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卫私生活!法国年鉴派经典传世之作
2.“星期天历史学家”、本书主编阿利埃斯和杜比与马克思并列为20世纪19位最著名的史学家
3. 独特角度(正史和野史合一)
4.插图版(3000余幅未曝光的私人生活图片和图片故事)
5.与“正史”相对,与“公共舞台史”相对,与男性统治史相对
6.非纯粹个人的秘密生活史
7.私人生活史并不是记录一些逸事,它是一部日常生活的政治史,它的背后是国家
8.史学上最伟大的历险,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9.欧美一流高校世界史专业必读书
以微观历史的角度,以历史年代为时间纵轴,全面书写个人的私密生活史——围墙中男人的权力与女人的权力、老人的权力与青年的权力、主人的权力与仆从的权力,小到家庭争吵,大到王室血案;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基本方面,小到诸如住宅、卧室和床榻,大到诸如家庭生活、家居环境、交友空间、宗教信仰以及生育、教育、死亡等,是现今一部权威的人类私人生活史。
感性的教育
就爱情而言,把握过去是十分重要的。古老的方式继续控制着人们的感官。19世纪的情人们无论是否意识到了,都受到了许多传统模式的影响:高贵的爱情和它深思熟虑之后的过程;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柏拉图主义和天使般的人类学说;古典的甜言蜜语和对激情风暴的修辞;反对革命的牧师关于“愚蠢爱情”的指责等。很明显,从思想启蒙中继承来的理论影响更为巨大。精神疗法家对于灵魂本质的反思,内科医师和精神病医师们关于感情本原的观点,两种性别特性的存在,生理透支的危险,对于性罪行的重要性在神学上引起的论争,所有这些形成了爱的行为。
不过重要的现象是,对于浪漫的爱情人们一开始是小心经营的,然后激情就慢慢减退了。在这一有关爱情的新观点之后,有着关于灵与肉关系的大量不同理论,我不再就此主题进行探讨了,因为通过考察一种与之截然不同的理念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东西。19世纪时人们相信女人有双重人格,她既有好的一面又有邪恶的一面,我认为这一信念是了解该时期人们爱情态度的关键因素。由于受到与毒蛇所订立的远古契约的左右,夏娃之女生活在制造罪行的经常性危险里,驱除邪魔是她生活的一部分。由于贴近自然的缘故,女人具备有关生和死的隐秘知识。人们假定女性易于获取地球上的能量,女性的色情狂症状和歇斯底里就是明证。简而言之,女性其实是郁积的火山,一旦爆发,基于她性别的狂躁就被释放了出来,她会贪得无厌地追求爱情,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判断,她的表现会和那些发了疯的男人一样。这个1世纪前就逐渐形成了的新表征体系触动了19世纪末期的艺术家们,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关于女性的谜团上。他们所描画的女人既有野性也不无纯真:如同女性的斯芬克司,腰部环绕着毒蛇,眼中闪耀着野性的光芒。就像克劳德·昆杰在其富有才华的分析中指出的一样,现代主义神学的编码需要这样的一个代表符号。小说家们,特别是左拉,从贪婪的女人中塑造出了一个这样的形象,甚至还将这一形象用在对工人阶级的描绘上。男人们出于对女性的困惑往往急于在性行为上抚慰他们的伴侣,让她们臣服于男权的原则之下。
宗教的符号主义也影响了女性的形象。夏娃的后代同样是继承了圣母玛利亚精神的女儿,处女代表的是女性特质中积极的一面。在早期,美以美教派教会就提高了女性的形象。19世纪视女人为男人的守望天使。女性是来自天堂的使者,易于被同情所感动,她们生而慈悲。因为据人们所知天使是存在的,那么人类和上帝之间也必定存在有介质,否则这链条将无法维系。女性的天职就是让自己变得高贵,从而能够扮演这一中介角色。她也可能以来自上界的天使的面貌出现从而激励男性。
早在1854年完美主义概念的教条成为教廷官方奉行的准则以及对圣母玛利亚的偶像崇拜风行欧洲(1846~1871年)之前,虔诚的文学作品和神秘的绘画就描绘了从肉体及其负担飞升的情景,揭示了人们效仿天使的热望。由于受到光照派教义的影响,路易斯·让默的绘画就反映了这一热望。在他的杰作《处女》里,一位年轻的女士仰望着天堂,从而令她的同伴能接触到看不见的世界。在这幅画里爱塑造了第二个天堂,一种和同享的精神历程相联系的亲密关系。
在忏悔的过程和爱情的辩证法里发展出了一种紧密的联系。路西安·伏拉比-马朱表示这就像被镇压者遵循着镇压者的道路卷土而来一样。浪漫的爱情借用了忏悔时圣礼的形式、宗教语言中的誓词、对苦难的拯救以及对回报的期待。在爱情里,女性是精神领袖,她们判断着孰对孰错。
浪漫的爱情比这种叙述所描绘的更为复杂。它源于宗教式的语言和新模式的感情的混合体。爱情是一种混沌的感情,一种激情澎湃的事物,一种狂热的形式,这种关于狂热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7世纪,盛行于1720年至1760年这段时期,而如今爱情的级别已有所降低。在1820年至1860年间的法国,爱情被彻底改造。爱情被还原成了一种纯粹意义上的能量,这种能量来自于电能,优于爱情本身。充满热情的能量在两个人之间创造了一种纽带,引领他们进入一个奇迹般的氛围里,自然的东西转化为了诗情画意的事物。爱情造就了一种精神上的亲和力,两个人被如此地拉近以至于他们相信彼此间的和谐能够一直存在,直到永远。波尔·霍夫曼写道:“完整意义上的爱情是远离现实的,存在于生活的边缘,现有的和不存在的事物在那里被混淆了,爱人们的脸庞和记忆及梦中的影像混为一谈。”
女人的职责就是唤醒男人,激起“他们心灵中的混乱”,并鼓励有关这种主张的不可磨灭的记忆。各方面都完美的形象在卢梭的浪漫主义作品中得到了继承,正是卢梭改写了有关精神两性人的神话故事。认为索菲无非是一个拥有驯服伴侣的男性沙文主义的典范,是一种归谬的做法。卢梭将古代的神话重新加以塑造,神话里男女起源于同一个体,从而引起了一定性别上的含混,在让默的画里这是明显可见的。这种性别的混淆,允许男人和女人为了寻找一种兄弟般的情谊走到一起。
不过令人诧异的是,同样的这种对于性别的混淆也会把我们带到女权主义的对立面。高高在上、精致美丽的处女由于完全抵制了对伴侣的性欲,最终成了一个烦人又恶毒的老处女。那些拜倒在他们奉为天使的女人裙下的男人,最好驱除掉自身的兽性。
一见钟情
通俗文学用有教训意味的范例和故事来阐明新的恋爱行为。这套陈词滥调是这样开始的:在第一次见面时,女人就像“精灵”一样,她们的影子在一瞥之下就闪过了。比起凉亭来,花园小径和自然形成的小路是完美的调情场所。爱情的甜言蜜语是彼此的桥梁;来自远方的消息比直接的交流还来得重要。眼神、来自远方的声音、甜蜜的滋味、轻柔的服饰里充斥的自然芬芳,所有这些形式的交流保护着女性的谦逊,即使在有了婚约后也是这样。
浪漫之爱影响到了人们的忏悔,加重了羞耻感,也引发了判断的新形式。性爱倾向被高尚化,克服男性欲望和女人所保持的天使似的形象之间的对立具备了可能性。在言语会造成侵犯的情况下,眼神、微笑以及轻轻的爱抚会取而代之,而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求爱失败、面红耳赤或是保持沉默。
以上这些构成了情感教育的课程,这是爱情文学的主要内容。在人们成熟的过程中,情感教育是其中难度最大的一部分。女人要弥补男人所丧失的母爱。她所提供的舒适感,所激起的自信心将会使男性的第二次新生成为可能,让男性在遭遇苦难后得到补偿,重返乐园。瓦恩夫人、赫那夫人、顾安夫人、默赫萨夫人,还有其余许多女人都扮演了第二母亲的角色,她们参加评析某位男子渴望的情爱启蒙。不过,这些母亲是难以接近的。在爱情文学里女性角色的背后总潜藏着一个可怕的、被阉割了的女人,对于所付出的浪漫性爱,她要求获得丰厚的回报。
1850年后,虽然劳伦斯仍然继续在描绘理想的角色,但浪漫的爱情作为一个延续性的模式已经不存在了。“爱”字虽然在语意上没有变化,但是这个字的不同衍生意义不再属于一个系统的范畴。弗劳伯对1848年这代人的失败进行的讽刺是登峰造极的,这标志着女性天使般的形象的终结。贝里卡阻碍了情感教育的进程。人们不再忠实于浪漫爱情的模式,这种行为得到了扩散且代代相传——人们甚至会说这是一种民主。丧失忠诚的爱情成了一种消费模式,甚至是一种日用品。爱玛及其爱人幻想期待有像《勃瓦日夫人》那样的结局,这种幻想充斥了不连贯的爱欲因素,它在感官中漂流着,就像在小溪中漂流的落叶一样。这种不连贯因素在未来的50年里仍将持续。一旦斯芬克司取代了天使,一种暧昧的、情感的复杂转换、幻想、纪念物和恐慌就会取代对信念不可抵抗的冲动。
……
前言米歇尔·佩罗
1.幕起
前言
法国大革命及国外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不稳定的边界
公共机构与私人信仰
萨德侯爵的革命
家的乐趣
卡德伯里家族
中产阶级价值观的崇高地位
2.演员
前言
成功的家庭
家庭和财产
工作与家庭经济
家庭:性与血缘
家庭类型和私生活
家庭生活
问题与冲突
冲突方式
角色与人物
父亲的形象
婚姻与家庭
家庭生活:女人的复仇?
父母与孩子
兄弟姐妹
大家庭
中产阶级的礼仪
对于回忆的渴望
早、中、晚
夏季:从乡村住宅到夏日度假
生命中的大事
结论
3.舞台
在家中
私人空间
庄园日历
从空想的共产村庄到企业的生活区
人人有家
新的公共住宅
4.幕后
前言
个人的秘密
人身威胁
了解和自我控制
精神错乱
独白的催化剂
独处的悠闲和秘密的财富
亲密关系
感性的教育
浪漫时代的性爱
危险的时代错误
性爱的来临
呐喊和低语
个体苦难的表征
医疗改革
5.结语
凌志军、梁文道、许纪霖、朱大可等名家力荐、新浪网、广州日报、新京报、文汇报、扬子晚报等众多媒体力荐、南方都市报2007年十大好书
本书所述,事实上是很少有历史学家尝试过的、类似于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日常生活。
——《出版家周刊》
7年前,有机会读到由著名史学家菲利浦·阿利埃斯与乔治·杜比主编的法文版五卷本《私人生活史》......以往书写的历史,常常是一部“公共舞台”史,一部男权的统治史。帝王的光环下,透见的往往是刀光血影;伟大辉煌的年代,记载的常常是战争。而人类个体所赖以生存的“私人”空间,却因为“不登大雅”而被忽略、被掩盖、被抹杀了。
——南京大学许钧
我还受到菲利浦·阿利埃斯和乔治·杜比主编的《私人生活史》一书的启发,因此希望能够为研究中国家庭找出新的理论模式。
——《私人生活的变革》,阎云翔著,本书获得2005年度列文森奖
这一部《私人生活史》的目标就在于探讨在各时代中那些影响私人生活的性质和观念的历史因素。在中国史的范畴内,台湾学者此类的作品,尤其是围绕着私情与公义之间的文化现象的讨论,正逐渐展开。
——蒲慕州,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