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跨文化阐释的多维模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49505
  • 作      者:
    李庆本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跨文化阐释的多维模式》采用跨文化阐释的多维模式、多维视角来审视古与今、中与西的关系。从跨文化阐释的空间维度,探讨了跨文化环型旅行的具体路径、跨文化阐释与世界文学的重构等问题,考察了美国汉学家对中国文学的跨文化阐释,美国比较美学研究者有关跨文化审美欣赏四个维度的研究成果,当代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在自然欣赏问题上的不同模式,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英国伯明翰学派及美国学者波斯特对大众媒体的不同理论立场。从跨文化阐释的时间维度,探讨了从现代美学的角度解读原始儒学、汉代经学、宋明道学的具体路径,重点分析了王国维、蔡元培、钱钟书、费孝通等人的跨文化阐释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构跨文化阐释学的理论构想。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庆本,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处长、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在国内外重要报刊发表一百余篇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2002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研究类),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担任课程负责人的“中国文化概论”入选国家精品课程且所著《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学论丛:跨文化阐释的多维模式》从跨文化阐释的时间维度,探讨了从当代生态美学的角度解读《周易》的具体路径,用现代浪漫主义理论阐释屈原作品的有效性问题,重点分析了王国维、蔡元培、钱钟书、费孝通等人的跨文化阐释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审美现代性在中国文学内部的发生及浪漫主义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演变。《文学论丛:跨文化阐释的多维模式》从跨文化阐释的空间维度,探讨了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关系、跨文化环型旅行的具体路径、跨文化阐释与世界文学的重构等问题,考察了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跨文化阐释,美国比较美学研究者艾略特·多伊奇有关跨文化审美欣赏四个维度的研究成果,当代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在自然欣赏问题上的不同模式,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英国伯明翰学派及美国学者波斯特对大众媒体的不同理论立场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北京模式”与澳大利亚“昆士兰模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学论丛:跨文化阐释的多维模式》深入探讨了跨文化阐释的可能性、可行性及有效性问题,提出并建构了跨文化阐释学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及用途。
展开
精彩书摘
  《文学论丛:跨文化阐释的多维模式》:
  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认识问题,我们是很能理解“新保守主义”的苦衷的。如果全球化带来的后果是自己民族身份的丧失,那全球化还有什么价值?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全球化是西方现代性的一种极致发展,作为一种宏大叙事,自然会受到人们的质疑。而新保守主义的质疑则不光是对中国目前状态的不满,而且是对五四以来整个20世纪文化激进主义的质疑。他们认为,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激进主义和反传统态度,过于偏激地对待自己的传统,因而使得中国文化出现了某种文化断裂。甚至于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文化浩劫,都与五四以来偏激的文化倾向有密切关系。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中,身为“第三世界文化”的中国文化,应强调自己的文化传统,警惕西方文化霸权对我们的“后殖民主义”的侵蚀。在他们看来,所谓“西化”、“现代化”、“全球化”只不过是在不同语境下的同义反复,本质上是一码事,都是将西方看成模仿的样本,而取消民族文化特性的过程,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就是“被迫以现代性为参照以便重建中心的启蒙与救亡过程”,“这一重建工程的构想及其进展是同如下情形相伴随的:中国承认了西方描绘的以等级制度和线性历史为特征的世界图像。这样西方他者的规范在中国重建中心的变革运动中,无意识地移位为中国自己的规范,成为定义自身的依据。在这里,‘他性’无意识地渗入‘我性’之中。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如下事实:中国的‘他者化’竟然成为中国的现代性的基本特色所在,也就是说,中国现代变革的过程往往同时又呈现为一种‘他者化’的过程。”①这实际上等于是说,中国的现代化的过程是民族身份彻底丧失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之下,对“中华性”的诉求便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了。
  全球化有可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变得模糊起来,这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即使如此,也正如斯皮瓦克所言,文化身份的模糊是全球化的产物,而且实际上,“所有的文化认同都不可还原地呈混杂状态”,由此看来,在全球化背景下,试图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本真性文化身份”,这确实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也正像有论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用现代性/传统性或西方/中国这样二元对立来言说中国历史的方式,乃典型的西方现代性话语,因而它根本无助于消解,相反是复制着它所批评的二元对立或‘现代性”’,它“一方面在批评西方现代性与话语的不合时宜;另一方面又悖论式地持有另一本质主义的身份观念、族性观念与华夏中心情结,试图寻回一种本真的、绝对的、不变的‘中华性’(中国身份),并把它与西方现代性对举,构成一种新的二元对立”。①
  在中国特殊语境下,反思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化就如同反思80年代的现代性叙事一样,有着逻辑上的相乘性。在80年代,现代化理论曾是支配中国文学界乃至整个人文一社会科学家的主导话语,这种理论在意识形态上的表述就是“改革开放”。进入90年代以来,所谓参人世界竞争、与世界接轨,加入世贸组织的努力,都是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将90年代与80年代割裂开来,分别冠以“新时期”与“后新时期”,不过是知识分子杜撰的一种叙事神话,是有意夸大差别性的主观臆造。
  也许西方后现代理论给了我们太多“断裂”的感受,而忘却或有意忽视现实发展的连贯性,因此才分别有了五四传统文化断裂论以及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的断裂论,我们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诉求其实就产生于对现代化追求的过程中,正是有了经济发达的前提,我们才会产生民族文化特性的欲求。
  ……
展开
目录
绪论:阐释与跨文化阐释
上编:跨文化阐释的空间维度
超越“中/西”二元模式
跨文化的环形之旅
跨文化阐释与世界文学的重构
西方浪漫主义阐释的有效性问题
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跨文化阐释
从禅宗与身体美学的角度解读王维诗
多伊奇的比较美学研究与跨文化审美欣赏
卡尔松与欣赏自然的三种模式
媒体时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
对外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设

下编:跨文化阐释的时间维度
超越“古与今”二元模式
原始儒学的现代美学阐释
汉代经学的现代美学阐释
宋明道学的现代美学阐释
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跨文化阐释
蔡元培的跨文化阐释与审美拯救方案
宗白华与《周易》的美学阐释
钱锺书对《诗大序》的跨文化阐释
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的历史演变
走向跨文化研究的美学
附录:“跨文化阐释”九人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