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前言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
1 第八章 大都市里的常青藤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都地处大城市:费城和纽约,这使得学生的生活和大学所在的城市紧密相连,它们的教育理念和耶鲁、普林斯顿大不相同,这两所大学不仅务实,而且很接地气。
第一节 宾夕法尼亚大学
11 富兰克林的背影
12 沃顿商学院印象
13 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涯
第二节 哥伦比亚大学
21 大苹果纽约
22 富有特色的通才教育
23 自由的大学
24 相信年轻人,相信未来
47 第九章 标杆性的常青藤大学—哈佛大学
为了进哈佛而进哈佛和因对知识的渴望而进哈佛是两回事,前者的人生高峰在离开哈佛的一瞬间就结束了,而后者的人生在离开哈佛时才刚刚开始。
第一节 从教会书院到现代大学
11 教会书院
12 艾略特的遗产
第二节 校园和专业
21 美洲最古老的大学校园
22 住宿生涯
23 全方位发展的学科
第三节 奇特的录取原则
31 为什么进哈佛那么难
32 聚天下英才于一堂
第四节 上哈佛的意义
41 奇特的培养要求
42 传播真理,服务社会
43 亚裔的误区
89 第十章 世界上最好的工学院— 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最引以为自豪的不是它出了多少了不起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不是为人类做出了多少重大发明,而是它的黑客文化,因为这是年轻人创造力的源泉。年轻人将来即使打算在法学、医学或者商业领域发展,从麻省理工获得的带有创造力的工程训练,都将是受益终身的。加州理工则带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就是为那些准备得诺贝尔奖的群体开办的。
第一节 麻省理工学院
11 麻省理工学院的初步印象
12 黑客文化
13 校园参观周(CPW)
第二节 加州理工学院
133 第十一章 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不仅是西半球第一所研究型大学,而且至今依然是全美科研经费最多的大学,并且保留了浓厚的科学研究风气— 科研从本科生开始。虽然,人们对它的毕业生的第一反应常常是“医生”,但是,它的好专业并不局限在医学领域。
第一节 历史与现状
11 西半球第一所研究型大学
12 特色大学
第二节 住宿和校园生活
21 费用低廉的住宿
22 巴尔的摩的象牙塔
第三节 高质量的本科教育
31 高度自由的选课制度
32 高质量的教学水平
第四节 科研经费最多的大学
41 世界一流大学是如何做科研的
42 科研从本科开始
第五节 录取要求
177 第十二章 硅谷的摇篮—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有两点是世界上任何大学都比不了的,即它是世界上那些伟大的科技公司的摇篮,以及具有最均衡的一流学科分布。而要想做到这两点,远不是简单地开办几个科技园,鼓励一下师生创业,或者引进几个大牌教授那么简单。
第一节 充满传奇的大学
11 关于斯坦福大学的谎言
12 一波三折的办学过程
第二节 硅谷的支柱
21 从工业界获益
22 接地气的科研方式
23 技术直接变成利润
第三节 纽曼加洪堡的教育模式
31 多元化的优势
32 大胆的科研改革
第三节 创业的孵化器
31 提供创业的目标
32 为创业开绿灯
33 对学生扶一把
34 营造创业氛围
213 第十三章 象牙塔般的文理学院— 卫斯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
在中国知道女校卫斯理学院的人可能不比美国人少,因为从卫斯理学院走出了一位中国第一夫人— 宋美龄。卫斯理代表了美国一类优秀的大学,它们追求高质量的本科教育,而不强调科研。
第一节 卫斯理印象
11 最美丽的校园
12 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
第二节 为什么选择文理学院
第三节 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
226 第十四章 不在藤校里的藤校— 杜克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
杜克和华盛顿大学都是特色鲜明的名牌大学,它们后来居上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值得很多大学借鉴。对于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大学,而不是名气最大的大学。这两所特色鲜明、一向对亚裔学生友好的大学,应该是很多中国优秀学子不错的选择。
第一节 杜克大学
11 超级校园
12 特色鲜明的本科教育
13 服务于社区
第二节 华盛顿大学
21 另一种康普顿效应
22 中西部的奇迹
247 后记
251 索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