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初浙东学派诗人群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122124
  • 作      者:
    敖运梅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清初浙东学派诗人群研究》结合当时的时代、地域、文化特征,以地域诗人的身份为明线,以不同时段诗歌的主题内容及艺术手法为暗线,在时间与空间的结合点中研究清初浙东地域诗歌。浙东学派诗家在明末清初转而振作,激昂者马革裹尸抗清复明,高明者远赴重洋终老日本,沉潜者文献存邦延续文脉,投机者相机而动谋求生计。浙东学派诗家,或禅或隐,其诗中不仅显现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还有融入浙东学派风格的诗风特色。
展开
内容介绍
  《清初浙东学派诗人群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专著。《清初浙东学派诗人群研究》分四章:第一章为选题缘起、背景概述;第二章为明清浙东学派哲学思想与文学创作比较,浙东诗家宗承传统学脉以延续其诗脉,终至成为全国宗宋诗风的重镇。浙东诗家因循王阳明、刘宗周心学一脉,提倡诗道性情、诗以传史,以经世致用为核心,构建其诗道传统i第三章是以黄宗羲、李邺嗣为代表的浙东遗民诗人,历经时代之变,在家族、地域、文化遭到重创的情况下,仍以“文以存邦”为己任,秉持延续学脉与文脉的诗学观,以哲学观点驾驭文学创作,搜集诗集、文献存邦;文以载道,经世致用,践行传承与创新的文学思想与诗歌创作;第四章以毛奇龄、姜宸英为代表的仕任新朝并交游京师的馆臣诗家为研究对象,浙东诗人的宗唐宗宋倾向,亦与博学鸿词科等政策相关涉,彼时的诗风也由毛奇龄的憎宋到姜宸英的由唐入宋,最终宋诗取代唐诗,完成了清代诗风的转变并最终定型。恰逢明亡清兴之际,处于其间的浙东诗家,多是兼具思想家、艺术家等多重身份,诗作乃其宏富著述的“旁门小道”,在诗文创作上,矫七子诗文之弊,由唐入宋,奠定有清一朝宗宋的诗歌审美基础。
  《清初浙东学派诗人群研究》可供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清初浙东学派诗人群研究》:
  虽其词未即方驾工部,而以前视元、白,后当杨、李,则几过之矣。或谓以季野史学,盖世之才,不使纂成一朝之史,而徒取三百年之单文俚句,造为韵语,以寄讽当世,似近于识小。余独谓不然,诗以述世,其诗即其史也。诗亡而史作,义本相贯,但有简繁之分耳。季野即未及纂成一朝之史,而以新乐府先之,是亦史之前驱也。先诗而后史,与祭先河而后海同,诗其源也,史则其委也。”浙东诗歌以正统教化、兴亡继绝为中心,在其哲学、史学的基础上,浙东诗歌的审美特色以黄宗羲为首呈现寒冷愁苦的诗味。浙东诗歌是以本地域文化为中心,因明遗民的特殊性,即所谓南明时段,造就了一批诗人,明末清初约一百年围绕着这段史实,伴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诗坛宗尚亦有所丕变。这个时段诗歌又沾染了特定时代的光环,即所谓诗史诗的创作,又因清廷军事政治的影响尤其是东海迁海及博学鸿词科这两大政策,诗体风格的发展也受到政治政策的冲击。康熙原本以唐诗为宗,这在清初对诗风确实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清中后期因为文字狱的影响,学者多重考据义理,所以诗取宋调,学人诗歌遽然成风,成为清代诗歌的代表。在诗学理念上,浙东学派诗家是有共性可寻的,如其对诗人学养的重视,如其对诗教传统的回归,这些都是受到明末清初大的诗学环境影响而产生的相应变化。但是,这些共性还不足以使他们被作为整体而加以讨论。因为不只是他们,同时代的很大一部分诗人也都具有与之类似的诗学倾向,差异性要远远超过其共性。类似的经历和地位是“浙东学派诗人”这一称谓背后所拥有的共同基础。在明清更迭的特殊背景下,如黄宗羲、李邺嗣、全祖望等遗民诗人乃至如毛奇龄、姜宸英在新朝下苟且生活的馆阁诗人,在清初的时代环境下,无论是他们的诗学思想还是诗歌创作,都能够展现出各自的面貌与特色。简而概之,浙东诗人群主要有以下三大诗歌艺术特色:重诗歌的史学性甚于抒情功能;以学派带动诗派,以学术带动诗歌。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本书的缘起、概述与意义
一、本书的缘起
二、本书的研究概述
三、本书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书研究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思路
一、基本概念的厘清
二、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 时空际遇:清初浙东学人诗歌发展背景
第一节 清初浙东学派的时代环境
一、明朝政权的大厦将倾
二、清初的明清易代之殇
三、清初诗歌的变徵之音
第二节 清初浙东学派的地域环境
一、浙东一域的地理溯源
二、浙东学派的地域文化特征
三、浙东学派的地域文化传统
第三节 清初浙东学派的诗坛环境
一、明末清初诗坛的总体走向
二、清初浙东学派诗学的自觉构建
三、清初浙东学派学术与诗歌的互渗

第二章 以识为诗:浙东学派群体诗歌特征
第一节 清初浙东学派诗歌的传统因袭
一、创作实绩与理论建构
二、诗学贡献与历史地位
第二节 清初浙东学派诗歌的风格嬗变
一、清初浙东学派诗歌的历史传承
二、清初浙东学派诗歌的香火赓续
三、清初浙东学派诗歌的文献渊薮

第三章 诗文存邦:清初浙东学派遗民诗歌研究
第一节 清初浙东学派之黄宗羲
一、黄宗羲诗歌的“诗非余事”
二、黄宗羲诗歌的“慕古追新”
第二节 清初浙东学派之李邺嗣
一、李邺嗣诗歌的文献存邦
二、李邺嗣诗歌的家国情怀

第四章 祧唐祢宋:清初浙东学派文臣诗歌研究
第一节 清初政坛与唐宋诗之风
一、清初政坛与“博学鸿词”
二、清初诗坛与“宗唐宗宋”
第二节 清初浙东学派之毛奇龄
一、毛奇龄诗歌的妙语出新
二、毛奇龄诗歌的宗唐反宋
第三节 清初浙东学派之姜宸英
一、姜宸英诗歌的苦气逼人
二、姜宸英诗歌的由唐入宋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