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1927·上海》:
陆小曼“风景”内外
近数年来有关陆小曼的书相继见世,有写有编,和以前《人间四月天》等相比,虽然仍然辗转于徐志摩、林徽因、张幼仪之间,但是既把陆小曼置于舞台中心,故事的讲法应有所不同。这类书的出现,从大环境说,不外乎对于民国文化的怀旧想象,尤其是对于上海,正如《人间四月天》的作者最近又推出了张爱玲和胡兰成的传奇,原先题为《她从海上来》,后来改成《上海往事》,更具地域怀旧的色彩。怀旧作为文化心理的表现,蕴含着某些现下价值方面的缺失。这两位绝世才女,各领一时之风骚,在爱情上却皆以悲剧告终。无论是超越是局限,她们不惜惊世骇俗,却恪守窈窕淑女的规范。也许因为我们做不到。于是在“此情可待成追忆”之际,给她们的悲剧披上了光环。
1926年10月徐、陆在北京成婚,为媒体聚焦的是陆小曼。先是《北洋画报》在10月、11月先后在头版刊出陆的照片,标题为“徐志摩先生之新夫人,交际大家陆小曼女士”。一为侧面头像,发际别一朵大花,似烟花绽放。另一张为半身像,倚窗回首,一脸稚气。次年两人移居上海,陆的特写照片见诸《良友》《上海漫画》等刊物上,其生活隐私也成为小报追踪嚼舌的材料。特别是《上海画报》,在头版刊登她的玉照多达十余次,其锋头之健,大约后来的张爱玲也难以比肩,尽管是表面文章。胡适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她到了上海之后即成为公众人物,的确是一道不得不看的风景,而她的镜像世界也足以令人瞩目。
小曼与志摩一见倾心,爱得死去活来,各自离婚再婚,费尽周折,轰轰烈烈,传为美谈或笑谈。但婚后小曼为徐家所不容,遂迁往沪地,不久两人生了裂隙。小曼沉溺于阿芙蓉,当中又生出第三者,而志摩的灵魂中也不止一个女人,至1931年他飞机失事,小曼更是离群索居。对于这些我们耳熟能详,本文就《上海画报》对小曼的不寻常“捧角”之举摘取一些细节,以资谈助。她这一生命中的黄金时段,看似题外话,却也让人想见其为人,当然也影响到与志摩的情感。至于其间涉及二十年代末新旧文化融会交杂而打造都市文化新景观的契机,读者或不无兴趣。
徐陆结婚后不久,10月21日《上海画报》上刊出寄自北京的《徐志摩再婚记》一文,说“鼎鼎大名自命诗圣的徐志摩先生”和“也是鼎鼎大名声震京津的陆小曼女士”,如何各自经历了婚姻破裂,最后说道:“从此徐先生无妻而有妻,陆女士离夫却有夫。真是一时佳话,多么可喜。”文中对社会名流夸张、肉麻又讽嘲,也使本地读者获知徐陆在京中的名气。12月6日上海最有影响的小报《晶报》刊出《记陆小曼》一文,说陆小曼前夫王赓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在北京任路警总局副局长,收入不够小曼花销,“盖小曼眭素豪侈,每晚必高朋满座,男女杂沓,为乐靡涯,又常跳舞于北京六国诸饭店”,王赓“初则规戒,继以争闹,卒至提出离婚案”。又说实际上“以小曼钟情于志摩故也”。这篇稿子也来自北京,文末有报纸编辑的按语:“作者王如龙君,自言小曼为其前嫂,所记当无不确,故采录之。”王如龙属王赓至亲,文中寥寥勾画出陆小曼的奢靡和别恋的形象,当然带有负面评判,编辑也相信,这颇能反映当时一般的观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