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千载书函承一脉/谭汝为
美哉,尺牍!(代前言)
周武王的战斗动员令——姬发《牧誓》
最早的外交“照会”——郑子家《告赵宣子书》
不战而屈人之兵——鲁仲连《遗燕将书》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乐毅《报燕惠王书》
“皇帝”称号之始——赢政《初并天下议帝号令》
辞藻华丽声韵铿锵——李斯《谏逐客书》
不失时机地指点迷津——陈馀《遗章邯书》
治国必求贤才——刘邦《求贤诏》
手中有粮遇事不慌——贾谊《论积贮疏》
一腔辛酸泪满纸肺腑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一封自辩书——李陵《答苏武书》
“书奏宜理”——班昭《为兄超求代疏》
“蛲蛲者易折,皦皦者易污”——李固《遗黄琼书》
感天动地伉俪情——徐淑《又报秦嘉书》
一封推荐信——孔融《论盛孝章书》
韫椟玩耽说《龟赋》——陈琳《答东阿王笺》
一纸任职通知书——曹操《授崔琰东曹掾教》
“《出师》一表真名世”——诸葛亮《出师表》
是社交书札,也是文学批评史文献——曹丕《与吴质书》
道不同不相为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以孝行天下——李密《陈情表》
质朴无华请假条——鲍照《请假启》
一篇优美的骈体散文——丘迟《与陈伯之书》
见解独到的家训——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且看谏书上九重——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当太宗遇到拍马者——李世民《答虞世南上<圣德论)手诏》
气盛而词断的檄文——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璺檄》
飘逸洒脱自荐书——李白《与韩荆州书》
“省部级”大官的小借条——颜真卿《与李太保乞米帖》
幸灾乐祸的奇文——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写信参考——张敖《新集诸家九族尊卑书仪》
给晚辈的劝勉信——欧阳修《与十二侄》
一语胜人千百——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文无定式,当如行云流水——苏轼《答谢民师书》
淡雅婉丽的抒情短章——秦观《与邵彦瞻简》
独出心裁的贺信——李清照《贺孪生启》
“仰天长啸”般的早期呐喊——岳飞《南京上高宗书略》
“不食周粟”宣言——谢枋得《却聘书》
“字字血泪”托孤书——李氏《托孤母氏书》
一幅“上下相孚”图——宗臣《报刘一丈书》
备棺上疏——海瑞《请臣下尽言疏》
十七岁少年的临别留言——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以词代信——顾贞观《金缕曲》
“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郑板桥《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写给逝者的信——袁枚《祭妹文》
世无农夫,人皆饿死——纪晓岚《训诸子书》
读书、立志及其他——左宗棠《致孝威、孝宽》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林觉民《与妻书》
后记
内容摘要
《牍海笔踪:中国古代书信精品48篇解》精选中国古代尺牍精品48篇,从书信角度进行了解读。
《牍海笔踪:中国古代书信精品48篇解》篇目包括书、诏、令、疏、笺、表、帖、简、祭文等,内容涉及历史、艺术、文学等方面,作者对每一篇都做了详细注释和解读,同时介绍了中国古代书信常识。
《牍海笔踪:中国古代书信精品48篇解》能帮助读者了解古代尺牍全貌,感受中国书信文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