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唐宋词艺术发展史.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601475
  • 作      者:
    邓乔彬著
  • 出 版 社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邓乔彬学术文集(第5卷):唐宋词艺术发展史(下)》收录《唐宋词艺术发展史》的后面部分。
  《邓乔彬学术文集(第5卷):唐宋词艺术发展史(下)》共分四章,内容包括:南渡词及其因革变化;辛弃疾及辛派词;风雅词派及其艺术独创;宋季风雅词的艺术总结与辛派嗣响。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南渡词及其因革变化
  从高宗建炎元年(1127)至帝呙祥兴二年(1279),南宋共一百五十三年。其中宋高宗统治三十六年,孝宗二十七年,光宗五年,宁宗三十年,理宗四十年,度宗十年,恭帝、端宗、帝呙皆短命王朝,共五年。高宗、孝宗、宁宗、理宗在位时期都很长,南宋的文艺发展,却不与各皇帝的执政期同步,而大体与宋金、宋元间的和战相关。
  笔者认为,对南宋词应结合和战形势,及相关而形成的流派风格来划分。如此,则历史阶段并不明显,而流派的特点则为之凸显。因此,结合历史与流派,拟将南宋词分作四章来论述:第一,从靖康事变的北宋之亡,经南宋建立的初期,到宋高宗与金朝签订绍兴和议止,为战乱时期,是南宋词的第一阶段,可命名为“南渡词”。此期词重在历史,词亦反映社会史、心灵史,多为动乱生活的写照,社稷存亡的忧愤。高宗签订绍兴和议后,宋金二十年没有战争,南渡词渐变,成为下一高潮到来前的过渡阶段。第二,完颜亮南侵很快结束,随之是高宗退位,孝宗之立。孝宗“北伐”失败,隆兴和议签订,随之是四十年的和平期。经绍兴和议后二十年中“忧时”、“避世”、应制之词并行的过渡,到孝宗时期,因“恢复”难行,壮志被抑,以辛弃疾为代表,创作出一批相关之词,形成了以愤激悲凉为主体风格的流派。第三,与辛弃疾同时而又稍后,主要在孝宗、宁宗时期,和平日久,文艺发达,词坛形成了追求典雅精工的艺术风尚,继承、发展、变化周邦彦的艺术手段,出现了以布衣词人为创作主体,以姜夔为代表的“风雅”词派(又称格律词派)。第四,风雅词派从理宗时期延续到南宋末,以浙江词人为主,以杭州为创作中心,继续在推敲声律、钻研法度中发展,将词推到了“精能”之极致;而在宋元之交,此派词人目赌国亡,身丁离乱,引起了词风之变,可谓“亡国之音哀以思”。同时,以江西词人为主,稼轩一派为之延续,虽亦亡国之音,却为“悲而愤”之作。
  本章所要论述的南渡词坛,其历史基础实际上包含两个时间段:一是宋室南渡时期,二是南宋初期,即宋高宗与金朝签订绍兴和议之前。从靖康二年(1127)四月的徽钦二帝被掳北,北宋亡,到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和议签订,两个时间点之间共计十四年半稍多。而南渡词则不能作如此的机械划分,还应分别向两端延伸。北宋后期词人甚众,而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南渡词人来论述,当取决于其创作。其中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要生活在北宋时期,但创作期跨越北、南宋,且大体相等;一种是创作主要在南渡之后,或其作品的影响主要产生在南渡以后。因此,南渡词实际上包括部分的北宋词,是跨越北、南宋时期的创作,而非全为南宋之作。
  从签订第二次绍兴和议,到金海陵王完颜亮以政变登上皇位,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发动第三次宋金战争,在南北对峙的两个政权之间,有了二十年的和平。高宗朝廷偏安一隅,恢复和发展经济,社会较为安定,逐渐造就出“中兴”的局面。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南渡词及其因革变化
第一节 南渡词之变
第二节 南渡名臣与张元斡
第三节 “三变”之一朱敦儒
第四节 当行本色的李清照
第五节 其他南渡词人
第六节 高、孝之交词坛

第二章 辛弃疾及辛派词
第一节 陆游:半苏半秦与道家风味
第二节 张孝祥与稼轩风前奏
第三节 文化集成与稼轩词
第四节 以文为词与韩愈之喻
第五节 屈骚之旨与比兴寄托
第六节 主体风格与多样风貌
第七节 陈亮、刘过及前期辛派词
第八节 刘克庄与后期辛派词

第三章 风雅词派及其艺术独创
第一节 风雅词派形成的文化基础
第二节 姜夔的音乐思想与创调原则
第三节 姜夔词的清空
第四节 姜夔词的骚雅
第五节 史达祖:分镳清真平睨方回
第六节 七宝楼台炫人眼目:一论吴文英
第七节 芬菲铿丽玉溪长吉:二论吴文英
第八节 其他风雅派词人

第四章 宋季风雅词的艺术总结与辛派嗣响
第一节 浙江词人群的艺术创作论
第二节 宋季风雅派领袖周密
第三节 咏物词家王沂孙
第四节 白石后劲张炎
第五节 西湖吟社成员之词
第六节 稼轩后劲江西派
第七节 兼有众长的蒋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