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的重新发现:内地语境中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如《台港文学选刊》的余光中、洛夫、三毛、张大春、席慕蓉等;《小说界》的查建英、坚妮、夏云(王渝)、严力、於梨华等:《人民文学》的蓬丹、虹影等;《收获》的蒋濮等;《花城》的赵毅衡、黄傲云、严力等。由于作者与期刊都变得积极主动,两者之间产生了持续的能量交换,作家通过其作品影响刊物风格与走向,刊物通过专栏设置,征文约稿指引作家的创作。随着策划意识的增强,文学期刊甚至成为制造文学思潮,引领创作走向的关键性力量。如前所述的“留学生文学”,就与《小说界》的大力倡导密不可分。
内地期刊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关系的重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海内外对话与交流进一步深入开放有关,又与文学期刊的角色转换有关,更直接与重要的原因却是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在原生地的生存空间与存在方式面,临巨变与考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商业化与娱乐化的双重冲击下,“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几大传播中心——台湾,香港与东南亚等地的汉语传媒都面临功能转换与重新定位,在台湾,报纸文学副刊和文学期刊引领文艺思潮的风光不再,纯文学阵地不断萎缩;在最大的海外华文传媒中心东南亚地区,华文报刊数目也呈直线下降,剩下的大多朝经济民生方向发展,;欧美与澳洲等地华文报刊虽呈上升趋势,但经济性与时尚性内容成为主打版面;相比之下,尽管面临“断奶”危机却尚未“断奶”的内地文学期刊,仍为文学的发展留下了一定空间。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内地文学传媒开始备受台港澳与海外作家的青睐。另一方面,从文学生产与消费的角度来看,中国内地已成为最重要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消费市场,对华文创作的反作用力日益凸显。从被动到主动,从载体到结构性因素,内地传媒直接参与到“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生产过程中,逐渐实现了从引荐平台到生长园地的功能转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