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造纸 大约在6000年前,我国出现了最早的文字。文字出现了,就得用东西来记录它。我们的祖先用兽骨、龟甲、石头来刻字,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和石鼓文。
在龟甲和石头上刻字,是十分费力费神的事情,于是竹简和木牍出现了。中国最古老的书籍,就是用竹简或木牍穿在一起制成的。不过由于这种材料制成的书籍分量重、体积大,想阅读或携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说西汉的东方朔曾向皇帝提交一份建议书,居然耗费了3000片竹简,由两个强壮的侍卫抬到大殿上的。
为了减轻书写材料的重量,人们又开始将丝绸作为文字的载体。可是由于丝绸价格不菲,很难得到推广,人们急需一种新的书写材料。
蔡伦的伟大贡献我国汉代的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十分迫切。当时,养蚕取丝的方法已经普及。人们把煮好的蚕茧用棍子敲烂,铺在席子上,就成了丝绵。把丝绵取下后,将留在席子上的一层薄薄的纤维晒干,就成了纸。有人发现,这种丝纸可以书写文字,用起来比竹简方便多了。不过,这种丝纸还不是真正的纸,而且这种纸的原材料是丝,产量少,价钱昂贵,一般人用不起。
如何才能生产出好用而且不贵的纸张呢?东汉的宦官蔡伦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一天,蔡伦带着几名太监出了洛阳城巡游,走到休水(今马涧河)边上正要渡河时,忽见水中积聚了一簇枯枝,上面挂浮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絮状物,连忙问询河边农夫那是何物。农夫说:“这是涨河时冲下来的树皮、烂麻,扭一块儿了,又冲又泡,又沤又晒,就成了这烂絮!”蔡伦的大脑顿时灵光闪现,他命太监找来皇家作坊中的技工,就地开始试制纸张。工匠们找来石臼、竹帘、筛网等工具,在蔡伦的指挥下,热火朝天干起来。他们用石臼捣碎树皮,再用筛网反复过滤,再捣碎,制成稀浆,捞出后在竹帘或筛网上摊成薄薄的一层,等晾干后揭下,便造出了最初的纸。
这种纸张一经试用,发现比较粗糙容易破烂。蔡伦又命人将破麻布、烂鱼网捣碎成麻缕,甚至将制丝时遗留的残絮,掺进浆中。把这样制成的浆摊平、碾实和晾干后,便不容易扯破了。蔡伦带领众工匠一连干了数日,造出十数张比较满意的纸张,这才回到京城。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