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当代文学在民主德国的译介:从亲密合作到冷冻割裂
承上文所述,我们将从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民主德国的中国当代文学译介热潮人手,考察“冷战”期间民主德国汉学领域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与研究历史并探讨其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互动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民主德国因与中国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密切交往的西方国家。在这种意识形态的主导下,民主德国的汉学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便显示出了对于中国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的极大兴趣。20世纪50年代民主德国的记者、作家、汉学家可以到中国学习或]二作生活好几年,这些生活经历为这一时期德国关于中国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提供了的大量的原始素材。更重要的是,20世纪50年代留学北京大学等中国高等学府、能讲现代汉语并了解当代中国的汉学系毕业生,奠定了民主德国对于当代中国研究的人才基础。这些汉学学者,如梅薏华、费路(RolandFelber)、贾腾(KlausKaden)、蒂洛(ThomasThilo)、穆海南(ReinerMueller)、尹虹(IrmtraudFessen—Henjes)等,不仅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在民主德国的最重要的译介者和研究者,而且他们此时开设于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的现代汉语课程培养起了更年轻一代的汉学学者,其中有一部分后来又成为了更新一代的中国文学译介者。各种迹象似乎都显示着,民主德国的汉学研究拥有其他西方国家所没有的良好氛围与独特优势,他们的汉学研究理应获得更多的成长空间。然而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以及汉学学科与外交格局格外密切的天然关系,使得民主德国汉学学科的发展并不如人们所预期的那般顺利,相反,它历经颇多辗转起伏与曲折坎坷,甚至是异常艰辛与黑暗的无望岁月。而其研究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段里遭受了来自不同方面的不公平待遇,或多或少地成为了时代和政治的牺牲品。他们的汉学成果很多因为属于“机密”级别或尘封或销毁,至死都不曾发表,即使已经公开发表的成果,由于“冷战”时期民主德国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在整个国际汉学领域的发声也极其微弱,远未能到达其应该达到的影响力。
依照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以及在汉学领域所表现出的相应特征,民主德国的汉学研究和中国当代文学译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不同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指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的“蜜月期”,也就是上文所述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出现的时段。此时的民主德国与中国是典型的“兄弟国家”,正经历着两个国家有史以来联系最为紧密的“蜜月期”。这一时期民主德国出现了很多介绍新中国的作品,它们通常出自作家、记者和政治家之手,而且出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缺乏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另一方面,汉学学者在此阶段显示出了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巨大热情,翻译了大量的当代文学作品。这当中既包括诸如鲁迅以及其他左翼作家的经典作品,也包括很多毫无文学价值的、转瞬即逝的政治宣传品。
……
展开