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族国家概念与民国文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71520
  • 作      者:
    张中良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1. 开创性。《民国文学史论》是中国第一部研究民国文学发展的史论专著,由著名学者和新锐学者分卷论述。《民国文学:概念解读与个案分析》为第三卷。
  2. 重要性。《民国文学史论》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及两项资金资助项目
  (1)该项目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该项目入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金资助;
  (3)该项目入2013年度广东省原创精品出版资金“弘扬岭南文化和原创精品图书”项目,获得广东省原创精品出版资金扶持。
  3.出版价值
  (1)《民国文学史论》是研究“民国史”的重要研究者及代表学者引入“民国历史视角”之后的全新成果。此成果以全新的观点、视角、研究方法和大量第一手材料的运用,显示其独特品味和学术价值,将有力地推动民国文学学术研究,甚或有助于一个新的文学研究学派的形成和成长。
  (2)《民国文学史论》强调回到中国民国时期,从中国历史本身出发研究问题,具有历史开拓意义。它将实现四个重要突破。
  突破以西方理论为中心的研究模式,返回中国历史现场;
  突破以新文学主流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全面呈现中国文学发展的复杂样态
  突破以纯文学为中心的研究传统,深入揭示文学背后的丰厚历史图景;
  突破以陈旧的史料为中心的研究格局,更充分地挖掘大陆鲜为人知的档案、文本与历史线索。
  4.主要内容、规模
  《民国文学史论》共六卷,包括:《民国政治经济形态与文学》《民族国家概念与民国文学》《民国文学:概念解读与个案分析》《民国文学史料考论》《国民党文学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战略与延安时期的文学生产》。分别论述“民国文学形态”“民国文学概念”“民国文学现象研究”“民国文学内部板块”等各类问题。按照“观念论”“方法论”“形态轮”“史料论”“结构论”等勾勒“民国文学史论”的主要内容。
  6卷,200多万字。
  5.作者阵容鼎盛。《民国文学史论》由我国著名学者李怡教授、张中良教授担任主编,由4位我国当代研究民国文学的著名学者与几位新锐学者共同完成,作者阵容鼎盛,可以说这个研究课题集中了民国文学研究的权威学者,反映了我国民国文学研究的前沿学术研究成果。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怡,1966年6月生于重庆,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国历史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学术丛刊主编,出版过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七月派作家评传》《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等。先后成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中良,笔名秦弓,1955年2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1年4月至1992年3月,留学日本,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现代文学学科负责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学评论》编委,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委。
  出版《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小说叙事》《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五四:新与旧》《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等个人专著11种,《中国现代杂文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图志》《中华文学发展史》《中国文学通史》等合著4种,译著2种,随笔集4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日本研究》《抗日战争研究》《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大学学报》《名古屋大学言语文化论集》(日本日文版)等刊物发表论文140多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读书》等报刊发表评论170多篇,散文随笔14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近年来,“民族国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时髦概念,然而,细加考察,就会发现这一概念的运用往往背离了中国历史与现代文学的实情。本书从这一概念的误用切入,追溯其影响源,回到中国数千年历史与现代文学的语境中认识“民族国家”问题,对于澄清迷雾与准确把握现代文学提供了新的可能。
  现代文学在民国史的时空中发生发展,但以往的研究对这一背景多有忽略,因而导致了不应有的隔膜与遮蔽。本书从民国史的视角出发,认真考察辛亥革命的文学反响与审美映像,系统分析民国文学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与其呈现出来的民国风貌,第一次梳理五四文学的国家话语表现,重新审视20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文学的评价问题,深入剖析现代史诗《宝马》的国家问题背景与丰富内涵,翔实考察作家与正面战场的血脉联系、民国政府文艺政策的两面性。著者独辟蹊径,探幽索微,新材料的发掘让人重新认识现代文学的家底,新观点的提出引人谛听现代文学史的生命脉息。
展开
目录
总序一:还原民国文学史 / 张中良 /  001
总序二:民国文学史,如何立论? / 李怡 /  006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国家问题 /  001

一、缘起 /  001
二、外来观念与中国国情之辨 /  002
三、中国近代史上“国家”“民族”概念的使用 /  009

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国家与民族之表现 /  014
五、西方民族国家理论运用的误区与可行性 /  020

第一编民国文学的起点与生态

第一章现代文学中的辛亥革命 /  027

一、辛亥革命的文坛反响 /  027
二、辛亥革命前驱者的激情书写 /  036
三、辛亥革命复杂性的如实表现 /  042
四、从革命排满到五族共和 /  049

第二章现代文学与民国史视角 /  054

一、民国文学的生态环境 /  055
二、民国文学的生态系统 /  062
三、现代文学中的民国风貌 /  066

第二编民国文学的民族主义脉络

第三章五四时期的国家话语 /  075

一、国家话语的传统渊源 /  075
二、五四文学的国家话语表现 /  079
三、弱小民族文学翻译的寄托 /  090

第四章鲁迅的国家话语 /  094

一、鲁迅笔下“中国”的歧义 /  094
二、多重民国影像 /  104

第五章30年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 /  115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来龙去脉 /  116
二、左翼对民族话语态度的强硬与转变 / 122 
三、民族主义文学交响乐 /  133

第六章《宝马》的国家问题背景及其内涵 /  138

一、歧异的评价与阐释 /  138
二、《宝马》的国家问题背景 /  142
三、《宝马》的丰富内涵 /  144

第七章抗战时期作家的国家意识及其与正面战场的关系 /  148

一、抗战时期作家的国家意识 /  148
二、作家对正面战场的认同及疏离 /  153
三、作家走向正面战场的多种途径 /  162

第八章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文艺政策的两面性 /  172

一、切合时代需求的积极姿态 /  172
二、文艺政策的收缩和迂回 /  177

附录之一近年来海外资源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双重效应 /  185
附录之二回答关于民国文学的若干质疑 /  195

主要参考文献 /  205
后记 /  20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