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革命路上:翻译现代性、阅读运动与主体性重建,1949-1979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27947
  • 作      者:
    杨露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杨露,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新加坡国立大学、斯坦福大学硕士,香港大学博士。现为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现代派文学与戏剧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革命路上:翻译现代性、阅读运动与主体性重建,1949-1979》以《在路上》《麦田里的守望者》《等待戈多》为案例,研究1949—1979年内部书中的文学部分的译介,试图展现翻译如何在语码转换的过程中生成“在地性”(localization)的连接,以及译作在1970年代的阅读运动和新时期的现代性讨论中扮演的角色。
  作者提出,“自我投射”(self—projection)的阅读运动使青年一代通过“强的误读”(strongmisteading)思考中国当代文学,思考中国的道路和前途。这些译著不仅在中国书写了另一种命运的文本,也推动了文学的,甚至整个社会的主体性重生。
展开
精彩书摘
  《革命路上:翻译现代性、阅读运动与主体性重建,1949-1979》:
  仅从对话的语气和内容看,这模仿是惟妙惟肖的,没有什么不妥。可问题是这廊子是东倒西歪的,两个人物也和南方贵族毫不沾边:狄恩的老婆玛丽露来自西部科罗拉多州的农场,有一双蓝茵茵的带着农村气息的眼睛,萨尔·帕拉戴斯自己(克劳福德这个名字完全是玛丽露随意说出来的南方的符号而已)则是和姨妈一起住在纽约,长得像一个能随便把哪个骂人的家伙给宰了的三十岁意大利人。他们从未如此客气地对话,这番对话完全是延续了前文的调情,没有什么真情实意。整个南方在《在路上》中已经呈现出这样一种大势已去的没落感,而这样子的两个人在那里假模假式地说的那些文绉绉的贵族气息的对话因此呈现出一种荒诞感:他们只是说着一些对时代全无意义的话,而说这些话也丝毫无关情感。
  自反性的个体的不断反思表现在,虽然在“在路上”的生活中,狄恩对萨尔影响巨大,但萨尔并不是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萨尔与玛丽露的关系仍然与狄恩与玛丽露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不同,萨尔对于性的看法显然比狄恩要深刻,也更严肃。狄恩只是简单地认为“性爱是人生中唯一神圣的重要事件”,这一看法使他单纯地追求性本身,并在几个妻子之间反复地出轨、欺骗。而萨尔对每段感情还是负责的。在旧金山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也没打算抛下玛丽露,他甚至对她怀有同情,期待她能理解自己对于性的看法。在他的故事中,苹果是爱情的象征,而大蛇“像苹果中的虫子”一样盘踞在地球中心说明“欲望”是“爱情”的中心。他认为这条蛇就是“撒旦”。但是有个叫做萨克斯博士的圣人,在美国的某处煮一种秘密的草药可以药死这条蛇。可能最后这条蛇不过是个外壳,里面却是一群像精子一样的灰白色的鸽子,给世界带来和平的信息。这个故事表明萨尔与狄恩有一点是认同的,那就是“性只不过是人类生活中纯洁而古老的活动而已”。不同的是,他对性的看法并不如此单纯,认为性有两面性,并可能转化。性的“欲望”可能是“撒旦”,但是精子般的鸽子又可能会带来和平的信息。萨尔将杀死“欲望”的萨克斯博士称为圣人,说明他希望对“欲望”这种难以控制的本能有所压制,但是同时,他又相信性这种原始的本能,可以转化为积极的力量。
  自反性的个体的不断反思也表现在,萨尔对他热爱的美国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在以往的美国文学成为经典的精神怀乡之地的西部神话在《在路上》中遭到质疑和颠覆。作为自反性的个体,西部曾是萨尔踏上漫漫旅程的动力,但随后发现西部只有使他心灰意冷。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个令人神往的西部,一个充满热血和梦想的地方。在旧金山那“富于浪漫气氛的狭窄街上”,狄恩丝毫不顾及玛丽露和萨尔的生存问题和他们的感受,突然就向他们告别去找卡米尔。后来饿昏了的萨尔在冥冥之中以为自己由生到死、由死到生过了几个世纪,以为遇到自己的鬼魂,而炸鱼摊的老板娘是自己几个世纪前的勤劳的英国的老母亲。不过,就连这母亲的形象也是无情的,她离开自己父亲嫁给了一个希腊人。她不断催促自己的亲骨血离开:“你不是个好孩子,只知道饮酒闹事…”走吧!别来纠缠我了;我早已把你忘啦。“这不再是那个铁牛李怀念的旧日的”美国“,那个在他的回忆里”整个国家热热闹闹,像一头脱缰的马那么野、那么自由的美国。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问题与材料
(二)基本概念与研究命题
(三)方法论的更新
(四)结构与分章
第一部分 西方现代性的自反:从《在路上》到《等待戈多》的“不安的自由”
一 《在路上》:奔跑的普鲁斯特
(一)文献回顾
(二)自发性写作
(三)自反性的个体
二 《麦田里的守望者》:彷徨的反英雄
(一)文献回顾
(二)“少年史卡兹”风格
(三)反英雄的个性危机
三 《等待戈多》:一出悲喜剧背后的现代性
(一)文献回顾
(二)“怎么说?”
(三)等待什么?
第一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翻译现代性:跨境的翻译
四 翻译的政治:翻译的体制化
(一)文献回顾
(二)1949—1979:意识形态的体制化
(三)1949—1979:诗学理念的体制化
(四)1949—1979:赞助人的体制化
(五)1949—1979:体制化文艺批评的“强势误读”
(六)结语:毛泽东时代的翻译体制化
五 1949—1979:译者的特殊性
(一)黄雨石
(二)“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黄雨石的实践翻译观
(三)施咸荣
(四)“通俗文学”的沉浮:施咸荣的翻译为读者的翻译观
(五)结语:译者的主体间性
六 翻译体制化的烙印:《在路上》的第一个中译本
(一)石荣本《在路上》的语词选择
(二)石荣本《在路上》的情节删减
(三)翻译《在路上》的自反性的个体
(四)翻译《在路上》的自发性写作风格
(五)结语:翻译中的自我审查
七 译者的特殊翻译策略:《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第一个中译本
(一)翻译《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语词选择
(二)翻译《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情节删减
(三)捕手还是守望者?翻译《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人物
(四)少年史卡兹:翻译《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风格
(五)结语:特殊的翻译策略
八 现代性困境叙说的本土化:《等待戈多》的第一个中译本
(一)镜中的读者
(二)翻译英文本还是法文本?
(三)翻译悲喜剧之“喜”
(四)翻译悲喜剧之“悲”
(五)结语:全球化的文本与在地的翻译
第二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反思与自反:阅读中的反叛一代
九 地下阅读运动:主体的压抑与“自我投射”的阅读
(一)文献回顾
(二)个人私密空间的压缩
(三)地下阅读运动
(四)地下阅读运动中的《在路上》、《麦田里的守望者》和《等待戈多》
十 “告别革命”的书写:从翻译语体到个人化的写作试验
(一)文献回顾
(二)翻译语体:以艺术试验“对抗话语”
(三)个人化写作:新的写作试验
第三部分小结
结论:互动——告别革命的全球化时代
(一)禁书:打开一扇窗
(二)革命的遗产
(三)像一个悖论:全球化时代的“主体性”焦虑
附录:1949—1979年作为内部书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列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