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武曌:中国唯一的女皇帝:China's only woman emperor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20121521
  • 作      者:
    (美)罗汉(N. Harry Rothschild)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作者说明

对于中国的皇帝,后人往往熟悉其死后的庙号,而非本名。然而,本书使用了武曌自己选定的名称,而非其庙号,这是因为武后、武则天或则天皇后等称呼,仅仅是儒家“正名”传统对她的一种弱化和对其伟大事业的一种贬低。


编辑推荐

罗汉(N. Harry Rothschild)是中国史领域较为著名的武则天研究专家,他与唐史研究界的联系紧密,擅长使用汉文资料和用中文写作,是当代不可多得的知华派和优秀汉学家。作者的专攻在于武则天时代的精神信仰、宗教世界和传统文化的结合,这些都是本书中也展现出来的不同视角——与中国学者重视政治史、日本学者精研阶层分析都不同的是,作者是从精神信仰作为政治资源的角度来剖析武周政治史。其次,本书的叙述剪裁得当,既不失真,也不过分拔高,细节很吸引人,总体脉络也与国内多部较为流行的武则天传记决然不同,其中很多世界史角度的解释也颇有新意。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在写作手法上,本书都是一部“大家小书”的规模和内涵,十分值得推荐给中国读者。


本书卖点

1.本书作者罗汉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唐史学者,同时个人对武则天的研究既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又有充满趣味的探索。

2.本书原版是Pearson Longman的世界人物传记系列的一种,与《徽宗》等都是阅读量较大的几册之一。

3.本书从精神信仰作为政治资源的角度来剖析武周政治史,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视角。

4.本书总体脉络也与国内多部较为流行的武则天传记决然不同,其中很多世界史角度的解释也颇有新意。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罗汉(N. Harry Rothschild),美国著名汉学家,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与中国唐史学者交流广泛,在中国发表论文《启母之神化与武曌的政权》(收入《武则天与神都洛阳》一书)、《从西方文学来看武曌“无字碑”的含意》(载《乾陵文化》第三辑)等论文,对于武则天的研究和撰著既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又有充满趣味的探索。


译者简介

冯立君,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葛玉梅,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在读博士、助理研究员,译百翻译(北京)有限公司翻译总监,主攻宗教社会学及文史作品中英互译。


展开
内容介绍

武曌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堪称传奇,充满了戏剧性、谋杀、阴谋、谜题、欺骗、情爱以及疯狂,令人不可思议却又引人入胜。美国著名汉学家罗汉利用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及其他史料文献,追溯武曌一生错综复杂的轨迹。在还原真实的、而非被神化或诋毁的武曌的同时,《武曌》一书对于了解古代中国的朝廷、社会、两性关系的性质,以及礼制、象征和美学在皇权政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展开
精彩书摘

最初,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并没有名字。她是武士彟第二任妻子杨氏所生的次女,武士彟是当时中国西北的一位富有的木材商人,在唐朝(公元618~907年)初年成为朝廷官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像这般血统并不尊贵的女子鲜被提及。中国历史的传统更多是通过记载忠心文臣的睿智谏言以及骁勇武官的英勇战绩来向后代进行道德说教。

武后或武则天的后代对这位独特的人物可谓耳熟能详。然而,“则天”并不是一个名字,而是取自她的一个称号“则天大圣皇帝”(其中“则天”意为以天为则),这是她在公元705年被迫让位后使用的尊号。705年底,她自愿放弃了帝号,但保留“则天”作为她“则天大圣皇后”称号的一部分。在她去世数十年后,她的称号进一步被精简为“则天武后”。然而,几个世纪之后,历史学家往往称她为武后或武则天,这给人一种印象,似乎“则天”就是她的名字,因此大众将“则天”与其姓氏连在一起,开始称她“武则天”。如此一来,“则天”二字便脱离了她的帝号,沦为了一个俗名。在儒家的历史学家以及很多现代学者的笔下,“武则天”这个名字所对应的,往往是一个残酷、淫荡、非法、无情而又野心勃勃的篡位者形象。

“则天”的称谓很可能来源于洛阳的则天门,公元690年武曌在此登基称帝。说来也奇怪,此门恰好可以证明“则天”并非武曌本名。应天门在唐初被焚,并于公元665年重建后改名为则天门。如果作为皇帝,她的本名即为“则天”,那么用这两个字命名一座宫门应是当时之人十分忌讳的做法。

***

历史上她通常被称作武氏,这是一种对武家女子的泛称。尽管当时中国的女子婚后仍然保留自己的姓氏(现在也是如此),这一习俗并不能说明个人赋权的程度。在中国的传统理念中,一个人的姓氏及血统十分重要,这体现为中国的人名总是姓在名前。婚后,娘家的情况可能决定一位妇人在夫家众多儿媳中的地位。即使是在为女人所作的纪念性墓志铭中,女子的名字也很少出现。


武曌的乳名为“华姑”。在她正式登基之后,为了回避女皇的名讳,华州更名为太州,位于今湖南省洞庭湖北岸的华容县改名为容城县。武曌这个幼年时期的称谓与一位同代人黄灵微的一个称谓极为相似,黄灵微为唐代的著名女冠,世人称其为“花姑”,谓其年八十而有少容,貌如婴孺,蹀履徐步,奔马不及。

13岁时,武曌凭借父亲生前作为唐朝开国功臣的地位以及自己的智慧与美貌,离开寡居的母亲,被召入宫,选为才人,成为唐太宗后宫九位五品才人中的一位。才人并不是她的名字,甚至也不是一个重要的内官职位,它只是对后宫五品内官的一个通称。

因为她的美貌,太宗赐号“武媚”。后来,当她被太宗的儿子与继位者高宗带回后宫后,又被升为昭仪。和才人一样,昭仪也只是一个封号而不是名字,仅说明其为九个正二品妃嫔之一。

她最初默默无闻,其后迅速崛起,在公元655年被唐高宗立为皇后,取代了出身名门望族的王皇后。674年,高宗与武曌开始自称“天皇”和“天后”。683年,高宗驾崩之后,武曌的政治权威日渐加强,她因此获得了更高的皇室封号。首先,和其他丈夫去世的皇后一样,她成了皇太后。然而,她扮演的却是摄政者的角色,在儿子继承高宗的皇位后继续代理朝政。大臣们称其为“陛下”,她自称朕,意即“寡人”,这个称谓彰显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和唯我独尊。这个称呼为皇帝所垄断,其作用与欧洲王室的自称“the Royal We”类似。

据此看来,父权社会的各个阶段对她的称呼均为姓氏加上内官称谓:她是武氏家族的一员,是太宗皇帝的一名才人,是高宗的配偶以及皇后,在高宗死后被尊为皇太后。然而,她依然没有自己的名字。

公元688年,武曌加尊号“圣母神皇”;690年正式称帝,称“圣神皇帝”。此后,更多夸张的封号加诸其身:693年加“金轮”;694年加“越古”;695年加“慈氏”,同年,去“慈氏越古”,但增加“天册”。封号虽然显赫,终究只是封号,仍不是她的本名。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名字有何含义?

第二章 女皇荣升的历史前提:草原文化、丝绸之路与佛教

第三章 从四川乡下到大唐深宫

第四章 武后:防守策略转变

第五章 二圣

第六章 天后及皇太后

第七章 情人武曌:如意君的女人

第八章 圣母崛起

第九章 恐怖的女皇

第十章 仁慈的菩萨

第十一章 周朝皇帝

第十二章 耄耋隐退:晚年的继承权、党派之争以及驾鹤西去

结语 武曌徒劳的追求

参考文献说明

年表

术语表

译后记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