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技术学科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448321
  • 作      者:
    刘晓保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晓保(1966—),江西永新人,教育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上海电机学院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和高等技术教育研究工作,有相关研究成果见诸国内核心期刊并获相关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作为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体的高等技术院校尽管在我国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困境,但作为高等院校,如何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传统“独辟蹊径”地找到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是高等技术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借鉴了当代“三元论”哲学观有关思想的基础上,依据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观点,从知识分类、科学分类从入手,提出了基础学科、工程学科和技术学科的新学科分类框架,并初步诠释什么是技术学科、试探性地构建了技术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了高等技术院校的学科建设应该着重建设技术学科的基本设想。
展开
精彩书摘
  19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进入电力时代,这又一次的技术革命,促使技术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电力的应用并非直接来源于生产,而是来源于科学实验。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成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经过了几十年,到19世纪70年代才制成了有实用价值的发电机和电动机;80年代,解决了远距离输电问题,出现了电力照明;19世纪末,又出现了无线电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不但对工厂的劳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更促进了技术教育的发展。以工业革命的起源国英国为例,在19世纪20年代,英国孕育了其历史上伟大的教育运动——建立机械工业学院(mechanics'institutes),在我国也把它翻译成技工学校。但当时的这类学校的办学者对其特殊的作用并未有很清醒的认识,使得这类学校一度陷入困境。“这类学校在经济波动中起伏不定,忽好忽坏,当就业情况好时,它们兴旺发达。在经济萧条的年代,政治学明显比自然科学更重要时,它们就失去了活力,因为技工学校的方针不是去探讨一些容易引起争论的有关政治问题或经济的问题。”①采取这种方针并不奇怪,因为当时大多数的技工学校都是由富裕的制造商或商人积极主动创办的,他们对政治激昂的情绪并未给这类学校带来好运,相反,这种热情未能持续多久,到1830年,技工学校就陷入了困境。技工学校在当时陷入困境和衰败一方面是办学者没有明确到“学校的目标是教会工人(干什么学什么)掌握那些他们在工作中会用到的科学原理;让他们了解这些科学原理实际的应用,以及怎样学以致用;使他们能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工作,并有能力对工作进行改造;教会他们如何在社会中提升自己,使业余生活过得既体面又愉快。”②授课内容很少与工人每天的工作相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当时条件下缺少作为技术教育基础的初级教育。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缘起:我国技术教育的缺憾
第一节 国(境)外技术教育的高级化与体系化
第二节 我国技术教育的边缘化
第三节 我国技术教育的再认识

第二章 问题:高等技术院校学科建设的困惑
第一节 高等技术院校概说
第二节 高等技术院校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高等技术院校在学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 根源:学科分类的复杂性与滞后性
第一节 有关学科的基本界说
第二节 知识分类、科学分类与学科分类
第三节 基于“三元论”哲学观的学科分类框架

第四章 解构:技术知识、技术科学与技术学科
第一节 技术知识——明言与难言之间
第二节 技术科学——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
第三节 技术学科——技术科学的分门与重构

第五章 策略:发展技术学科
第一节 定位与方向——以高新技术研发为根本
第二节 途径与目标——以校企合作实现双赢为目标
第三节 支撑与保障——以技术共同体机制的建立为保障
结语与展望

附录
附录一:美国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学科专业目~:(CIP-2000)
附录二: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2009年)
附录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