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汤姆斯河:一个美国“癌症村”的故事:a story of science and salvatio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769117
  • 作      者:
    (美)丹·费金(Dan Fagin)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 2014年普利策奖很好非虚构图书
  2014年蕾切尔·卡森奖很好环保图书;
  2014年海伦·伯恩斯坦图书奖;
  2014年国家科学院科学图书奖;
  被《纽约时报》称为“科学写作新经典”。
  ★ 内容和文本特点:
  作者做了十多年的环境记者,对癌症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曾两度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目前是纽约大学副教授,“科学、健康和环境报告项目”主任。
  本书选题关注环境污染这一重大社会问题,采用纪实文学的写作手法写就而成,书中详细考察了现代流行病学的发展历程,追溯了化工企业一百多年来如何疯狂地进行全球扩张。对政府、媒体、环保组织以及汤姆斯河镇的受害家庭,对待化工企业的复杂态度以及处理污染事件的漫长历程的调查和回顾,不仅极具科学性,而且颇有故事性。
  ★ 宏观上对治理环境污染的意义:
  在中国,环境污染目前已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书中对政府、企业、媒体、个人和环保组织在处理化工企业的排污行为、保护环境中不断变化的角色的刻画,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 微观层面对个人的启发:
  “癌症村”在中国并不是新鲜事物,因污染致病的案例在中国比比皆是。人们如何行动起来,在急剧恶化的环境中保护自己脆弱的生命?书中对于直接受水污染致病的受害者的行动的刻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本书被《纽约时报》誉为“科学写作新经典”,作者在书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可以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生以及媒体记者等在撰写新闻调查和采访报告时所借鉴。
展开
作者简介
  丹·费金,纽约大学新闻系副教授,阿瑟·卡特新闻研究院“科学、健康和环境报告项目”主任。费金曾担任《华盛顿新闻报》环境记者长达十五年,两度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他关于癌症流行病学的文章,荣获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学新闻奖,美国国家科学作家协会社会科学奖;2013年出版的《汤姆斯河——一个美国“癌症村”的故事》,获2014年非虚构类普利策图书奖、2014年蕾切尔·卡森奖等多个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它曾是一个人口不到两万的农业小镇,名字取自于那条流经当地的小河。
  从莱茵河辗转俄亥俄河谷扩张近百年后,1952年,世界三大化工巨头——汽巴、嘉基和山德士——来到汤姆斯河镇,成为当地较大的私人雇主,也使小镇发展成全美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1957年,镇上的供水系统第1次检测出了化学污染物。
  1967年,对镇上的供水系统做出调查后,当地水务公司和化工厂达成秘密协议,并发布调查结果:“镇上的饮用水绝对安全。”
  1974年,居民再次发现饮用水味道不对,当地报纸开始关注污染和健康的“传闻”,县卫生部调查后不了了之。
  1975年,公司再次做出回应:“饮用水绝对安全。”
  1982年,13岁的兰迪被确诊患上了成神经管细胞瘤。纽约医院的医生发出感慨:“又一个从汤姆斯河镇来的。”当地居民谈癌色变。此后,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介入调查。
  1984年,汽巴-嘉基排污管道破裂,天机泄露。
  1986年,新泽西州卫生部展开全面调查。
  1991年,汽巴-嘉基关闭了汤姆斯河镇的排污管道。
  1996年,汤姆斯河镇化工厂关闭。
  1997年,瑞士总部把化工生产迁移到了中国和印度。目前,中国是世界上较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国和使用国。
  1996-2010年,中国的苯、乙烯和硫酸的产量翻了两番。巴斯夫,目前世界上较大的化工公司,在中国有7000名员工和40家工厂。陶氏化学,在中国有4000名员工和20家工厂。
展开
精彩书评
  ★费金以科学家和记者特有的关怀和精准,呈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堪称“科学写作新经典”
  ——《纽约时报》

  ★这部关于新泽西州汤姆斯河镇癌症流行病学的著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自然》

  ★铁面无私地揭发公司的贪婪和公权力的不作为,使得这出环境大戏成了必读之作。
  ——《出版人周刊》

  ★在这部社会调查、流行病学和侦探小说三分天下的著作中,环境记者费金再现了这个海滨小镇的苦难经历,打开了“以经济发展之名牺牲环境”这一敏感话题。
  ——《琼斯母亲》
展开
精彩书摘
  遗留问题
  污染——排入河流和地下水的工业污染物,工业排放的废气——使癌症成为中国主要的死亡原因。
  居民和政府之间的这种脱节在贫穷的社区尤甚,污染和疾病是那里的通病却不被重视,因为那里还有更加迫切的社会问题,如饥饿,无家可归,失业,和犯罪。瓦滕贝格还暗示,正是因此,今天的汤姆斯河更有可能出现在那些人们更焦灼于上面这些问题而非癌症集群的地区。
  例如中国大陆新兴的工业化城镇。
  39岁的刘玉书(音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了二十岁。她的脸上和长时间没睡好觉的人一样布满皱纹。每天晚上,在重庆儿童医院血液科,她在拥挤的病房地板上九岁儿子的床边窄道里铺一块毯子睡觉。在中国中部这所正在无序扩张的医院里,很多家属,甚至病人睡在走廊里,所以她觉得自己运气不错。刘和她的丈夫是建筑工人,他铺砖,她配粘合剂。早些年他们远下距重庆一千多英里远的广东省——那里是繁荣的南方——找工作,在那里外资工厂如雨后春笋。刘在那里找了一份工作但没有干太长时间。回家后她儿子得了感冒一直好不了,在附近的门诊检查的时候发现血小板数低得有危险。重庆儿童医院的脊髓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儿童癌症。
  阴影笼罩着重庆儿童医院的病房,也笼罩了全中国,不单因为这里的癌症治疗标准低于欧美。过去几年中,类似发现了汤姆斯河的问题的那些业余流行病学调查在广东、湖南、重庆等省份不断出现。关于癌症与污染,中国的独立记者和活动家们在收集他们自己的非官方,缺乏科学性的数据,并且在制作地图,识别出“癌症村”,在网上公布他们的发现。他们发现的热点地区往往在城外,因为在中国,很多污染严重的企业都在郊区,另一个原因是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稳定性较强,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集群现象。(在繁忙的都市,因为人群混杂,非传染性疾病的规律基本无法发现。)甚至卫生部也承认污染——排放入河流和地下水的工业污染物,工厂和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使癌症成为中国主要的死亡原因。但因为没有可靠的癌症登记系统,而且政府很少调查被报告的癌症集群,往往是非官方的“癌症村”调查成了了解当地癌症模式的最佳信息来源,被包括医生在内的人群广泛信任。重庆儿童医院的医生刘晓梅(音译)说她收治了很多工厂工人的孩子。会不会是污染造成的呢?她说,“我觉得是,但这很难确定。”
  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已经急速超过美国,成为很多在全世界广泛应用的有毒化学品的最大生产国和使用国。化学工业也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激增,但中国有显著优势。1996年,汤姆斯河化工厂关闭那年,美国和欧洲的塑料产量都是中国的8倍,到2010年,中国的塑料产量是美欧的总和。同样在这段时间里,中国苯、乙烯、和硫酸的产量翻了两番。其他几十种主要工业化学品也有同样的激增——包括1856年开启了染料行业的苯胺。同样的名字在推动着这些增长。巴斯夫,老牌德国苯胺制造商,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在中国有七千名员工和四十家工厂。巴斯夫在重庆建了一所占地五十英亩的工厂,用于生产苯胺,硝基苯,和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该物质的生产原料是光气,这种毒性极大的气体在汤姆斯河用于制造偶氮染料。陶氏也一样,在中国有四千名员工和二十家工厂。
  刘玉书和她丈夫的运气没那么好,不是在巴斯夫或者陶氏这样的跨国公司工作。和几百万中国人一样,他们是流动工人,哪里有工作就去哪里。他们的大儿子有严重的癫痫,因而他们得到政府许可,可以违反中国的一孩化政策再生一个孩子。但刘在怀孕期间不能休息,她长时间的为丈夫调制粘合剂,她丈夫在为一家扩建中的厂房贴砖,该厂家生产用于出口的装饰板材。会不会是孕期接触粘合剂中的环氧氯丙烷,或是釉面上的砷诱发了她小儿子的白血病呢?刘无意回答这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和病房里的医生们不同,她没想过可能会与污染相关。她的注意力都在儿子身上,对他所接受的治疗心存感激。她说:“从我们来这以后,他的精神好多了,人也高兴起来了。”他能呆多久还不好说。每年重庆儿童医院收治的白血病患儿有一百多个,但很多都在进行了一个月的化疗之后带着药回家了,因为他们的家庭负担不起全套的治疗程序。
  ……
展开
目录

序幕 等待
某些东西,某些人,应该为他的癌症,和他痛苦的人生负责。。。。。。还有很多事情有待发掘,一旦揭开,那将是爆炸性的。

第一部分 冰激凌店
第一章 海盗
在汤姆斯河镇,历史经常是可交易商品。
第二章    看不见,摸不着
无法感知的事物中始终存有敌意,这些矿产的蒸汽也能杀人。
第三章   第一枚指纹
染色的河水、污染的水井、有色的烟雾和难闻的气味——汤姆斯河镇的居民开始后悔了。
第四章   秘密
如果希望有一个持续增长的繁荣地区,我们必须明白:周围的环境必然会改变。”“尽管人人都向往田园生活,恐怕没人愿意过得像印第安人。
第五章    夏基和科伦坡在乡土酒吧
这致命的烟雾。。。。。。在伦敦城上空盘旋了几个世纪,如同一个死亡天使。但它可以被法律驱散。
第六章   细胞们
神秘和恐怖经常是癌症的亲密伙伴。。。。。。在孩子身上发现恶性肿瘤特别令人难过,其中一个原因是这太罕见了。通常,癌症都是上年纪人得的病。
第七章   卡迪纳尔大道上
住在卡迪纳尔大道上,家里有个患了癌症的孩子,不联想到汤姆斯河镇化工厂是不可能的。

第二部分 决裂
第八章   水和盐
所有好的作品都出自对管束的对抗。我们挑战的是公司、政客和政府部门全部的社会结构。
第九章 厨房里的嬉皮士
从政府向着正规管理化工行业第一步开始,科学就将既做武器,又当靶子。
第十章 填色比赛
它是这个区域最重要的雇主,没人质疑过他们做的任何事。
第十一章  病例
一个四十五岁的男人走进办公室,说他尿血。。。。。。过去十二个月,这已是辛辛那提化工厂工人中检出的第四例膀胱癌了。
第十二章  可接受风险
汽巴-嘉基正在终止汤姆斯河镇几乎所有的化工生产。。。。。染料原料的生产将转移到亚洲,那里,工资和监管也更低。
第十三章  朋友和邻居们
对快乐平原的地下水进行适当的清理需要十一年的时间,大约需要花费六百万美元。。。。。。汽巴-嘉基预计将花费三倍的时间,花费三十五倍的成本。

第三部分 清算
第十四章 两间病房,双重打击
有一段时间,我们每周都会收治一名从汤姆斯河镇来的患者。这成了病房里的一种黑色幽默。。。。。。不知道汤姆斯河镇的下一个病人啥时候到?
第十五章  癌症集群“退散”
1980年至1988年间,欧申县十四岁以下儿童中确诊的脑和神经系统肿瘤病例有三十七例,这个数据比预期值高了百分之七十。
第十六章  一往无前
如果原因真的在于污染,受害最深的可能是幼儿。
第十七章  看不见的伤害
汤姆斯河的怒火将不止倾泻在排污者的头上,还会波及多年来让他们逃离法网的政客和管理人员。
第十八章  海里的木塞
汤姆斯河镇的居民在自家水龙头里喝到了低浓度的有毒废水。这不容辩驳。
第十九章 期待
这些家庭期待着能揭开癌症集群的原因。他们的要求持久而有力:我们要的是答案。
第四部分 真相
第二十章 局外人
很多人真心希望整个事情快点过去。
第二十一章  斡旋
在排除各种癌症集群原因的过程中,水和大气污染的因素日益凸显出来。
第二十二章  血液分析
如果癌症与年龄密切相关,又为什么会有儿童癌症?
第二十三章  关联
汤姆斯河一案 “过去了”,但它“没有解决”。
第二十四章 遗留问题
污染——排入河流和地下水的污染物,工厂排放的废气——使癌症成为中国主要的死亡原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