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耗时二十年,罗曼·罗兰的代表作品,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
罗曼·罗兰从1890年就开始酝酿构思《约翰·克利斯朵夫》,1902年2月《半月丛刊》发表了小说的第一卷《黎明》,直到1912年,才刊行了第十卷即最后一卷《复旦》,前后历经二十余年。
1915年,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约翰·克利斯朵夫被称为“20世纪zui伟大的小说”。
☆ 译者耗时数十年,译了2遍,改了6次,傅雷经典译本。
初译本于193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引发轰动。但此后译者认为初译“风格未尽浑成”,又重译全书。重译本于1952年由平明出版社出版。本书即以此重译本为底本。
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既忠实于原著的文字表意,又展现了原著的情怀。
☆ 央视“朗读者”首期开读书目,国家教育部语文新课标文学经典。
☆ 纪念傅雷诞辰110周年。
2018年是傅雷先生诞辰110周年,特推出傅雷先生的译著,封面大气,内文精致,特此纪念。
v 内容介绍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为音乐奋斗反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本书共分三册,分别代表了主人公的三个时期:
上册是童年、少年及青年时期的克里斯朵夫,为卷一至卷四。
这一册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出生在德国一个比较穷苦的音乐教师家庭,在祖父的教导下逐渐展现出自己的音乐才能,甚至得到了公爵贵族的嘉奖。但他天性的敏感及自尊让他在情感上多次受挫,开始是友情,后面还有懵懂的初恋。祖父父亲去世之后,他的家庭更加陷入了一贫如洗的状态,他肩负起了养家的责任,但他又因为生性耿直,不愿阿谀奉承,虚伪待人,最后遭人陷害失去工作,音乐上也反复遭人诟病否定,又在冲动之下为帮一个姑娘打抱不平犯下杀人大祸,他只能离开他的母亲,离开德国,逃往巴黎。
中册主要讲述的是青壮年时期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巴黎的生活,为卷五至卷七。
虽然约翰·克利斯朵夫在巴黎一开始的生活还是不如意,但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绝不为了世俗而改变自己的初心,也不为了口腹之欲而出卖自己的灵魂,因此也赢得了一些人的尊重。在巴黎期间的生活对克利斯朵夫重要的一点是他有了一个真正懂他的朋友奥里维。在奥里维的支持下,克利斯朵夫度过了艰难的一段时间,承受过丧母之痛,继续着自己的音乐梦想,并且开始在音乐界声名鹊起。
下册概括起来可以称为旅程的终途,为卷八至卷十。
克利斯朵夫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音乐作品被传颂得越来越多,他依旧是那个心直口快、直言不讳的人,因为又一次得罪人,他遭到封杀,幸得他之前的一个女性朋友葛拉齐亚暗中的帮助才摆平。然而,在一次"五一"节游行示威游行中,他不慎卷入革命党中,不仅害得奥里维被军警打死,自己也又一次犯下杀人罪不得不再次逃亡瑞士。意志消沉的克利斯朵夫在瑞士遇见了葛拉齐亚,发现她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爱人,然而命运弄人,葛拉齐亚的儿子坚决反对他俩在一起,不惜装病也要拆散两个人,两人只能遗憾分开。岁月流逝,克利斯朵夫老了,葛拉齐亚去世了,当克利斯朵夫从瑞士的隐居生活重新回到法国的社会生活中时,他的反抗精神已完全消失,他甚至和敌人也和解了,并反过来讥讽像他当年那样反抗社会的新一代。晚年,他避居意大利,专心致力于宗教音乐的创作,不问世事,完全变成了一个世故老人,直到死神降临。
译者献词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愿读者以虔敬的心情来打开这部宝典罢!
战士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你定会减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罢!
v 目录
卷一·黎明
卷二·清晨
卷三·少年
卷四·反抗
卷五·节场
卷六·安多纳德
卷七·户内
卷八·女朋友们
卷九·燃烧的荆棘
卷十·复旦
傅雷对于翻译工作无限认真,不懈地虚心求进。傅雷从不自满——对工作认真,对自己就感到不满。他从没有自以为达到了他所想的翻译标准。——杨绛
一旦我意志消沉的时候就会看(《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说是我的励志书。——严歌苓
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如果时间足够多,我会带一本长篇小说,比如《约翰·克里斯托夫》。——熊培云
傅雷的艺术造诣是极为深厚的,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
——楼适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