的渴望才可能是一种渴望,也终究有达成的希望。所以拿出你的笔,敲击你的键盘,写作的时间到了!


是怪物就去北京上海深圳

如果你还年轻,如果你已经确定自己是一头怪物,那么,你要尽快跑到北京、上海、深圳来。哪怕你在家乡的时候头长犄角、鼻孔喷火,到了这样的超级城市里,你只是最正常不过的存在。这里有无数怪物彼此相安无事地待着,人们对此早已见惯不怪,甚至都懒得转动眼球多看一眼。最奇妙的是,正因为这种绝大的冷漠,成就了怪物们最渴望的宽容氛围。

是的,你没有听错,我说的是逃往北京、上海、深圳。在你的家乡,在某个你生长了二三十年的小城镇,如果你拒绝过上和所有人一样循规蹈矩的生活,拒绝结婚生子,拒绝稳定工作,拒绝放弃影响你赚钱升职的爱好,那么你就变成了一头和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的怪物。于是人们要挽救你,要教育你,要让你学会认命,停止毫无意义的折腾,这样你才能和大家一样“踏踏实实过日子”。

许多人因此选择了对抗,在愤怒中慢慢变得绝望,在绝望中变得麻木,在麻木中逃往虚无,甚至最后也就这么接受了生活的设定——既然人人都能这样过,为什么我不可以?当然不可以,因为你是一头怪物。怪物也许会暂时沉睡,但是最终还是会苏醒。当它苏醒过来愤怒咆哮时,每一个午夜都漫长到就像是一生一世。选择对抗,就是选择相信世事会按照自己的心意转变,反对你的人们转而支持你。这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人的一生实在是太短暂了,短暂到不应该指望在一世之中达成这样的转变。

在北京、上海、深圳,唯一需要对抗的只有你自己。只要你没有被自己的欲望所摧毁,那么,无论你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都不会有人干涉。坦率地说,在这里根本没有人关心你的选择是什么,人们更关心你有什么价值,你能做什么事。所有那些你在小城镇里成为怪物的原因,在这里什么都不是,甚至没有人会注意到你有没有结婚,你是不是自由职业者,你的头衔和位阶是什么,以及你愿意耗费多少时间在不赚钱的爱好上——在这里这反而是一种被称许的美德,而且总能找到一批同好,他们的逃亡时间可能更早。

最妙的是,去往北京、上海、深圳,往往被视为个人发展的最高阶。因为在追求世俗意义的成功之路上,超级城市里的搏杀才是竞争的终极形态。人们通常认为唯有最强悍、最狡猾、最有野心和能力之辈,才能在那个舞台上角逐。所以,一个想要逃离小城镇生活的人,最佳的方法不是和周围的一切对抗,而是混进前往超级城市的战士队伍。当你说你要离开这里参加搏杀的时候,所有曾经批评你不思进取、不切实际的人会立即闭嘴,并开始默默懊悔说了太多话以至于你现在矫枉过正,却又不好阻拦你。对于一头怪物而言,去北京、上海、深圳“发展”是最好不过的出门条。

有时候,人对自己的认知未必准确。不是所有的怪物都是真怪物,也许只是青春期过长,或者只是陷入了某种形式的自恋。但青春期总是会过去,沉溺于自恋之中也总会警醒,明白自己的能力和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匹配。于是这样的人会在一夜之间突然面目全非,变得和周围的人一样,仿佛过往的一切不过是幻梦一场。问题是,无论是周围的人还是自己,在一开始都难以分辨是什么是真怪物,什么是扮怪物。

送这样的人去到北京、上海、深圳,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鉴定。因为这里有足够多的诱惑,让一个人对物欲产生兴趣。同时,又有足够大的压力,让一个人的生活足够艰辛。如果不是一头真的怪物,在这两样东西的夹击下,很快就能显露出本性,明白退回去才是最佳选择。对于真正的怪物来说,能够保有自我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为此愿意支付任何代价。所以,既不会感到超级都市里炫耀一般的物质陈列会造成无可阻遏的欲望,也不会因为需要为房租水电付出艰苦努力且看不到尽头而产生畏惧。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头怪物,那么就应该一早去北京、上海、深圳生活一段时间;如果你认定自己是一头怪物,那么就应该尽早逃往北京、上海、深圳。城市越大,也就越容易找到生存的空隙,距离别人的眼光和评判也就越是遥远。在别人逃离北上广,去三四线小城隐居的时候,作为一头怪物,最适合隐藏自己的地方却需要逆流而上。就像是这北京10万块钱一平方米的房价,它几乎是永久性地解除了你买房的义务。在压力最大,竞争最强的地方,也同时有着最大的解脱。


展开
目录

序 言 疾驰中的风景 

上 篇 借双眼睛看世界 

碎片化时代的学习 

本来不读书 

游戏与“三观”

能坚持一两件事情就足够了

重温《寿司之神》 

和虚无感对抗

出人意料的反对者 

彼岸之人 

《失败学》教程 

捍卫你的审美

找最便宜的那个理发师 

梵高和梵高奶奶

有生之年应该去一次卢浮宫

中秋之约

再见科恩

我的大学 

转职黑暗期

社会是最好的商学院 

一个咒语

为什么每一次都是多头赢了 

大公司里的活死人

大公司里的幸福时光 

为什么公司政治是没法避免的 

写给应届毕业生的99条人生箴言 

中 篇 何以遣有涯之生 

开始写作吧 

写作这件小事 

写作课教案 

从网络小说学习写作 

忘掉文笔这件事 

坦坦荡荡聊聊钱 

如果王小波活到今天

鹦鹉大葱 

为什么看菜谱也做不出好菜来 

家常菜教程反思 

那些难吃的蔬菜 

厨房里的迷信

回锅肉里的味觉密码 

家里的蔬菜汤 

聊聊云腿月饼 

趁着雨季还没结束

干煸牛肝菌 

吃火锅的礼仪 

深山美食高手 

买房子究竟是买什么 

你家客厅正中是什么 

为什么客厅里需要一台音箱 

宠物和植物

阳台有花 

最小搬家清单 

春节是度假 

夏季乘飞机的正确姿势 

下 篇 砒霜鸡汤两相宜 

小时候家里穷

没有如果 

电话打不通的那个早上 

推门而入 

你不重要,你的喜欢很重要 

保全自我 

好 人 

关于听话的三堂课 

懂事的孩子没糖吃

那些坚硬的部分 

是怪物就去北京上海深圳 

怪物天注定 

你是个砍柴的 

关心则乱:人为什么会被营销

升级你的操作系统 

话术:撒谎和误导

你有没有这把锤子 

车祸以后 

越过奥运 

台风天 

甜蜜人生 

习惯性戒烟 

中产阶层式恐慌 

鲨鱼和猪 

反思树洞 

另一种世界观

写在清明节

选择的烦恼 

那些最终变成了牛的猪 

怎样做一个得体的中年人 

如风中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