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中华儿女历经一轮精神涅槃。铁与血的磨砺不仅铸炼了筋骨,也奠定了国人奋进不屈的精神底色,成为当代中国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伟大源泉。
本书精选一百多年来的华文传世名篇,为读者展现出这部波澜壮阔的中国精神进化史:一度"万马齐喑究可哀"的中国,是如何"换了人间",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又是如何众志成城,踏上有着光明未来的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从不是史实和考据的简单堆砌,历史时刻塑造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这集体记忆来自我们对历史事件的梳理和珍惜,并在精神层面成为共同前行的动力。而新的历史也在我们前行的过程中不断被创造。
如同记忆,历史也容易被忘却和扭曲。当人们生活在富足的暖风里,对很多人来说,先辈们的苦难、牺牲和热血就像多年前看过的老电影,至多只留下一些依稀的印象。有些人尚心存感恩,另一些却冷嘲热讽。
但历史终究是不能忘却的,那里有我们共和国的初心。从民族到个体,我们如果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又怎么能回答"我是谁"和"我要到哪里去"?
历史上的哪些片段,是我们最应该珍惜的时刻,汇成了我们的精神血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中国改革开放,我们民族经历了一次次濒死重生。我们从亡国的边缘,历经难以想象的苦难和牺牲,重新踏上了民族复兴的大道。
这一百四十年的历程,目睹了五千年古老文明的觉醒,和一个年轻现代国家的诞生。这一百四十年的历程,诉说了我们为什么选择今天的道路,和我们奋斗的目的。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解放,用生命和热血铺就了我们的救亡之路、革命之路、建设之路和复兴之路。铁与血的磨砺不仅铸炼了筋骨,也奠定了国人奋进不屈的精神底色。
本书收录了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一百多名政治家、文学家、革命家的代表作。我们用第一手的文字,显现人物的思想,还原历史的真实。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这些作品都曾经影响时代,照耀过历史的天空。很多篇目至今仍是我们前行的指路明灯。
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直观地看到一个苦难、无望的中国,一个挣扎、战斗的中国,一个拼搏、奋进的中国!这些文字优美、有力量、感染人心,铺陈出中国一百四十年的心路历程和波澜篇章。贯穿这所有文字的,是这些先辈对祖国深沉而无怨无悔的爱。
本书编写过程历时一年有余。选篇由编委会集体商定。王绍光为每篇撰写了导读。绍光的文字精炼,读后令人常感太史公之妙。感谢王蒙对本书编写工作的指导,也感谢企业家共同发起人的鼎力支持。
面对历史的浩瀚星空,选篇不可能完美,每一个选择也必定是挂一漏万。但我们必须往前走,为了不能忘却的历史,也为了灿烂和光明的未来!
总策划沙烨
2019年7月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导读】
1840年10月,林则徐被革去官职,次年6月28日,道光帝下旨将他流放伊犁,其间督办其他事务,"效力赎罪"。1842年2月下旬,事务办妥后仍遣戍伊犁;3月,途经洛阳小住,作有《同游龙门香山寺记》;4月到7月因患疟疾,暂留西安调治。8月11日,林则徐从西安再次出发,此后每日备纪行程,写成《荷戈纪程》(亦称《壬寅日记》),直到12月10日抵达流放地伊犁,行程约有8000里路,途经100余个驿站。赴戍途中,林则徐写作大量诗篇,抒发爱国忧时情怀。《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共二首,写作于在西安与家人分别之时。诗作淳厚雍容、平和大度,无半点为个人荣辱担忧的凄凄切切;其中的千古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本来就是林则徐的座右铭,常不去口。这一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四年》:"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这也是林则徐一生的写照,时人称赞:"迹其生平,无愧此语。"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导读】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出发,用367天的时间,走过了赣、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等11个省,先后翻越20多座大山,飞渡近20条江河,击溃敌人无数次围追堵截,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一个月前,张国焘率领左路军坚持南下。在无法说服张国焘的情况下,毛泽东只得率领中央红军继续北上,9月17日突破天险腊子口,次日在翻越岷山的时候,毛泽东极目四望,第一次看到雪峰如海的昆仑山。两天后,毛泽东在甘南小镇哈达铺读到一张报纸,意外地发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陕北有刘志丹的红军和面积不小的苏区。他当即决定:到陕北创建根据地,实现北上抗日的目标。确定了长征的落脚点让毛泽东豁然开朗、如释重负。带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毛泽东在10月写下了这首词和《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然而,雄才大略的毛泽东很清醒,长征虽然胜利在望,但日本帝国主义正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企图独占中国。这样,在他眼中,昆仑就成了帝国主义的象征,它既"白龙万千,纵横飞舞",又"危害中国,好看不好吃"。毛泽东"试为评之",于是赋出这首雄压千古的佳作。
天山景物记
碧野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
天山不仅给人一种稀有美丽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感情。它有丰饶的水草,有绿发似的森林。当它披着薄薄云纱的时候,它像少女似的含羞;当它被阳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时候,又像年轻母亲饱满的胸膛。人们会同时用两种甜蜜的感情交织着去爱它,既像婴儿喜爱母亲的怀抱,又像男子依偎自己的恋人。
如果你愿意,我陪你进天山去看一看。
雪峰·溪流·森林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是骑马上天山。新疆北部的伊犁和南部的焉耆都出产良马,不论伊犁的哈萨克马或者焉耆的蒙古马,骑上它爬山就像走平川,又快又稳。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这时,如果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休息,
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遮去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耀着你烟头的红火光。
从偶然发现的一棵两棵烧焦的枯树看来,这里也许来过辛勤的猎人,在午夜中他们生火宿过营,烤过猎获的野味。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嫩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朵儿赛八寸的玛瑙盘,瓣儿赛巴掌大。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微伸手就可以满怀捧到你最心爱的大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迷人的夏季牧场
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千里牧场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在闪烁着白光。
当你尽情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驰骋的时候,处处都可以看见千百成群肥壮的羊群、马群和牛群。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格外发亮,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有的时候,风从牧群中间送过来银铃似的叮当声,那是哈萨克牧女们坠满衣角的银饰在风中击响。牧女们骑着骏马,优美的身姿映衬在蓝天、雪山和绿草之间,显得十分动人。她们欢笑着跟着嬉逐的马群驰骋,而每当停下来,就骑马轻轻地挥动着牧鞭歌唱她们的爱情。
这雪峰、绿林、繁花围绕着的天山千里牧场,虽然给人一种低平的感觉,但位置却在海拔两三千米以上。每当一片乌云飞来,云脚总是扫着草原,洒下阵雨,牧群在云雨中出没,加浓了云意,很难分辨得出哪是云头哪是牧群。而当阵雨过去,雨洗后的草原就变得更加清新碧绿,远看像块巨大的蓝宝石,近看缀满草尖上的水珠,却又像数不清的金刚钻。
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昏,周围的雪峰被落日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退,银灰色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
你用不着客气,任何一个蒙古包都是你的温暖的家,只要你朝火光的地方走去,不论走进哪一家蒙古包,好客的哈萨克牧民都会像对待亲兄弟似的热情地接待你。渴了你可以先喝一盆马奶,饿了有烤羊排,有酸奶疙瘩,有酥油饼,你可以一如哈萨克牧民那样豪情地狂饮大嚼。
当家家蒙古包的吊壶三脚架下的野牛粪只剩下一堆红火烬的时候,夜风就会送来东不拉的弦音和哈萨克牧女们婉转嘹亮的歌声。这是十家八家聚居在一处的牧民们齐集到一家比较大的蒙古包里,欢度一天最后的幸福时辰。
过后,整个草原沉浸在夜静中。如果这时你披上一件皮衣走出蒙古包,在月光下或者繁星下,你就可以朦胧地看见牧群在夜的草原上轻轻地游荡,夜的草原是这么宁静而安详,只有漫流的溪水声引起你对这大自然的遐思。
高阳台o和嶰筠前辈韵 林则徐 己亥杂诗三首 龚自珍
密陈办理禁烟不能歇手片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林则徐
上清帝第一书(节选) 康有为 出潼关渡河 谭嗣同
《盛世危言》自序 郑观应 变则通通则久论 康有为
京师强学会序 康有为 论世变之亟 严复
赠梁任父同年 黄遵宪 天演论o察变 严复
劝学篇o益智 张之洞 请废八股以育人才折(代徐致靖拟) 康有为
爱国论(节选) 梁启超 呵旁观者文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 哀女界 柳亚子
鹭江秋感 连横 《民报》发刊词 孙中山
感愤 秋瑾 与妻书 林觉民
非留学篇(节选) 胡适 或多难以固邦国论 周恩来
告癸丑以来死义诸君文 章太炎 某报序言 熊十力
我之爱国主义 陈独秀 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神州风雨楼 李大钊
"今" 李大钊 我是少年 郑振铎
新生活 胡适 和平的春里 康白情
改造中国不能照抄西洋人走过的老路 张闻天 美国化的清华 闻一多
诗两首 徐玉诺 寄生树与细草 郭沫若
国事遗嘱 孙中山 五月三十日的下午 茅盾
……
凤凰涅槃 郭沫若 我们 殷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 五月 丁玲
白马湖之冬 夏丏尊 历史之重要 章太炎
三十五年过去了 刘半农 辛亥革命与"英雄结" 谢六逸
文学家可为而不可为 茅盾 一千三百圆 巴金
吾国文化运动之过去与将来 蔡元培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上景山 许地山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日在上海 巴金 可爱的中国(节选) 方志敏
钢铁假山 夏丏尊 念奴娇o昆仑 毛泽东
神奇的四川 徐懋庸 中华民族是整个的 傅斯年
灰色的手 万迪鹤 梅岭三章 陈毅
我的母亲 邹韬奋 我迎着风狂和雨暴 蒲风
实行对日抗战(节选) 朱德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凯丰
又当投笔请缨时 郭沫若 我们为什么抗战? 郭沫若
爱护同胞 丰子恺 抗战的火苗 臧克家
鲁迅先生记 萧红 入会誓词 老舍
青年颂 胡乔木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节选) 萧乾
黄河大合唱(节选) 光未然 在赣江上 冯至
白杨礼赞 茅盾 救荒行 刘玉轩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我把我当作一个兵士 何其芳
战斗是享受 丁玲 风雨中忆萧红 丁玲
囚歌 叶挺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东方红 佚名 纪念梁启超先生 梁漱溟
我的母亲 老舍 三月的夜 方冰
母亲的回忆 朱德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通货膨胀 穆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冯友兰
最后一次的讲演 闻一多 哭一多父子 吴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