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戏曲研究.第九十三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959882
  • 作      者:
    贾志刚主编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戏曲研究》杂志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57年,1980年复刊,是当代戏剧史上创办最早的戏曲学领域学术杂志。本刊关注理论与批评发展,重视现状研究,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戏曲的传承与变革。自复刊以来已出版了93辑,每辑约30万字,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4-2015)来源集刊。
展开
精彩书摘
  《戏曲研究(第九十三辑)》:
  长久以来,传统剧目在“推陈出新”的创作理念下,以脱胎换骨的改编来标示其成果。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新的文化语境下,戏曲界提出要敬畏传统,因而,原汁原味地保留传统剧目的理念盛行起来。这就给戏曲人提出一个尖锐的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即如何在传承与发展之间走好平衡木?
  改还是不改纠结着戏曲舞台的主创人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简单的道理,在戏曲界却变得不那么简单,因为,哪样是原汁,哪种是原味,无从考究;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分不清楚;该取哪部分,该去哪部分,各执一词。但针对传统剧目有两部分的改编已达成共识,一是原本芜杂,精华糟粕杂陈,主题思想陈旧落后,如莆仙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只改动了几句唱词便改变了原本的基调:二是篇帙浩繁,难以在今天的舞台上原样呈现的,如三本《牡丹亭》、四本《长生殿》、上下本《西厢记》在昆曲舞台上成功呈现,是改编者智慧地将原本浓缩而成的精品。
  尊重传统不等于故步自封,传统剧目中精华与糟粕并存是客观事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名反对推陈出新是不可取的。当然,既保护了遗产,又为遗产增加了积累,在传承与发展之间走好平衡木是最为理想的状态。北京市河北梆子团团长王洪玲说:“剧团目前的发展的大方向是与时代同步改良和发展,不管是老戏的基础还是新戏的创作,都在力求更贴近时事生活和当代意义。所有的梆子演员都希望河北梆子的市场能日益红火,但若纯粹为了追求现实利益而舍弃梆子戏中的一些传统,则只会加速河北梆子的艺术精神的衰落。”因此,找到传统戏曲与当代人审美取向中的共性,使传统戏曲在年轻人当中传承下去,戏曲才有未来。
  ……
展开
目录
现代戏创作谈
努力对时代发出有价值的声音 陈彦
“挑山”何止一女人李 莉
历史的追寻与反思姚金成——豫剧《焦裕禄》剧本创作谈
求真理 做真人姜朝皋
——现代越剧《马寅初》创作断想
写戏的感悟陈 明

年度观察
2014年度中国戏曲发展研究报告贾志刚 熊姝

戏曲史论
明杂剧剧场论(下)徐子方
北方昆弋同台、同班、同籍演剧形制考察 张蕾——以晚清民国时期北方昆弋职业班社荣庆社与祥庆社为例
江南园林雅集与晚明戏曲的繁荣董 雁
论“两下锅”对戏曲发展的意义吴海肖

戏曲理论
元代戏曲理论的发轫与拓展(上)张大新
论王国维戏曲美学思想梁晓萍
论明代文人评点戏曲的身份介入与视角转变汪超

戏曲争鸣
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是传(人物之)神 李伟 杨光——向贾志刚先生请教

地方戏
喇嘛与藏戏朱恒夫
“路头戏”赋子文本的程式研究(下) 沈勇 谢青——以越剧为例
新时期黄梅戏现代戏研究段友芳
浅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秦腔研究王怀中
论锣戏对于豫剧成长的哺育之功赵 君
试论豫剧剧作家樊粹庭的编剧原则徐芳芳

戏曲文化
试论文化创新理论与传统戏曲市场的机制创新 喻琴 王浦 燕玲
山西、河北两地祭祀戏剧现状及原因探析陈美青
论“鬼神崇拜”对元杂剧艺术的影响甄飒飒
清同治中期宫廷武戏演剧述论徐建国
从《顺天时报》看“相公”的评价、地位及
出师孙俊士 王 雯
四川戏曲碑文述考何光涛

戏曲传承
传承与改良: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历史贡献艾立中

折子戏研究
一出戏的流变:从《幽闺记·旷野奇逢》
到《踏伞》(《扯伞》)吴新苗

当代学人
在学习中研究 在研究中学习 李晓
从“知天命”到“从心”之年的戏研之旅胡天成
《戏曲研究》稿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